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中國高學歷青年就像「穿長衫的孔乙己」,深陷求職的內卷漩渦

文:劉文

中國網路上開始流行「孔乙己脫不下的中國職長衫」這個梗,意思是高學中國的大學本科畢業生人數越來越多,高學歷的歷青他們就像穿上了「長衫」的孔乙己,但在競爭激烈的年像內卷就業市場上,並沒有這麼多需要高學歷的穿長職位,許多人卻並不想接受底薪或者「藍領」的孔乙工作。

Offer不難拿,己深好工作難找

根據中國薪酬網的陷求漩渦統計,在2022年,中國職985院校的高學本科畢業生平均月薪為9088元,雙非院校的歷青本科畢業生平均月薪僅為5724元。

廣州的年像內卷車同學高考時發揮失常,沒能進入985和211大學。穿長他本以為大學四年裡付出的孔乙努力能彌補自己學歷上的不足,但在找工作時還是己深體會到了自己和名牌大學畢業生的天壤之別。

從大學入學開始,熱愛英語的他就積極參加英語演講比賽,英語辯論賽,英語話劇演出等活動,也獲了不少獎。為了提高英語水準,他訂閱《紐約時報》等各種英文媒體,把英文原文列印下來朗讀並背誦,也與學校中的外國交流學生結成學伴,借此機會鍛鍊英文口語。他以高分通過4級和6級英文考試,同學看英文論文寫英文簡歷時都會找他幫忙。

熱愛寫作的他,還於大學期間在幾家自媒體發表了一些文章。

他的許多中學同學都進了排名頂尖的幾所大學,他總能夠在朋友圈刷到同學在科技大廠和知名媒體工作時的照片,照片裡有敞亮的辦公室,提供咖啡與甜點的休息區域,健身房。他也希望能夠去字節跳動這樣的大廠,做新媒體營運的工作,最好能夠有機會外派海外。

但他從2021年9月份校招開始,每天關注幾家科技大廠和幾家頭部媒體的招聘訊息,花了很多心血投簡歷,卻鮮少收到回覆,有的時候找認識的人內部推薦,也沒有成功。

他畢業之後,每天在家中花十幾個小時關注招聘訊息和論壇上的面試經驗帖子,但母親卻覺得他找的工作都不符合他本身的學歷水準,最後造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我在老家待了幾個月,親戚和鄰居一直問我找工作順利嗎,逐漸也能感到身邊的人看我的眼光都開始變得異樣,」他說。

後來母親託了人,介紹他去一家小學做英語老師。他覺得小學英語沒辦法發揮他在英語上的優勢,而收入也不如他的預期。但因為母親反覆念叨,讓他快點找個穩定的工作,定下來之後可以開始計劃買房,相親,然後結婚生子,他不想讓母親擔心,所以在前幾週簽了合約。

GettyImages-1247154549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無法擺脫「996」

網路大廠的offer雖然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但是入職其中也無法擺脫「996」的工作模式,就是從早上9點工作到晚上9點,每週工作的時間長達6天。

雖然「996」工作模式被媒體報導之後,引發了大量的詬病,和公司這麼做是否符合勞動法的質疑,但是根據脈脈人才智庫2021年11月底進行的調查研究,44%的受訪職場人認為相比年初,年底加班變得更多了,加班減少的人的比例為28.3%。

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之後又到美國修讀碩士學位的小吳說自己在面試國內的公司時,總是會把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作為要求提出來。她如願以償拿到了國內科技類大廠的offer,而且自己的直繫上司也有在美國工作的經歷,面試時承諾只要自己上班時間能專心工作,不會要求長期加班。

「很多時候其實都不需要加班的,但是下了班之後,就是沒人走。有人出去買個飯,買被奶茶,然後又回來上班,」小吳有些無奈地說起了職場中的遭遇,「有時候有些工作根本就不著急,甚至第二天等老闆來了之後,明確了要做什麼再開始會更高效。但是上司常在工作以外的時間在工作微信群裡發消息,其他同事也總會立刻回覆,讓她也不好意思不回覆。」

她說,在國內工作時,同事之間都用微信溝通,而且默認你會即時查看微信,不管是深夜還是週末。不像她在美國實習的時候,大家默認下班之後就不會使用公司電腦,也不會查看公司郵件或者公司的聊天軟體,除非有緊急事件才會用簡訊這樣私人的聯繫方式進行聯絡。

但因為大學生就業壓力大,她能感受到同期入職的幾位應屆畢業生之間的競爭和「攀比」。下班時間到了,卻沒有人離開,大家有時候會偷偷瞄對方,似乎是能看誰能捱到更晚。

兩次逃離「內卷」

「內卷」是最近常被使用的網路流行語,用來指代同行間競相付出努力以爭奪有限資源的激烈競爭。李金則把這稱為「rat race」,因為父母從小對他的嚴格要求,他覺得自己就像那群拚命奔跑的老鼠,看不到生活的出口。

他從小就被父母帶著去參加各種特長班、奧賽班,因為小時候數學成績就嶄露頭角,所以父母在他身上寄予了更多的希望。即使是考第二名,他也得不到誇獎,雖然父母並不打罵他,但是會用關心的名義給他無形的壓力,讓他一遍又一遍溫習考試中做錯的題目,反省考不好的原因。

讀大學時,為了能夠脫離這種壓抑的環境,他在入讀國內頂尖高校和出國去加拿大間毅然選擇了出國,也在畢業後順利入職矽谷的科技公司。但剛在矽谷安定下來,他就感覺到了身邊中國人的內卷程度和國內相比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人們總是問你package(即包含薪水,股票,獎金的年收入總和)多少,問你住址的郵編(相同城市不同郵編的房子價格可能差別很大),這樣的生活實在太物質了,」他說。

李金告訴記者,無論是和身邊的中國人一起吃飯,還是在矽谷中國碼農聚集的「一畝三分地」論壇上,常常有那些年收入三十多萬美金,甚至五、六十萬美金的人說自己收入太少,扣掉稅之後,還要付好地段的房子的昂貴的房貸,還要付孩子私立學校的學費,和網球馬術等各種特長班的費用。這些對話似乎要把每一個人都拖入到金錢帶來焦慮和攀比中,讓他覺得反胃。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