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中醫人生》:學習中醫,認識中醫,首先要知道《傷寒論》是怎麼樣的一本書?

文:婁紹昆、中醫中醫中醫知道婁莘杉

《傷寒論》是人生認識疾病總論(代自序)

(前略)

《傷寒論》是中醫學的核心與基礎,因此學習中醫,學習認識中醫,首先傷寒首先要知道《傷寒論》是論麼怎麼樣的一本書?

一、

《傷寒論》是本書怎麼樣的一本書?這是一個非常有誘惑力的課題,答案也是中醫中醫中醫知道五花八門的。我在《中醫人生》裡講敘了自己的人生認識觀點——《傷寒論》是疾病總論,以及在這觀點指導下的學習臨床實踐。現在重新翻看《中醫人生》,首先傷寒發現書中還沒有涉及到這一觀點形成的論麼過程,所以今天補上一筆。本書知道了《傷寒論》是中醫中醫中醫知道疾病總論,再讀《中醫人生》時候就有了一張導覽圖,人生認識閱讀時出現的學習一些疑難的學理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二、

接下去和大家聊聊自己如何觸摸到這一觀點的塵封往事與悲欣交加的心路歷程。

我觸摸到這一觀點是偶然的,起緣於閱讀過程中看到了清代徐靈胎(一六九三~一七七一)的一句話。那是五十年前的陳年往事了,當時我還是一個懵懵懂懂的中醫初學者。徐靈胎先生的「萬病皆通」這句話,並沒有明確地道出「《傷寒論》是疾病總論」的觀點,我看到以後僅僅是有點好奇而已,並不放在心上。誰知道這句話就像一粒種子,往後的歲月中,不知不覺地在我心裡發了芽。

徐靈胎的這句話出自葉天士《徐批臨症指南醫案・寒門》之中,這是徐靈胎批評葉派弟子選編葉老外感熱病案例不當的一段話:「醫者之學問,全在明傷寒之理,則萬病皆通。」讀後的第一感覺是,此話為激憤之詞當不得真。眾所周知,《傷寒論》裡只有一百多個藥方,怎麼可能做到「萬病皆通」呢?有水分,不可信,藝術誇張說法而已。在以後的歲月裡,每當看到「萬病皆通」的字句,心中就一笑置之。

也許是心裡已經有了徐靈胎「萬病皆通」的種子,後來讀到任應秋教授《傷寒論證治類詮》所云的:「《傷寒論》就是疾病總論,是泛指一切疾病辨證施治的總綱,或者叫大綱。正是因為它是總則和大綱,所以無論什麼疾病,都可以運用傷寒論的道理來衡量它」這段話時,感到耳目一新,內心受到強烈的衝擊。

但是我感到難以理解的是,任老雖然給《傷寒論》在中醫診治學上的地位作出了「總綱」、「大綱」、「總則」評價,然而它們只指出《傷寒論》的「八綱」、「六經」這樣方向性的作用,並沒有指明作為「疾病總論」的《傷寒論》,如何具體診治的方法與方藥,因此臨床上缺乏可操作性。

顯然,我並沒有懂得任老的深層蘊意,與其觀點失之交臂。但是這一命題揮之不去,一直還縈繞在我腦子裡,潛入我內心的密林幽徑。

再後來,在閱讀陳修園《傷寒論淺注》、柯琴《傷寒來蘇集》、尤在涇《傷寒貫珠集》的過程中,朦朦朧朧地接受了他們有關《傷寒論》可以診治許許多多病症的觀點。在許多含糊的論敘和模糊的理解之中,我又度過了好多年。有時候一個無意的閃念裡,這一命題的答案仿佛出現了,然而你又來不及抓住它。

這期間,在殫精竭慮去追根尋底的驅動下,我也曾反復幾次細讀了徐靈胎《傷寒論類方・序》,並且抄了一遍,自己覺得仿佛懂了,現在想起來當時並沒有讀懂多少,更沒有引起什麼精神上的衝擊與碰撞。

一九八五年的一個深夜,在輾轉反側中忽然想到了徐靈胎《傷寒論類方》中一句話,「餘始亦疑其有錯亂,乃探求三十年,而後悟其所以然之故。」不知道為什麼,這句讀爛了的話在這個節點上突然觸動了我,使我在徹夜不眠的胡思亂想裡仿佛看到了一線的亮光。

從此以後,這一命題就像是一個夢魘一樣纏繞著我,但一時又尋找不到一個明確的答案。那一段時間心裡悵然若失,食不知味,寢不遑安,問題所形成的心結總會適時地冒出來。正如錢鍾書在《圍城》裡說的,「一句話的意義在聽者的心裡,常像一隻陌生的貓到屋裡來,聲息全無,直到『喵』的一叫,你才發覺它的存在。」

在思考中又過去了好多年,腦子裡盤竄著的這個疑竇叢生的問題終於有了一個出口。後來才知道,出口還是任應秋教授「《傷寒論》是疾病總論」這句話。就是以這句話為新的出發點繼續發掘下去,後來終於看到洞口的亮光。

機遇不經意地出現在時間的拐角處。記得五十歲的某一天,一個夜闌人靜的夜晚。我在閱讀《傷寒論類方》中「蓋方之治病有定,而病之變遷無定,知其一定之治,隨其病之千變萬化而應用不爽」這一段時,如同是尖銳的呼嘯從腦際掠過,心裡怦怦然地顫動了起來,這不是說「方證辨證是以不變應萬變」的方法嗎?我一下子明白了。如果把任應秋「《傷寒論》是疾病總論」這句話加進去,難以理解的一些關鍵表述就變得不難理解了。

因為任應秋曾經說過:「《傷寒論》是仲景總論,主要內容是對一切疾病辨證施治的大原則;《金匱要略》是仲景書的分論。……主要內容談的是對各個獨立疾病的治療方法。」

這一回答明白地告訴了我們:中醫學的診治方法有二種,一種是疾病總論,一種是疾病分論。它們分別之出於《傷寒論》與《金匱要略》。我們所熟悉的醫籍從《千金》、《外台》、《溫病條辨》,一直到現代中醫各科教材都是在研究各種獨立疾病的治療方法。它們都屬於《金匱要略》的疾病分論或者說都是在《金匱要略》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疾病分論。

如同九曲黃河大轉彎一樣,在這轉彎處,一種全新領悟從此開始了。豁然之間感受到一種超然於文字涵義之上的感悟,終於領悟到了多年以來苦思冥想未能得到的答案。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