童年是議歲運動建立運動習慣與體格發展的重要階段,研究發現運動不僅能幫孩子長高、每天有更好的小時學校體能,也有助減輕青少年的只靠焦慮和憂鬱症狀。假使青少年時期缺乏運動,體育成年後的課絕心理健康亦受影響。對成長中的對不動習孩子而言,學校每週僅兩節體育課,夠何慣運動量易不足,培養身為父母,親運我們還可以做些什麼?
WHO呼籲:孩子每天應進行中高強度運動一小時
台灣師範大學體育與運動科學系研究講座教授張育愷說明,議歲運動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20年公布最新版的每天身體活動指引方針,對5~17歲兒童和青少年身體活動提出明確建議:一週之中,小時學校平均每天至少應進行60分鐘中等強度到高強度的只靠身體活動,並以有氧運動為主。體育其中至少應有3天從事高強度有氧運動,及增強肌肉骨骼(如踢球、跳繩)的運動類型。
藉由充足的身體活動,將能改善心血管健康、降低肥胖程度、促進心理健康、減輕壓力和焦慮、增進認知功能等。但就台灣現狀來看,國小體育課每週平均僅將近80分鐘,顯見若課餘時間未額外安排運動,那麼活動量將遠遠低於標準。
如何在課後幫助孩子增加身體活動?「讓小朋友參加運動課程或是比賽時到場觀看,這些來自父母的社會支持,可以提升孩子參與活動的程度。」張育愷說。
嬰兒期開始親子共同運動,效應更高
不過,有別於僅在身旁給予支持來改變或增強孩子的行為,爸媽帶著孩子一起運動,效益則更高。
台北市立大學運動教育研究所所長周建智表示,國外有研究表明,親子共同培養運動習慣,兩者間的互動與信任關係在小孩長大成年後,會比一般沒有從事親子運動的人來得好,亦有助於孩子情緒的穩定。
「越早越好,尤其建議從嬰幼兒期開始建立。」周建智以自己閒暇從事運動的經驗為例,小孩3個月大時便和他一起到網球場,坐在娃娃車裡由大人手拿網球作上下、左右或遠近等方向的移動,誘發寶寶視線跟著活動;或是碰碰孩子的手腳、肚子等處引導他嘗試觸碰或抓握。
由於及早讓小孩利用肢體接觸運動球具,周建智說現在孩子也和他一樣喜歡網球,同時維持假日一同到球場活動的習慣。
假使已經錯過嬰幼兒階段,當孩子來到逐漸發展出自立能力的中年級,這時父母才想幫助他培養運動興趣,相對就要花上好幾倍時間陪伴,並配合孩子摸索各種不同的運動項目,直到找出他有興趣的類型了。
適合國小兒童一起進行的運動有哪些?
針對小學時期的兒童,周建智指出4年級以上會出現比較明顯的個別差異。「4年級以下的運動大多以訓練手眼協調的類型為主,假如小孩在這部分發展不夠健全的話,未來在運動技能的學習上就會產生困難。」
手眼協調包含了3種動作技能,即走、跑、跳等「移動性技巧」,伸展、扭轉、平衡、躲避等「穩定性技巧」,以及需要使用球棒、籃球、排球等借助外在器械完成的「操作性技巧」。
周建智建議家長可和孩子多玩桌球、羽球等球類運動,或是簡單的丟接球、踢球、投籃、用軟球打擊目標皆可。不喜歡球類運動的孩子,騎自行車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當無法出門運動時,他認為父母不妨運用結合了科技的體感遊戲,不但玩法輕鬆、大人小孩都容易上手,且短短幾分鐘就能增加不少體能活動量。
張育愷則說,適合親子共動的類型可從兩個層面來思考:
- 互動式身體活動:假使家庭成員過去都沒有運動習慣,建議由此開始可降低難度。可多利用免費資源,像是專為親子設計的運動影片,或者也可選擇專門教導兒童的居家健身影片版本,父母跟著小孩一起做。
- 結構化運動:這是指具有動作技巧、孩子需遵守固定規則的運動項目,適合已有一起運動經驗的親子,例如家族共同參加路跑活動,或是大人運動時讓小孩一旁跟著做。要特別注意的是,父母在過程中須配合孩子的體能狀況和速度步調,比方說跑步時切勿自顧自地跑在前頭。張育愷補充:「當孩子充滿挫折感就越不愛動,讓他們在略有挑戰感的情況下勝出、感覺有樂趣,才能強化繼續運動的動機。」
本文經大家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延伸閱讀
- 不想孩子放假宅在家打電動?看專家們如何引導孩子愛上運動,同時培養親子感情
- 《天生不愛動》:四體不動才算「正常」人類?運動是怎麼變得奇怪的?
- 【專訪】「運動333」標準過於寬鬆?成大蔡佳良教你如何靠運動變聰明、抗老化?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