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奶力Force for Boob
回想小時候的果老自己,下課逮到十分鐘,早點就必定要往操場衝。提醒更別說每週珍貴的運動體育課,老師們安排的內衣能避女放各式活動:跳箱子、躲避球、好多少動障礙賽等等,或許更是免更令人殷殷期待的時光。吃過甜頭的棄運我,不禁意識到十幾歲開始,果老就漸漸不愛參與這些遊戲了。早點絕不是提醒不想,而是運動乳房開始發育後,跑跳時會經歷劇烈的內衣能避女放疼痛。動作大一點時,好多少動胸部晃呀晃的,已成為男同學開黃色笑話的把柄:「大波霸」、「喜馬拉雅山」、「胸大無腦」,何不是替補我名字的代號了?
在青春期,孩子們對於性徵的好奇,或許無法、也不應該被掩蓋,但是隨之而來的羞恥、自卑,也應被正視。當乳房,一個重要的身體器官,成為同儕指指點點的標靶時,我想我們都有共識,是哪裡出了錯。除此之外,許多女孩和我一樣,因為活動時乳房晃動,導致我們身受疼痛,因此再也不愛運動、害怕體育課、厭惡自己的身體。
不過,有一種運動裝備,為的就是解決乳房晃動衍生出的種種不便——「運動內衣」。
穿錯內衣,是許多女性放棄運動的原因
愛爾蘭的物理治療師Siobhan O’Donovan指出,比起一般日常內衣,運動內衣更具包覆及穩定度,不僅能減低高達83%的乳房晃動、能保護肌肉功能及皮膚組織、也可以緩解背部和頸部的壓迫;英國樸茨茅斯大學發表的研究顯示,有四分之三的少女回報乳房晃動是他們放棄運動的主要因素。乳房晃動增加運動傷害的風險、降低呼吸頻率、簡短步幅,但在此研究中,只有十分之一的少女曾穿戴過運動內衣,更彰顯了男女在體育中的不公平。
台灣本地針對此議題的研究較少,但國外研究仍具參考價值。USA Triathlon的數據呈現,不分運動項目的男女參與度,截至十歲都是相同的。以跑者為例,14歲開始,女性跑者放棄繼續投入運動的人數,相較於男性多出了一倍。
不分國界的少女們,甚至是職業運動員,都面臨著同樣的挑戰。一來,有些女孩和過去的我一樣,不曾聽聞運動內衣的存在,而被迫向運動道別。二來,運動內衣在某些地區屬於奢侈品,更受兩性不平等的框架影響,購買運動內衣的這筆開銷不被理解。
運動內衣和跑鞋、手套、頭盔等其他裝備一樣,對於特定的運動和某些體態的人來說,是必要且具保護作用的配備。在台灣,某些國小和國中的體育課本中有提及風險評估相關主題,甚至也提醒學生們要注意運動時乳房振動的不適感,但提議「穿戴運動內衣作為解決方式」卻不見蹤影。
小時候,沒有老師、家長、同學們和我說過有運動內衣的存在,或許是因為他們沒有這樣的困擾,也可能預設我應該要知悉。當時,我忍受了長時間的乳房疼痛,也近乎放棄體育活動、玩耍、參與的機會,更嫌棄自己的身體,認為乳房是人生的阻礙。
多年後,我才無意間發現了這個翻轉我生命的裝備。擁有運動內衣的我,重拾對運動的喜愛,嘗試各種不同的項目,不但大幅提升身心靈的健康,更找回應有的自信和強壯的權利。
體育老師的一句話,就可以讓很多事情變得很不一樣
乳房發育是青春期最前期的徵兆之一,雖可以讓青少年自行摸索,不過,眾所皆知的是,此年齡層的孩子面臨著許多的不安、不確定性、自我認同的挑戰。或許,一點小小的提示、預告,能夠讓她們知道自己不孤單。
若小時候,我的體育老師在授課「健康與生活」,或教導如何帶球上籃之前,用一句話提醒我們適當的裝備,包括跑鞋、運動內衣等之重要性,很多事情都會不一樣。簡單的一句:
「嘿,有些女同學的乳房開始發育後,運動時可能會不方便、不舒服,這時候可以考慮穿戴運動內衣來改善喔。」
就足以翻轉生命。這個議題處於教育、性別、健康的交界點,更纏綿著歷史和結構性的枷鎖,深信體育老師們正是推廣本訴求的關鍵夥伴。今年的教師節,我們誠摯感謝所有教育人員的努力和投入,也邀請您們花一點點時間,保護女孩們的身體,不讓她們有更多嫌棄自己的機會。
強調運動內衣的功能和重要性,為的不是逼迫女孩們都穿上它,但若它的作用呼應了任何一位女孩生而為人的需求,她有權知道、也有權擁。校園教育越來越重視相互尊重、多元共融、兩性平權,我們都樂見這樣的趨勢,也盼持續檢視每一個人的需求和差異,呵護更多選擇的空間。
引用一句法國詩人馬拉芙(Stephanie Mallarmé)所說的,談論乳房有時挾帶的羞恥和彆扭,是種「遮掩的情色」。更因如此,我們應正當地照顧它、為它發聲。
奧運和帕運剛過不久,相信國人都深刻地體會到,運動是全世界通用的語言。它不僅可以是力與美的展現,也是不分年齡、種族的生活型態。體育應具有多元包容性,並容納所有人,盼望我們都能將自身作為有效的媒介,成就這樣平等的願景。
延伸閱讀
- 那麼愛看體育賽事的台灣,為何「體育班」的成效不佳?
- 胸罩沒味道就繼續穿?汗水、皮屑、油脂分泌都是細菌的溫床
- 女足「516元集訓」問題暫時解決,但台灣仍需破除三個培訓國手的迷思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