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取消购房面积等落户限制 打造县域中心城
山东省初步考虑,山东选择10个左右市、取消县,购房开展新型城镇化试点。面积具备条件的等落县、市,户限要争取列入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制打造县户籍上,域中除济南、心城青岛外的山东其他城镇,都要取消购房面积、取消就业年限等 2月25日召开的购房山东全省城镇化工作会议,为山东省今后城镇化发展确定了方向,面积山东省明确了促进区域中心城市扩容升级、等落顺应县城扩展势头、户限支持小城镇发展、合理建设农村新型社区等四大要点。其中山东省将巩固扩大济南、青岛双核的结构优势,增强县城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并引导一批示范镇发展成为小城市。 规划制定不搞一刀切 从山东实际出发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在25日的会议上被反复强调,会议提出,“省里制定规划不会搞一刀切”,“东、中、西部城镇化的比重上、要求上、建设水准上都不会是一个杠杠”,“各地城镇化发展把自己的潜力拿出来,达到最大化”。 根据介绍,山东省城镇化发展已经显露出农业人口就近就地城镇化居主体地位、城市布局较为均衡、城镇承载能力较强、公共服务保障水平较高等鲜明的山东“个性”。 依据新型城镇化的山东特色这一主线,山东省明确未来城镇化发展将遵循促进区域中心城市扩容升级、顺应县城扩展势头、继续支持小城镇发展、合理建设农村新型社区等四大要点。 济青双核扩容更重质量 在具体阐述这四大要点时,会议明确,“对于超过5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必须严格控制其规模扩张,这是中央政策一个很大的调整”。 根据这一政策变化,在区域中心城市扩容升级方面,山东省对于济南和青岛这两个中心城区不足400万人口的城市,确定了“适度控制”的发展政策,即“高度重视济南青岛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但城市发展不片面追求人口聚集,把中心放到提高城市发展的质量上,提高国际化水平是济南、青岛两市的具体发展目标。 针对其他中心城市,山东省的目标则是要逐步发展成为200万—300万人口的大城市,这些城市要依托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科学定位区域功能和作用,强化产业支撑,扩大城市规模,提升对本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 打造一批县域中心城市 针对县一级的城市,山东省明确的发展要点为顺应其扩展势头。据介绍,我省县(市)数量多、基础好。具有人口基数小、成本低的优势。但目前县城还存在路、水、电、暖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垃圾清运、污水处理等运转效率不高,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健全等问题。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全省县城人口增长最快,流动人口50%集中在县城。 山东省明确各地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应进一步完善县城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努力打造一批30万—50万人口的县域中心城市。 取消购房面积等隐形落户限制 我省将全面摸清历史文化保护区、名镇名村和优秀建筑情况,实施好“乡村记忆”工程,该保护的保护,该抢救的抢救,让大家“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 深入挖掘齐鲁文化、海岱文化、沂蒙文化、运河文化等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提炼这些文化的核心要素和符号特征,在城镇规划建设中充分体现和运用,打造各具特色的城市风貌。 山东省初步考虑,选择10个左右市、县,开展新型城镇化试点。具备条件的县、市,要争取列入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户籍上,除济南、青岛外的其他城镇,都要取消购房面积、就业年限等隐形落户限制。 小城镇发展不搞人为培植 小城镇是山东省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近年来,山东省小城镇吸纳人口的总量,并没有出现预期的快速增长。“各地在小城镇建设上下了很大工夫,有的小城镇发展好一些,但也有的就是发展不起来,原因在哪里?”对于这一问题,会议指出,主要是城镇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不能搞人为培植,“有些城镇会快速地成长,有些城镇会缓慢成长,有些城镇可能会不成长甚至走向萎缩,这是自然选择。” 从总体上来说,山东省城镇化发展,小城镇的发展潜力不容低估,但小城镇的发展要从当地历史沿革、自然条件、产业基础出发,科学确定小城镇的发展脉络,培育其内生动力。 农村新型社区具备条件才启动 根据介绍,目前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中,有的地方新建的社区过度分散,产业和就业支撑较弱,公共设施很不配套,将来有变成新的空心村的可能,造成新的巨大浪费;有的地方农民非农就业程度不高;有的地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不配套,建筑质量差,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不便;有的地方随意调整农民承包地、宅基地,侵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我省因此要求,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必须充分考虑经济、交通、文化、历史等因素,做好统一规划,尊重农民意愿,只有具备各方面条件的才可以启动实施。 强县改市近郊县“进城” 现在,全省17个设区城市有49个市辖区,其中4个市只有一个辖区;县级市比例过低,只有33%,许多县城驻地仍按镇管理。 今后,山东省将加强对新形势下行政区划调整的研究及推进工作。设区市要进一步优化空间结构,拓宽发展空间,支持只辖一区的市把近郊县(市)纳入城市行政区范围,优化功能区划,留出足够的农业用地和生态用地。 对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基础好、人口集聚度高的县,要积极推动撤县改市。对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和200个省级示范镇,要逐步赋予其与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管理权限,使其向小城市方向发展。对人口、经济和非农就业等指标达到镇标准的农村地区,就按镇来管理;达到城市标准的镇,就按城市来管理。 城市规划建设转向“精明增长” 城镇化“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思路挥别了过往盲目扩张规模、随意更改规划的旧模式。今后,我省要按照全城规划的思路,探索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规划“三规合一”,制定县城总体规划。 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合理确定城镇边界、功能分区、开发强度和保护性空间,搞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加强城乡空间利用管制,合理划定“三区”“四线”,推进规划建设由扩张型向“精明增长”型转变。 规划建设转为“精明增长”,就要突出生态宜居,营造空间尺度宜人、生活服务便利、生态环境友好的人居环境。从人的切身感受和使用需求出发,考虑规划建设的细节,合理设置路网密度、道路宽度、路口间距。 与此同时,切实维护城乡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规划一经批准,就具有法律效力,必须严格执行。确需修改的,要严格依据法定程序进行,不能另起炉灶、推倒重来。省住建厅将抓紧研究制定提高城乡规划工作水平的指导意见,尽早公布实施。 建设用地挖潜不是大拆大建 今后,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分配要与节约集约用地成效相挂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要与存量挖潜指标配比下达。完善建设用地供后监管制度,将批而未供土地与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分配相挂钩,对低效建设用地进行再开发利用。占和补的土地质量要平衡,决不能将挂钩政策片面理解为满足城镇建设用地需求的手段,不顾条件盲目推进、大拆大建。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要严格按照政策执行,确保其继续用于农业生产,防止土地被用于商业性开发。统一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稳步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对于农民的宅基地转让,一定要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开展改革试点。(大众网)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2019年“BCEIA金奖”申报通知现已发布
- 3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28.2%
- 国网汉阴县供电公司:“带电+发电”式消缺全面提升客户“零感知”
- 假的!网传“广州海珠新增50例阳性病例”等消息不实
- 再舞关税大棒!特朗普将对进口汽车征收25%左右关税_
- 石大胜华:预计第一季度净利同比增长92%
- 海南自贸港:争取封关运作前自贸港政策总体实施率超80%
- 美航空航天局局长:俄美在民用太空项目的互动没有中断
- 金正恩在朝鮮人民軍建軍節強調完善備戰應戰態勢、強化防衛力量
- 受对俄制裁影响德国玻璃生产行业将受重创
- 江苏镇江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
- 英国将为乌克兰提供价值1亿英镑的武器
- 【开工有礼】开年送黄金,豪出新高度!
- 国际原子能机构:近三周来乌首次进行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工作人员轮换
- 浙江昨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6例
- 美国“骄傲男孩”组织领导人承认参与策划国会山骚乱事件
- 制止餐饮浪费|“挑战吃抄手”造成浪费被处罚……四川省公布制止餐饮浪费第一批典型案例
- 奥飞数据:所有自建数据中心获得2021年度碳中和认证
- 吉林长春9个县(市)区、开发区基本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
- 上海:随申办“核酸码”明日起在全市推广使用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