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歷史的轉換期7:1683年.近世世界的變貌》導讀:世界權力平衡丕變的一年,開啟「漫長的十八世紀」

文:盧正恒(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導讀】微觀視野下的歷史力平比較與連結「漫長的十八世紀」

《歷史的轉換期7:1683年.近世世界的變貌》,是轉的變讀世岸本美緒等著名學者主導的「歷史的轉換期」系列第七冊,由專長東南亞貿易史、換期衡丕交流史、年.年開都市史的近世界權東京大學島田龍登教授主編。

此冊命名「近世世界的世界世紀變貌」,嘗試從東南亞、貌導新大陸、啟漫中國、歷史力平西歐、轉的變讀世高加索這些廣泛地區中,換期衡丕通過有名(如那萊王、年.年開阿布加爾、近世界權李世熊等)或無名氏(某位汀州佃農、世界世紀加勒比海商人、貌導奴隸等)的人生歷程與故事,連結貫穿五篇不同主題的世界歷史課題,理解他們身處世界的各種互動。這些互動包括了人與人、人與環境、人與國家、國家與國家,多層次地闡述「漫長的十八世紀(long eighteenth century)」複雜卻趨於平淡、宏觀卻又微觀的歷史。

本書展現了日本學術界不侷限於「僅」以日本歷史為尊的傳統,「歷史的轉換期」系列匯集了專精各領域的作者,為讀者揭示了宏觀的世界史格局。有時閱讀這種多作者群、類似「論文集」的作品時,往往會有一種各章獨立進行、彼此無關聯、無對話的合輯感,然而此書各章均貫串了「社會」、「交流」、「帝國」三個主題面向,讀起來頗有契合呼應之感。

究竟我們需要甚麼樣的比較研究?把類似的東西拿來比較即可嗎?是否會淪為一種腦力激盪競賽?創意比賽?筆者認為,較合適的比較方式應當如本系列一般,從某個共享主題著手,並理解在此課題上不同人群、政權的不同走向,而非尋找一個基準進行比較和評估。

首先,標題所謂的「近世」是什麼?這個日文學界較常使用的詞彙,可以對應英文學界有關「近代」的描繪。一般而言,十五世紀末是「近代(modern period)」的廣義開端,一八七○年代是狹義近代的起點,這段期間的前段部分稱為「近代早期(early modern)」,即是本書所稱的「近世」。一六八○年代為近世的轉換期,此前屬於「近世前期」,其後則是「近世後期」,也被學界稱為「漫長的十八世紀」。根據英國史學家的論述,該段時期意指從一六八八年的光榮革命開始直到一八一五年的滑鐵盧戰役為止,也是英格蘭轉向不列顛帝國的關鍵時刻。

至於中國史研究所謂的「漫長的十八世紀」,則是從一六八○年代抵抗清帝國的抗爭初步結束,直到乾隆皇帝統治尾聲的一七九九年各種抵抗再起的時間。後者揭示著嘉慶皇帝即位後面臨了這個龐大卻傷痕累累、百病叢生的巨大帝國,如何拯救的課題。這又是另一段故事。

之所以選擇一六八三年做為分析標的,是因為該年是「動盪的近世前期宣告終結的一年」。在東亞,一六八三年大清帝國的施琅在澎湖擊敗劉國軒的軍隊,鄭克塽一度試圖履行祖父鄭成功攻打馬尼拉的規畫再次「逃亡」,不過最終仍放棄,並選擇投降大清——這回應了全球史學者維克多.李伯曼(Victor Lieberman)有關世界政治體在此段時間逐步被某一大核心吸收的過程。試想,若鄭氏政權真的南下馬尼拉,夾在大清帝國、西班牙帝國、日本甚至英格蘭間再次游移,世界史會發生甚麼樣有趣的轉變呢?

其次,在歐亞交界處的「日出(Asu)」與「日落(Ereb)」區域,同樣被視為近代早期帝國之一、橫跨三大洲的鄂圖曼帝國,在第二次維也納圍城戰中失利,體現了關鍵的歐亞勢力消長轉換。上述的兩起事件,或許已可用來證明一六八三年是「世界權力平衡丕變最具代表性的一年」;然而,這樣的改變並不僅僅發生在東亞的島嶼或著名的音樂之都而已。

作者群要揭示的是,在一六八○年代這十年,世界各地都發生了不可忽視的鉅變,而這些鉅變都不是孤立發生,而是在更複雜的全球化局勢下誕生的產物:例如,一六八八年的光榮革命讓歐洲霸權從荷蘭轉移到英格蘭,阿瑜陀耶王國原先開放的國際貿易體制也產生了改變等等。

雖然本系列名為世界史,但並非為world history,實際上更像是要做一場「全球史(global history)」的研究博覽會,通過諸個漂亮的案例,來展示各種全球史的方法跟故事。首先是全球史的定義問題。雖然至今對於何謂全球史仍有諸多討論,甚至許多全球史作品仍和世界史(world history)或普世史(universal history)混淆使用,但本書認為「全球史原本的意義,是從全球視角觀看整個人類歷史」,並希望讀者能注意兩個重點:其一,全球視角有其意義,但在時代區分上仍有漫漫長路;其二,全球化的歷史分析僅是全球史研究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因此,作者群嘗試以全球化的全球史觀點來思考時代區分。

再來,此書並不完全以菁英為出發點,更多是以庶民為標的,來觀察各帝國在此時期的互動; 實際上,這也是全球史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亦即底層史(history from below)。正如系列導讀所述,世界史並不是一堆國別史的集合體,也不是建構一個框架然後把世界史丟進去即可(某種程度上即是普世史),更希望的是扎根於各地區觀點、彼此碰撞對話展現的鮮明姿態。

全球史的其中一項重點即在於強調「比較(comparative)」與「連結(connective)」,並且打破過往的國別史研究和歐洲中心論思維,以宏觀視野認識交流。此外,綜觀本書各章,也可找到近年來全球史研究中典型的「全球微觀史(global microhistory)」,以人物的生命歷程體現全球交流、互動、影響的歷史。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