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休闲

7月逾6百人「熱傷害」!較去年同期增6成 專家籲落實「高溫保障」

極端氣候讓全球陷入熱浪,月逾籲落7月以來,百人台灣熱傷害通報人次,熱傷也是害較居高不下。衛福部統計,去年7月至今的同期熱傷害的人數,已經破6百人次,增成專家障比去年同期增加6成。實高專家指出,溫保國內雖然有明訂高危行業,月逾籲落需要參考「綜合溫度熱指數」,百人制定工作與休息時間,熱傷但建議也要把戶外工作者納入,害較落實「高溫保障」。去年

落實「高溫保障」!同期 專家呼籲納入戶外工作者

連日天氣飆高溫,有外送員接單外送,頂著大太陽騎車,騎到滿臉通紅,烈日下一曬,就是十幾個小時。送餐途中,更是熱到頭暈,發生五、六次擦撞自摔,但除了戶外,室內也可能發生中暑。

當心室內中暑! 婦人洗碗昏迷體溫達42度

像是有在廚房工作的婦人,洗碗洗到昏迷,緊急送醫後,發現體溫高達42度,目前已經住院十天。三總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齡指出,有一個是在廚房工作的熱衰竭,他連續2、3天都頭暈吃不下,來醫院的時候已經橫紋肌溶解;另外一個則是在鐵皮屋工作,有熱衰竭的症狀。

極端氣候,讓全球陷入熱浪,台灣的熱傷害通報人次也居高不下。衛福部統計,光是7月至今,因為熱傷害掛急診的人,已經高達626人次,比去年 增加6成。甚至有青農下田工作,在休息時猝死。

戶外工作缺高溫保障 專家:別等熱死才重視

也有專家指出,國內明訂高危行業需要參考「綜合溫度熱指數(WBGT)」,制定工作與休息時間,但只有納入鍋爐、鋼鐵等製造業,但在戶外連續工作的建築工人、外送員卻沒被列入。

朱柏齡說,在三總的停車場,WBGT是30.5,如果按照規範的話,中度的工作者就要休息25%的時間,好像不符合實際的狀況,所以第一個溫度要改,第二個是要落實。

台大急診醫學部醫師李建璋則表示,戶外溫度太高、上升太快的時候,沒有做一個降溫的動作,超過核心溫度,不只是腦部,就會導致內臟會多重器官受損。

希望不要等到有人真的熱死,才來重視。職安署回應,今年已經擴大熱危害預防專案檢查,但針對高溫假,其實就連在國外,也非常少見,會持續蒐集國內外資料。 

台北/魏于恬、林益新 責任編輯/殷名慧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