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藏药野生麻花秦艽研究现状(一)

本文结合近年来各大学者的藏药研究,从种质资源分布、野生研究植物学特征、麻花生物学特征、秦艽化学成分、现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藏药药材繁育及未来发展等方面综述了藏药野生麻花秦艽的研究现状。

秦艽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野生研究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麻花历史,麻花秦艽为多年草本植物,秦艽是现状传统中药“秦艽”药材之一,属于龙胆科(Gentianaceae)龙胆属(Gentiana(Tourn.)L)植物。藏药麻花秦艽是野生研究一种很有价值的藏药材,藏文译名解吉嘎保,麻花属于解吉类药物。秦艽解吉分为黑白两种,现状白的称“解吉嘎保”,黑的称“解吉那保”,主要分布在高海拔的山坡草地、河谷滩地和高寒草甸中,麻花秦艽花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胃肠炎、肝炎、胆囊炎等,其根作为常用上品藏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黄疸、皮疹及二便不通等症状。近年来各大学者对产自四川、青海、云南和甘肃等地的麻花秦艽、特别是野生麻花秦艽的干燥根的生药学,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各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

1麻花秦艽的资源分布

图1中灰色部分为我国麻花秦艽的种植资源图,麻花秦艽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青海、甘肃、四川、宁夏、湖北西部、西藏等地,生长于海拔2000-5000米的高山草甸、山坡草地、灌丛、林缘、山沟河滩。

图1

2麻花秦艽的生物学研究

2.1麻花秦艽的植物学特征

麻花秦艽为多年生草本,高10-35cm,金株光滑,基部被枯存的纤维状叶鞘包裹。须根多数,扭结成1个圆柱形根。花枝多数,斜升,黄绿色,稀带紫红色,近圆形。莲座丛叶宽披针形或卵状椭圆形,两端渐狭,叶脉3-5条,在两面均明显,并在下面突起,叶柄宽,膜质;茎生叶小,线状披针形至线形。聚伞花序顶生及腋生,排列成疏松的花序;花梗斜生,不等长;花萼膜质,一侧开裂,鄂齿2-5,钻形;花冠黄绿色,喉部具绿色斑点,漏斗形,裂片卵形,褶偏斜,三角形;雄蕊整齐。蒴果内藏,种子褐色,表面有细网纹。花果期7-9月。如图2、图3所示。

图2图3

2.2麻花秦艽的显微学特征

麻花秦艽横切面的外部细胞多颓废或破碎。近内皮层处有众多层呈不规则增厚的厚壁细胞,内皮层明显。韧皮部宽广,裂缝明显,有韧皮束散在。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呈放射状排列。导管单个散在或2-3个成群。

2.3麻花秦艽的理化特征

麻花秦艽粉末或断面置紫外灯(365nm)下观察,显黄白色或金黄色荧光。取麻花秦艽粉末2g,加氯仿-甲醇-浓氨溶液(75:25:5)混合液30m L,浸泡2h,过滤,滤液水浴浓缩至1ml,加1mol/L盐酸溶液2m L,继续蒸除氯仿,放冷,过滤,滤液分两只试管,一支加碘化汞钾试液出现淡黄白色沉淀;另一只加入碘化铋钾试液出现棕红色沉淀。

3麻花秦艽的遗传学研究

麻花秦艽是构成青藏高原生态的重要种群,也是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朱甜甜和晋玲等人对甘肃祁连山地区麻花秦艽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表明,麻花秦艽化学成分分布与地理分布无显著相关性,而在物种水平上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居群里内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于居群间,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间。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甘肃科技》,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删除。

相关链接:麻花秦艽厚壁细胞甲醇-浓氨溶液盐酸溶液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