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毛集实验区探索“六化”社区党建新模式

毛集实验区坚持以党的六化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创新标准化、毛集模式联动化、实验索社精细化、区探区党信息化、建新规范化、六化科学化的毛集模式社区党建新模式,把社区党建优势转化为社区和谐发展优势。实验索社

社区有网格,区探区党服务零距离。建新该区积极探索社区网格化管理,六化构建“社区党总支、毛集模式居民党支部、实验索社片区党小组”三级党组织服务网络。区探区党以中心社区为示范点,建新建立社区网格党支部,将8个社区划分为48个网格,将所有社区干部分布到各自网格,每名党员联系2至5户家庭,印发“党员连心卡”,形成党支部管理党员、党小组长负责楼栋、党员联系住户格局,做到人岗合一、全员进网格、信息全覆盖、服务全天候。目前,已发放“党员连心卡”1000余张,协调解决群众实际问题110余个。同时,强化阵地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对社区服务场所进行升级,大力推行“一站式”服务模式,将计划生育、劳动就业、全民创业等服务窗口全部纳入服务大厅,做到“进一家门,办百家事”。

志愿服务,党员带头。该区积极响应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号召,发动社区广大党员干部建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设立“文娱宣传岗”“扶贫帮困岗”“治安调解岗”“文明监督岗”4类岗位,建立了科普减灾、文化体育、敬老助残,应急救护等13支志愿者服务队伍,志愿者达600多人。同时,将每月15日定为义务奉献日,党员志愿者根据自身实际认领至少1个服务岗位,今年以来共开展政策宣传、文化娱乐、矛盾调解及零就业家庭、困难家庭、孤寡老人家庭帮扶等活动170余次,救助困难家庭56户、困难党员36人。

创新激发社区党建活力。该区注重创新活动载体,无职党员活动有声有色,参与各项社区活动;在职党员进社区工作,区镇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316名,其中党员领导干部108名,开展“文艺汇演”“普法宣传”“义诊进社区”等服务活动38次。同时,丰富群众社区文化生活,激活毛集推剧协会、毛集花鼓灯表演团队、马戏灯为代表的文化品牌,每年义务演出30余场,编排的节目《现代包公》《兰花舞韵》荣获“安徽省非遗文化展演优秀表演奖”“安徽省广场舞大赛优秀组织奖”。(通讯员 李长政 记者 朱庆磊 编辑 汤宁)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