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眠
人際關係的閱讀維持,是夏L係操最困難的學分。從小時候生日帶乖乖桶請同學吃軟糖,人人生再到學校或辦公室裡面的際關競爭與合作,人際之間的作說親疏遠近往往令人傷透腦筋,甚至造成了精神上的明書諸多壓力。本週的陪起《閱讀夏LaLa》,夏宇童、掃除陳夏民延續上一集的閱讀「大人學」主題,陪你一起掃除人際關係的夏L係操地雷,讓你活得更順心!人人生
人際關係有來有往,際關不可能每個人都會喜歡你
美國社群媒體Likeable Madia的作說創辦人戴夫.可本(Dave Kerpen)所著的《人際關係操作說明書:解決你在人際關係最常遇到的53個問題》(如果出版社),是明書本週夏宇童想要分享的書籍,她開宗明義的陪起講道:「在LINE、IG、FB通訊軟體如此流行的時日呢,很多人看起來像是朋友滿坑滿谷,但真正事到臨頭、需要人幫忙,即使有千百個好友,卻沒半個來救援,問題究竟出在哪裡?我們該如何區分網路生活與現實生活、虛擬好友與真實好友,如何才能擁有真正的人際關係?這本書就是在告訴我們回到現實往來時,如何與人有美好的合作與相處。」
夏宇童舉出《人際關係操作說明書》的其中一章節「我想懂你,即使我不喜歡你。」裡的文字:「第一步要做的是,你要堅信自己可以理解對方。下一步是投資15分鐘的時間及幾百塊錢,跟對方喝一杯咖啡。即便事後,你或許不能完全理解對方,或者沒能再喜歡對方一點點。但至少你給了自己一個挑戰的機會,去建立一個更有成效和互惠的關係。」
「社會人際往來裡,就是會有自己覺得不對盤的人,但一旦是工作上必須往來的,即使不能打從心底認同對方,也不應該全盤否決對方,這樣只會讓事情更窒礙難行,不是嗎?所以,我們可以學習盡量放下成見去理解別人,心平氣和的觀察,找到合作的方法,好讓工作能夠有效推進。人際上,其實無須追逐每個人都是朋友、都要互相喜歡的狀態,那是過度美好的想像,不妨成熟一點面對現實世界,同時也仍然抱有溫柔與同理心。」
對此也深有領會的陳夏民回應道:「如果能像作者提示的那樣,去跟自己不喜歡的人喝一杯咖啡,我認為是很厲害的作法,也能夠建立克服任何合作難題的信心吧。到了一定的年紀,我們都需要更成熟的做事方法,也許同事是可厭的,但處於不能不合作的情況下,就算不能全然接受對方,但多少理解對方的行為後面的苦衷或個性等,相信對完成工作一定會有莫大助益。」
不要把期待加諸在他人身上
陳夏民想要推薦的是春乃晴的漫畫《我們都只關心自己》(東立出版),只有兩集,內容是數篇各自獨立的短篇故事,但主題扣緊著普通人與天才的相處,有愛上游泳精英的社團女經理,也有被天才舉球員引導的軟弱扣球手,其內心的絕望,把夢想寄託於「神」,卻因祂墮落而感到憤怒的前足球少年,或者夢想成為鋼琴家的率直眼神,讓過著充實生活的男子感到焦慮,與石膏像接吻的美術社女孩們,圍繞著她們的夢想形態等等。
「裡面採用了平凡的視角去描繪人物,當他們陷入自己的程度就像是螞蟻,發現跟如神一般天才之間的距離無比遙遠,便會引發很多情緒,包含焦慮、忌妒、憤恨、羨慕,且對生活自然有各種影響與結果。」陳夏民說著漫畫角色們的心境。
其中一篇是少年羽田發現了一位足球天才少年小廣的故事,羽田對小廣的最初印象是:「第一次見到那傢伙,在場不論是誰,都能感受到那股壓倒性的才能。當我見識到後,內心並沒有湧現嫉妒的情緒,只有強烈的羨慕。看見了神,我在心裡這麼想。」而後,他對小廣也就變為「聽到你被職業球探發掘的消息,讓我也想將來和你站在同樣的世界。但是,越是練習越會感受到,與神之間的距離。我了解到這世上有些人,生來就是被上天眷顧的幸運兒。所以我才欣然把夢想寄託在你身上。」
然而,羽田後來跟小廣讀同所高中時,赫然知曉小廣放棄足球,當下完全無法接受,衝動地找上小廣,也就有了以下的對話,羽田:「為什麼要放棄足球?你為什麼能這麼輕易就放棄?別這樣耍我。」小廣:「那,殺了我?」羽田:「你這人實在太任性了!」小廣:「你們這些人真是自私,擅自抱有期待與崇拜,然後失望。別硬是要別人接受你的想法。你不要擅自把夢想寄託在我身上。到底是誰的夢想啊!」
「當初在看這部漫畫時,真的很震撼啊,作者直接點出了人的盲點,當處在同領域的人,專業程度超過自己太多,彷若遇見一個神聖的存在,就會理所當然但其實不合理地把自己的期望投向對方——」陳夏民肅然道:「可是別人為什麼要承接我們的夢想或期盼呢?難道他沒有完成你的夢想,是他的錯嗎?這樣不對等也不公平的投射,本質上就相當不對勁,往往會讓人際關係觸礁,不會有好結果,而且顯然是沒有真正看見別人,只是關注自己的需求,硬把自己的想望加諸在別人身上。」
夏宇童真摯結語道:「如果只是慣性活在自己的觀點與感受裡,世界一定會變得很狹隘吧。我們應該用心地去感受別人、去真正的看見,同時也能讓自己能夠有更多不同的角度重新面對自己的生活,這樣才能找到人際關係的最佳操作方法。」
本文經逗點文創結社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