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疫苗又问世?难说万能防癌做好这几点准没错
癌症的疫苗又问危害众所周知,在不少人的世难说万印象中,一个人如果患上了癌症,好点也就被宣判了“死刑”。准没于是疫苗又问,很多人希望能够有一种癌症“万能疫苗”:只要打一针,世难说万就能让全身的好点癌症细胞完全消失。近日,准没有媒体撰文称,疫苗又问“这一希望或将成为现实”,世难说万为了体现重要性,好点该媒体还给文章取了一个“重磅”的准没名字——《重磅!美国癌症疫苗研发成功,彻底根治率达97%》。疫苗又问那么,世难说万该癌症疫苗真的好点迎来“万能”时代了吗? “治愈率97%”源于小鼠实验,“万能疫苗”并不新鲜 该文章来源于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报告,而《科技日报》也在4月2日对该研究报告进行了报道,不过,《科技日报》上的报道题目为《一种癌症“疫苗”能治愈97%的老鼠肿瘤》,文章指出,斯坦福大学科学家称,在对罹患淋巴瘤、乳腺癌和结肠癌等癌症的90只小鼠进行的研究中,即使肿瘤已扩散到身体其它部位,某种新疗法仍消除了87只小鼠的癌症肿瘤(治愈率达97%)。 也就是说,“治愈率97%”的数据来源于小鼠实验,并不适用于人类。同时,《科技日报》还指出,严格来说,新疗法并不属于疫苗,只是涉及一个类似疫苗注射的步骤,该疗法可被称为“免疫疗法”,包含两种药物,可刺激免疫细胞T细胞,诱使它们攻击癌症细胞。 事实上,这种“免疫疗法”并不新鲜。中国新闻网在2015年3月23日曾刊文称,当时已经有美国和英国的科学家进行了相关研究。文章指出,免疫系统中重要角色T细胞是制造“癌症疫苗”的关键,美国科学家从捐赠者骨髓抽出T细胞,再利用癌细胞表面的WT1蛋白刺激T细胞,促使后者“记下”癌细胞,再把T细胞植入患者体内;英国的方法大同小异,先从患者血液抽取T细胞,通过基因工程把WT1蛋白基因植入T细胞内,再把后者植回患者体内。但对于有人提出可望制造应对所有种类癌症的“万能疫苗”,参与研究的科学家普遍认为机会不大。 癌症疫苗难说“万能”,个体化定制疫苗更有发展前景 到底存不存在癌症的“万能疫苗”呢?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危害因素监控所副所长朱珍妮在接受人民网科普中国采访时指出,就疫苗而言,没有任何一种疫苗可以100%预防疾病,癌症疫苗也不例外;同时,癌症有很多种类,并不能一“苗”以防治之,癌症疫苗即使被研发出来,也是有针对性的,所以“万能疫苗”并不靠谱。 首先,癌症疫苗难说“万能”。据《浙江日报》报道,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郑树介绍,所谓“万能疫苗”的工作原理,是调动人体自身免疫系统去和肿瘤斗争,而不是自己出马去“杀”死癌细胞。但郑树表示,“要找到一种可行的、效果显著的癌症疫苗,最大的难点在于找到肿瘤细胞和健康细胞的本质区别,这是一个世界性医学难题。”很多专家表示,在没有看到正式学术论文以前,很难信服“万能疫苗”这一新发明。 其次,即使针对一种癌症,疫苗也并非“万能”。以宫颈癌疫苗为例,据《中国妇女报》报道,注射疫苗不代表与宫颈癌绝缘,女性不应该迷信“疫苗万能”。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肿瘤中心妇科主任冯忻表示,宫颈癌元凶HPV(人乳头瘤病毒)有很多种亚型,目前市场上供应的疫苗仅仅是针对当前感染概率最高的几种制作出来的,并没有覆盖所有HPV型别。因此,注射了宫颈癌疫苗,只能说是降低了宫颈癌的发生率,不代表绝对不会得宫颈癌。 事实上,对于癌症疫苗,个体化方案更加靠谱一些。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邓宏魁在接受《新华每日电讯》采访时介绍,癌症疫苗研究最大的挑战在于广泛存在的肿瘤异质性,这种异质性既存在于不同患者个体之间,也存在于同一个患者不同的肿瘤细胞亚群甚至是每一个肿瘤细胞层面上,因此,如何针对肿瘤异质性,制订个性化的肿瘤疫苗方案,是该领域研究的长期目标。 癌症可防并非空话,做到这几点可避免30%癌症的发生 癌症“万能疫苗”的背后,是人们对于癌症的恐惧和不安,但癌症远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可怕,癌症可防也并非空话。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中国癌症协会科普宣传部部长支修益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介绍,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癌症协会给出的定义,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早期发现的,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通过各种治疗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的。 广州癌症协会副会长、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肿瘤中心副院长兼肿瘤中心副主任李爱民在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指出,做到合理膳食、经常运动和保证正常体重及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就能避免30%~40%癌症的发生。具体而言,李爱民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合理膳食,少喝含糖饮料,限制摄入高脂肪、高糖及低纤维素的食物,常吃蔬菜和水果,避免或尽量少吃加工的肉制品。 2、经常运动,每天至少锻炼30分钟。 3、避免过量饮酒。 4、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包括避免多个性伙伴、远离毒品等。 此外,朱珍妮提醒,大家要定期体检,做到癌症的早发现、早治疗,如果不幸被发现患有中晚期癌症,也不必惊慌失措,而应该坦然面对,因为以现有的医疗技术,即使无法从根本上治愈癌症,也可以通过规范化治疗为患者缓解病痛,使患者带病延年。
- 最近发表
-
-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逍遥散“异病同治”抑郁症、乳腺增生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一)
- 閱讀《沉思錄》——羅馬「哲學家皇帝」對香港人虛無生命的當頭棒喝
- 魷魚遊戲幣、gm代幣這些「百倍幣」:有些錢,智商高於50都賺不到
- 掌握書面溝通3大技巧,教你寫出兼顧專業形象又不失禮貌的英文信件
- 金正恩訪問朝軍事大學並驗收新式火箭炮彈
- 《失控的努力文化》:如果你的目標是減輕壓力和更快樂,最好的辦法是「用金錢換取時間」
- 2021年度未來大人物發表,陳建仁:這是最嚴謹的評選會。你們是台灣善實力、正能量的擴散者
- 白色恐怖時期《新生報》女記者之死(下):成為特務電影《風聲》靈感來源的「繩刑」
- 降息信心不穩 美債漲勢回落
- 超商店員遭刺死案被激起的不安與恐懼,是誰在說服你世界如此邪惡?
- 随机阅读
-
- 安徽黄山风景区接待游客创历史新高
- 不孕症檢查的重點「陰道超音波檢查」,備孕、懷孕、未懷孕女性都適合做
- 【2021金馬獎】《月老》影評:賦予憨傻苦幹的小人物,撼動世界一秒鐘的祈願之力
- 《Elle》宣布不再於內容、廣告中提及皮草,成首例禁皮草的時尚雜誌
- 印度大選前查獲價值465億盧比賄選物資:近半數為利誘選民毒品
- 白色恐怖時期《新生報》女記者之死(下):成為特務電影《風聲》靈感來源的「繩刑」
- 前ISIS成員虐待亞茲迪女童致死,德國法院首度以「種族滅絕」罪名判終身監禁
- 民航業疫情苦撐:星宇航空未裁員減薪虧損61億超過資本額一半,華航為今年前三季唯一獲利
- 摩根士丹利重組亞洲私募股權團隊
- 林麗蟬談當年在柬埔寨的訂婚儀式:「在兩小時之內,我就選定了終身伴侶」
- 美商務部新增10多家中企入「貿易黑名單」,台企世芯
- 疫情世代必備的口罩是自卑者的救贖,卻也是惡化「容貌焦慮症」的幕後推手
- 言恭達教授應邀赴法國出席「大美中國世界行·東方雲裳」啟動儀式
- 【2021金馬獎58】瀑布拿下最佳劇情片、4項得獎為最大贏家,完整得獎名單看這
- 香港與韓國在柏林(三):韓國人吃即食麵,吃得很徹底
- 【NBA】隊友間的紛爭也是球隊運作的一部分,有時甚至會帶來正面效益?
-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 吳明峰案再審獲無罪判決:模糊指認、瑕疵測謊,監察院調查報告發現了什麼?
- 市佔率只有5%,Uber Eats進軍香港5年後宣布撤退
- 【小說】赫曼赫塞《德米安》選摘:「該隱和亞伯」的故事成為我走向探尋知識,走向懷疑和批判的起點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