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千禧父母」教養觀:重視教育選擇權、過半不曾體罰,期待更平等尊重的親子關係

民主開放、千禧期待親關教育改革、父母科技演進,教養現在約20到40幾歲的觀重過半更平「千禧世代」父母在快速變化的社會之下成長,也有自己獨特的視教教養觀。「親子天下」對此進行調查,育選發現到千禧父母希望有更平等、擇權重尊重的體罰親子關係,有一半的等尊受訪者不曾體罰孩子,超過八成不想要像自己的千禧期待親關爸媽一樣教養孩子。另一方面,父母千禧父母也重視教育選擇權,教養將近4成受訪者從小孩3歲前就開始搜尋,觀重過半更平未來要讀什麼小學。視教

親子天下媒體中心資深主編張益勤指出,育選1981年到2000年出生的「千禧世代」父母,成長歷程和台灣社會的轉型與改革息息相關,民主、開放已經是他們的日常,也因此對親子關係有自己的看法與態度,可說是「覺醒父母」的第一代,希望擁有更平等、尊重的親子關係。

親子天下的調查顯示,有超過八成的千禧世代父母不會遵循他們的父母對自己的教養方式,那這些「父母的父母」是如何教養他們的?根據調查,只有16%不曾體罰子女、39%會陪子女玩,如今50%千禧世代不曾體罰,更有98%會陪孩子一起玩。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學者彭思錦指出,中研院社會所的社會變遷調查持續了解台灣人對於家庭的觀念,2021年到2022年的訪問中有4個題目牽涉到教養觀,包含願不願意和孩子共同討論決策、幫助小孩解決問題、是否自由放任、是否尊重孩子的想法等等。

中研院研究發現,千禧世代以前的教養觀念比較傳統,希望小孩不要吵、偏向自由放任,或是百分之百按照父母的要求執行;現在的父母教養往往是中產階級式的,希望能跟小孩溝通討論、一起解決問題,他們並非放任,而是採用寬容培養的方式,「讓小孩儘量符合我做的人生規劃,又讓小孩感覺『一切都是我(小孩)』的決定」,偏向引導式而非要求式的教養。

作家葉揚舉例,上一代父母的教養是「儘量」零體罰、「儘量」尊重小孩,這一代的千禧父母則會覺得「絕對要做到」陪伴小孩與尊重小孩。對於孩子而言,父母不那麼威權、霸道是好事,但他坦言,對這代零容忍的家長來說卻常常「沒有人寬容我」、矯枉過正,「他如果不快樂都是我的問題,我每分每秒都在追求他的快樂」,因此他希望世界能給家長多一點寬容。

「零體罰不是忽視、也不是放任」,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指出,現在的家長常常把體罰當作禁忌,不想複製上一代體罰的恐懼,但他們卻沒有脫離「權威式」教養的思維,導致更大的挫折感。因此,黃瑽寧認為要給家長更多自信,讓他們知道,就算不體罰、仍然有方法給孩子帶來規矩與自信心。

DSC03709Photo Credit:關鍵評論網/李芯
親子天下邀請專家學者與談,圖左至右為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學者彭思錦、作家葉揚、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親子天下媒體中心副總編輯蘇岱崙。

近4成千禧世代父母,早在孩子3歲就擔心小學讀哪

張益勤認為,千禧世代的父母是「教改的一代」,再加上子女面對12年國教、108課綱,可說是一輩子都在經歷教改的一群人,因此他們更重視教育選擇權。親子天下也調查,父母從幾歲開始會搜尋小孩上小學的資訊,其中37%的父母是從小孩3歲前就開始搜尋;至於小孩要讀什麼小學,有將近一半父母會考慮讓孩子跨區就讀公立學校。

這個調查結果讓已經身為人母的葉揚非常有感,他坦言自己就是「現代孟母」,選擇住在台北「四大天王」中正國中、敦化國中、金華國中、介壽國中附近,曾有補習班老師告訴他,這4間明星公校之所以為天王,是因為達到「333法則」:連續30年、有30%的學生考上前3志願。

黃瑽寧觀察,會把孩子學區遷到學區以外的家長,通常社經地位較高。彭思錦從社會學的角度進一步解釋,教養的階級差異最早可以追溯到賓州大學社會學家拉蘿(Annette Lareau)的研究,他發現中產階級家庭會讓孩子上各種課程、順利升大學、拿到更好的資源與工作,勞工階級的教養觀偏向自由放任,而過去東吳大學也用台灣的統計資料做出類似結果,不同階級的教養觀會有差異。

但彭思錦也發現,如果不考慮世代因素,不同階級確實有教養觀的差異,但加入世代因素後,會發現其影響大於階級。千禧世代的父母無論是中產還是勞工階級,都會傾向與小孩共同決定未來,且不採用打罵式、干預式教養。

親子天下指出,每個世代都有不同的成長環境與育兒背景,不變的是教養始終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世代的父母都免不了猶豫、矛盾、掙扎。而教養專家也不斷提醒,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父母,只有「夠好」的父母,即便是父母,也會有自己的人生和困頓。隨著科技日新月異,千禧世代的父母也正用他們獨特的新價值,孜孜矻矻走在教養路上。

延伸閱讀

  • 教養與羅馬都不是一天造成的,階級複製從童年開始
  • 【專訪】藍佩嘉談《拚教養》:全球化下的親職焦慮,看見階級的再製與傷痕
  • 《拚教養》:只要孩子快樂長大、自由探索;還是希望他功成名就、翻轉階級?
  • 《拚教養》:教育現場日益「中產化」,悖離了「把每個孩子帶起來」的目標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