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淺談台股歷史走勢:「黃金交叉」港股的時間點,可能比一般人想像還來得早

11月28日,淺談一位財經人士在社群網站發表一篇文章與影片,台股內容是歷史來當天台灣股價指數「交叉」香港恆生指數,台股來到一個新境界,走勢早他認為是黃金「主權」造成的差異。文章一出引起財經界討論,交叉間點在選戰如火如荼之際此文更引人注目,港股眾媒體各自擴大引申,比般連原文未出現的人想「黃金交叉」四個字都佔據各個版面,可見議論之熱烈。像還

該文最大的淺談爭議,其實就是台股「比較的基礎」與「黃金交叉」,本文希望能澄清這兩個看法。歷史來筆者以「相對數字」為出發點,走勢早重新對照香港股市,黃金淺談台股的歷史走勢。

股票為什麼會漲?除了人和,還有天時與地利

與港股比較之前,先「自己跟自己比」。學術界與實務界大都使用「相對數字」(如漲跌幅)作為比較基礎,本文亦沿用此法,以下是台灣歷任總統股市漲跌幅。

a

教科書常說股價是反應「基本面」,這沒有錯,但筆者觀察股市30餘年,深知股價漲跌不是這麼單純。筆者認為股價是「天時」、「地利」、「人和」三方因素的共同影響,執政當局最多也只能掌握「人和」這部份:找「對」的官員來執行「對」的政策,對股價指數的貢獻是「一部份」,不能說完全有影響或完全沒影響。畢竟台灣與美國不同,仍是一個需要「產業政策」的國家,執政者仍須制訂各項產業政策來推動經濟,讓企業獲利,讓股價推升。

公元2000年發生網路泡沫,納斯達克指數(Nasdaq)從4131.15點暴跌至2470.52點,跌幅-40.19%;公元2008年發生雷曼兄弟倒閉事件,引發全球金融海嘯(Financial Tsunami),道瓊指數下跌-32.72%,當時台股都受到很大的衝擊,這是執政者無法控制的外在環境因素,在我國兩位總統任內形成所謂的「天不時」。

公元2000年開始,中國經濟起飛,對台灣的人流、物流、金流產生極大的吸引,台灣本地產業衝擊相當大。鑑於中國是當時世界工廠的地位,縱使執政當局制訂各種政策抑制這種磁吸效應,仍無濟於事。這是台灣所謂的「地不利」。

股市漲跌的原因相當複雜,要完全歸功於或歸咎於執政當局的政策,倒是有點牽強。實要「三方」因素配合,才能完整解釋股市的漲跌。

各國股價「指數」代表的意義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149 元 / 月1490 元 / 年送 2 個月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 查看訂閱方案 已是會員? 登入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