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全国政协委员陈伟志呼吁,16岁以下未成年人禁用社交媒体

2022年11月18日,全国江苏南通,政协志呼民警引导小学生文明上网。陈伟成年<strong></strong>视觉中国图

2022年11月18日,吁岁用社江苏南通,人禁民警引导小学生文明上网。交媒视觉中国图

2024年,全国一项来自海外的政协志呼法案,引起了上海新纪元教育集团董事长陈伟志的陈伟成年关注:澳大利亚参众两院通过了对该国16岁以下人群实施社交媒体禁令的法案。根据该法案,吁岁用社即使获得家长同意,人禁16岁以下未成年人也不能使用社交媒体平台。交媒科技公司若未能防止未成年用户访问社交媒体,全国则可能面临近5000万澳元的政协志呼巨额罚款。

事实上,陈伟成年社交媒体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议题。在陈伟志看来,社交媒体对未成年人固然有一定正面作用,但也带来了诸如刷短视频上瘾、直播打赏、泄露隐私等等问题。此外,根据陈伟志的调研,教师与家长群体对此事的普遍反馈是,“未成年学生使用社交媒体,弊大于利”。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陈伟志在2025年全国两会上,呼吁立法禁止16岁以下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我认为,仅靠平台、家长或学生的自律,都难以杜绝社交媒体对未成年人的不利影响。”

“未成年人模式落地难”

南方周末:你如何衡量社交媒体对未成年人的正面作用大,还是负面影响大?

陈伟志:应该看到,社交媒体给了未成年人获取信息、娱乐、放松的空间,便于其联系家长与交友;但是,由于社交媒体上充斥着虚假信息,且很难实施未成年人模式,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的弊端已经超过便利性。其弊端具体包括,学生很难通过社交媒体获得有用的信息,主要是在社交媒体上耗费时间。很多学生沉迷于此,还影响其他兴趣的培养;社交媒体的“算法”推荐,也影响了未成年人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社交媒体还会滋生网络霸凌问题等等。

因此,远离社交媒体,不但不会影响学生获得信息,还可促进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与生活。

南方周末:我注意到,一些社媒平台针对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