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陪伴你的回收環經化環汽車老得跑不動了,總有一天你得跟他說再見。綠報理廢但要怎麼樣讓這臺陪著你走遍全臺所有土地的報落保工愛車,還有最後一絲價值能夠回饋社會呢?答案是實循:廢車回收,當回收後就透過回收處理業者,濟綠像是程這車綠化環保工程這樣的企業來,拆解剩餘零件後,樣處再把廢車殼做適當的汽機破碎處理、分選,回收環經化環創造廢棄物再生的綠報理廢價值。
回到民國86年,程這車那年綠化環保工程公司剛成立,樣處當時集團召集人陳福松注意到,臺灣所有的廢棄車輛在前段做完零組件回收後,第二階段就直接將車殼送到煉鋼廠中熔煉鋼鐵原料,陳福松形容,「當時就是全部壓一壓,全部就都推去煉鋼廠」這樣做很省事,但是在他眼裡看來,是絕對需要改進的,「因為車殼中還有許多雜質,直接熔煉,會產生許多有害毒氣,對環境、人類都是非常嚴重的危害。」
陳福松認為避免煉鋼產生的毒氣是當務之急,他便鑽研要如何先把廢車殼中的雜質去除、留下純鐵。綠化環保工程就因此而誕生。
自民國86年至今,綠化環保工程公司建立起有系統的廢棄車輛處理流程,其「資源回收再利用率」從65%已經提升到今日的75%,有效地將廢車車殼加以粉碎處理,並透過機械篩分與人工分選等處理程序,從其中獲取鐵、銅、鋁、塑膠可再利用物質,除了為公司獲利,同時減少對地球天然資源的開採,也為陳福松在廢五金界贏得「陳博士」的美名。但即便如此,他依舊不滿足,「我每天都在想,要怎麼樣降低這25%的廢棄物。」陳福松說。
現在廢汽車進到廠內,員工會先將所有廢棄物清除、緊接著經過粉碎及分類等程序,將有用的原料分類出來,例如「鋁」就能賣到鋁工廠再製;由銅製成的鐵線,則會送到甲級處理廠,將包裹著銅線的塑膠兩者分拆開來,再重新利用;車子前後方防撞的保險桿,是非常耐撞的塑膠,在陳福松眼裡是極好的原料,「可以做成堆高機的墊板、還有很多其他用途,不回收非常可惜。」
剩下來的廢鐵,就送到煉鋼廠煉鋼鐵,「經過我們做完『最終處置』後,煉出來的鋼鐵純度可達99%,品質非常好。」
透過綠化環保工程粉碎、分類處理後的廢棄車輛,產生的經濟價值極大,陳福松細數,「廢鐵一公斤賣10元,但鋁一公斤可以賣到50幾元,而銅現在一公斤的市價達180幾元。」除了可見的經濟價值外,最重要的是對於環境保護有極大貢獻。
陳福松點出,臺灣每年約產生數十萬輛的廢棄汽機車,當大量的廢棄物擠壓臺灣這個地狹人稠的生存空間時,我們就要想辦法替環境、社會解決問題。原本的廢棄汽機車在綠化環保工程的粉碎、分類處理下,不僅解決環境問題,更讓它最後的價值能夠回饋社會,進而落實循環經濟。陳福松表示,「零廢棄物才能達到真正的『循環經濟』,這是我們未來必定要面對的課題」。走在循環經濟這條路上,他不會停下腳步。
想看更多環保回收相關資訊,歡迎訂閱【回收綠報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