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美管制3奈米EDA出口,中國先進製程恐受阻,台企超前部署「第四代半導體」劍指元宇宙

美中貿易戰再擴大,美管米美國商務部(USDC)近日起開始管制先進半導體技術出口,制奈中國製程阻台宙包含「第四代半導體」之稱的出口氧化鎵(Ga2O3)和開發3奈米以下的EDA軟體(電子自動化設計驗證晶片的軟體)。而台企超前部署研發「第四代半導體」,先進劍指元宇宙商機。恐受

半導體材料目前已經歷三個階段,企超前部分別是署第第一代半導體的矽(Si)、鍺(Ge);第二代的代半導體砷化鎵(GaAs)、磷化銦(InP),元宇以及第三代的美管米碳化矽(SiC)、氮化鎵(GaN)。制奈中國製程阻台宙目前正積極往第四代半導體邁進。出口

根據《經濟日報》分析,先進台灣以力積電、恐受閎康是企超前部「唯二」超前部署「第四代半導體業者」,其中力積電鎖定元宇宙相關應用,腳步比台積電還快。為了科技戰中取得優勢,美國商務部產業安全局(BIS)先行,將第四代半導體相關材料與技術列入出口管制,避免軍工航太領域材料技術遭中國竊用。

報導稱,力積電攜手日本夥伴,主攻「第四代氧化物半導體材料IGZO(氧化銦鎵鋅)」,類材料的特性是對光、水以及氧都相當敏感,未來將廣泛應用於AR/VR等相關產品。

力積電說,目前IGZO技術已具備生產解析度超過5000ppi元宇宙顯示驅動晶片的能量。它進一步表示,未來解析度提高至超過5000ppi,大幅優於現今最佳的2000ppi,還具備低功耗特性,這一切均符合虛擬世界的應用。

中國手握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大力發展電動車

雖然半導體材料以「數字」作為區分,但別沒有後代優於前代的說法,只是代表了人類產業轉變下所需材料之不同。

例如,第一代矽主要應用在CPU、GPU、記憶體等邏輯元件,意味集成電路(IC)也就是「電腦時代」來臨;第二代半導體則是聚焦在衛星、GPS、光電(LED、雷射)等功率和通信設備,象徵著移動通信時代來臨;第三代目光放在5G快速通訊、快速充、相關電工車零件等。

中國掌握第三代半導體技術,是受到官方積極扶持的結果。工研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經理劉子瑜表示,第三代半導體的碳化矽具有高功率、熱穩定的特性,此外成本低廉、減輕重量,還可以節省空間是加速中國汽車產業邁向電動化轉型的關鍵。

汎銓科技技術長陳榮欽表示,第三代半導體的製程技術並不需要第一、二代半導體先進製程,只需要採用成熟製程就可以生產,這使得中國技術上不用仰賴歐美台。

根據「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發展報告2020」白皮書資料顯示,中國業者包括中芯國際、韋爾股份、卓勝微、天科合達、同光晶體、泰科天潤、三安光電、英諾賽科等紛紛進擴產,近年企圖再擴大全球的市佔率,還稱會以此為跳板進攻先進製程。

美國管制開發3奈米以下的EDA軟體出口

為了防範中國持續深化晶圓製造實力。近日美國商務部再宣布管制開發3奈米以下的EDA軟體出口,包含GAAFET架構的半導體電子設計自動化(EDA)軟體,還有可耐高溫電壓的半導體材料氧化鎵(Ga2O3)和金剛石,以及渦輪發動機的壓力增益燃燒技術(PGC)。

不過資深投資人黃伯堃強調,3奈米等先進製程和目前第三代半導體的關聯較少,第三代半導體是因為電動車而生,大多是成熟製程也就是28奈米、16奈米等製程。雖然歐美截斷了中國製造高速運算設備的能力,但是在電動車產業上北京仍有相當大的空間,未來也可能以電動車產業為籌碼,交換更多不同技術。

他還說,若歐美真的要對中國的電動車產業造成打擊,必須禁止「成熟製程設備」到中國,但是這是「七傷拳」,因為車用晶片短缺,可能打擊到美國企業特斯拉(Tesla)以及其下供應鏈,甚至還會重演過去的「晶片荒」屆時全球汽車產業都會受害。

延伸閱讀

  • 美持續強力箝制中國科技產業,專家分析:中國半導體研發力道不減反增、中芯恐轉入地下化
  • 台海局勢升溫促美日台組「半導體鐵三角」,韓國左右為難、歐盟動向待觀察
  • 《晶片法案》效果浮現:傳韓國三星、SK海力士扭轉對中布局,投入鉅資在美打造半導體供應鏈
  • 中國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鬧出走潮,董事長辭職、核心技術人員留不住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