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從「阿帕契」到「1.35倍」:饒舌美學與族群意識的碰撞與共存

文:林老師

2006年我去美國唸研究所,從阿存很快明瞭要體會「博大精深」的帕契碰撞美國文化,就是到倍去看大學美式足球比賽。像Geertz的饒舌鬥雞一樣,美式足球是美學美國人「自己說給自己聽,關於自己的與族與共故事」,但有些符碼不是群意在球場上,而是從阿存在繁複的暫停時刻(研究指出,一場60分鐘的帕契碰撞美足比賽,平均只有11分鐘有實際動作)。到倍在這些零碎的饒舌時間中,現場DJ會播放各種曲目持續娛樂觀眾,美學這些歌曲往往藏有美國流行文化知識,與族與共觀眾也都懂得怎麼與之互動。群意

其中有一首經典名曲叫“Apache (Jump On It)”,從阿存是老牌饒舌樂團The Sugarhill Gang 1981年的作品。副歌一下,全場觀眾會跟著站起來一致擺動屁股,然後像牛仔一樣在空中揮舞繩子,原地跳動轉圈。這個舞碼又是來自另外一個美國流行文化的腳本:Will Smith在90年代主演的情境喜劇影集《新鮮王子妙事多》(The Fresh Prince of Bel-Air)其中一幕。曲子的副歌裡有一段呼喊,我一直以為是“Pronto! Jump On It!”(快!跳起來!)後來才知道是“Tonto! Jump On It!”。Tonto是美國舊西部劇《獨行俠》(The Lone Ranger)中白人英雄主角的印地安人伙伴,是一個虛構且充滿刻板印象的原住民角色,可是為什麼會在饒舌歌中出現呢?

阿帕契:嘻哈經典還是冒犯族群

“Apache (Jump On It)”最原初的版本是出自英國作曲家Jerry Lordan在1959年寫的曲子“Apache”。他自承是受到1954年西部片《草莽雄風》(Apache)的啟發,劇情描述美國西南邊境印地安勇士Massai的故事(真實歷史人物,但卻是由硬漢白人演員Burt Lancaster飾演),因此歌曲中有著濃厚西部風情的吉他樂段。一年後英國節拍搖滾樂先驅The Shadows在1960年將之加快節奏,賦予衝浪搖滾的味道,在流行排行榜上大受歡迎。往後這首歌將被多次重新演繹(知名的包括丹麥吉他手Jørgen Ingmann 1961年和投機者樂團The Ventures 1962年的版本),但在1973年它會被賦予前所未有的新生命力。

1968年羅伯特・甘迺迪在參與美國總統選舉的民主黨黨內初選時遇刺身亡,他身邊有一位特助Michael Viner在難過之餘,轉行進入流行音樂界。一向喜愛黑人音樂的他在1972年召集了一批頂尖錄音室樂手,於加拿大溫哥華錄製了有著大量包含沙鈴、鈴鼓、邦哥鼓等打擊樂器聲響的純節奏專輯Bongo Rock,其中也收錄了他們所詮釋的“Apache”,他們被Viner稱為Michael Viner's Incredible Bongo Band。Bongo Rock在1973年夏天發行,但銷售不佳,完全沒有得到市場的關注。不久後反倒是一位牙買加裔的DJ名喚Kool Herc在紐約市布朗克斯的唱片行折價區意外挖掘到它,對“Apache”處處充滿跳動節奏的段落大為驚艷,於是當作秘密武器在派對上播放,大受舞者的喜愛,促成了嘻哈音樂文化的誕生,也奠定了其今日「嘻哈國歌」的地位。

1981年,因為兩年前首支暢銷饒舌單曲“Rapper's Delight”聲名大噪的三人組The Sugarhill Gang,在“Apache”的節奏段落上添上饒舌歌詞,成為我在球場聽到、觀眾隨之扭臀起舞的單曲“Apache (Jump On It)”。多年後我終於有機會在youtube上看到這首歌的音樂錄影帶,也明瞭為什麼Tonto這個印地安角色會在副歌中出現。他們身著印地安人頭飾、皮衣,手持煙斗、戰斧,背後是傳統圓錐形帳篷,完整的副歌歌詞如下:

Tonto, jump on it, jump on it, jump on it
Kemosabe, jump on it, jump on it, jump on it
Custer, jump on it, jump on it, jump on it
Apache, jump on it, jump on it

“Tonto”稍早已經解釋過了。“Kemosabe”則是Tonto在劇中用來稱呼獨行俠的「偽原住民語」,意思是「偵察兵」(scout)。這個詞彙是由1933年《獨行俠》廣播節目編劇Fran Striker所創,至於來源是什麼,一直以來有許多猜測,最接近的說法是Ojibwe語的giimoozaabi,意指「偵察、窺探」,但在地理上這與劇本設定的美國西南天差地遠。接下來是“Custer”,也就是知名歷史人物George Armstrong Custer,十九世紀美國的陸軍軍官與第七騎兵團中校,參與了1860-70年代間在大平原地區的「印地安戰爭」,帶領屠殺許多原住民,包括平民女性兒童,但在1876年的「小大角戰役」中被蘇族勇士殺死。

美國原住民學者Vine Deloria Jr.稱他為「平原上的阿道夫・艾希曼」,是原住民種族滅絕的元兇。最後是“Apache”,美國西南印地安群體的泛稱用詞,來自十七世紀西班牙人的說法,以驍勇善戰聞名,但在美國大眾文化中則是透過西部片和戰鬥直升機被認識。經過這樣的整理解釋,我們可以知道這段副歌其實是多麼地 … 沒有原住民文化意識。若用台灣的脈絡來理解的話,大概就是在唱「莎韻,跳起來!一定要的啦,跳起來!劉銘傳,跳起來!泰雅族人們,通通跳起來!」但這不是唯一的例子。

印地安女孩:趣味還是剝削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