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伊麗絲.桑德(Ilse Sand)
【為何會有憤怒情緒?】
一段關係之所以會出現嫌隙,高敏感種通常都是天賦憤怒所造成。憤怒帶給每個人的和人感受不一,輕者可能只是接觸件重「我才不在乎呢」的感受,但重者很可能會氣到大抓狂、時意識到生氣勃然大怒。自己
在受傷破損的高敏感種關係中,雙方或多或少都會有憤怒情緒,天賦但是和人不見得每個人都會表達出來,有些人甚至會刻意忽略這種情緒,接觸件重只因為從小就被教導「生氣是時意識到生氣不對的」。問題是自己,當人對某些事物感到生氣卻渾然不覺時,高敏感種其實是天賦會造成看不見的傷害,最終就會以消極的和人方式表現出來。
消極的憤怒
一般人的憤怒情緒,常會以下面這些消極的方式表現出來:
- 約會時遲到
- 不接電話
- 忽視對方的需求
- 拒絕眼神接觸
- 不願正面回應
- 不想理解對方,只想簡短、冷漠回答了事。
- 不回對方電話
不採取主動
- 忽視對方的存在
- 不論對方說什麼,都沉默以對。
- 拒絕聯繫
上述列點不一定都是憤怒的消極表現,但是可能性很高。而且,你的煩躁和生氣程度有可能比自己想像的更嚴重。假如你不確定自己感受到的情緒是否是憤怒,就應該把焦點轉向腦中的念頭,探究真正的情緒。
這些反應都和憤怒有關:
- 他憑什麼啊!
- 我被耍了!
- 這不公平!
- 又不關我的事!
- 他這樣做很差勁!
- 為什麼要這樣對我!
只要留意自己的想法,就有可能發現連自己都不知道的情緒。在和他人接觸時,「意識到自己生氣了」是件很重要的事,這樣憤怒的情緒才不會像個看不見的討厭鬼藏在心裡。要知道,無意識的煩躁感或是怒氣很容易造成對方的誤解,甚至會無預期地擺你一道,讓你在準備打開心房時跌大跤。
生氣的真正原因
憤怒有時候只是種偽裝,在它背後通常藏著更脆弱的情感,例如:無助、渴望被愛或懊悔等。很多人都會用憤怒的生氣表現拒人於千里之外,與對方保持距離,因為這樣就不會感受到對對方的需求。如果你願意更深入地探索,留意心中感受,或許就會發現表面那股憤怒情緒已經消失無蹤;如果願意表達出自己的懊悔和無助,通常就會出現新的破口。
建議大家可以用「我希望」的句型來表達心中的無力感。比方說:
- 我希望可以給你想要的⋯⋯
- 我希望可以還你一個愉快的童年⋯⋯
- 我希望自己可以早點發現這個問題⋯⋯
- 我希望可以從頭再來⋯⋯
- 我希望自己可以做得更好⋯⋯
假如你的感受是懊悔,也可運用相同句型,把「我希望」改成「我很抱歉」,例如:「我很抱歉自己沒辦法做得更好。」在與人接觸的時候,表達自身脆弱的效果會比只是憤怒好許多。
憤怒是人們對抗不愉快現實生活的一種方式。有時候,直接把怒氣發洩在父母或伴侶身上會讓事情變得比較簡單,這樣總比暫時沒法過好日子而懊悔來得好。
人生有困境是很正常的。眼前的挑戰可能看似難以征服到你根本不希望它存在;但是只要跨越過去,你不但會為自己感到驕傲,也會覺得自己又成長許多,對自己更加滿意。
困境使人成長,危機亦是成長的轉機。多數人不敢面對人生給予的挑戰,只是緊抓著「為什麼會這樣?」的懊惱,把怒氣發洩在我們覺得該負責任的人(通常就是最親近的人)。所以,當我們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會因為別人的某事而惱怒時,很有可能只是因為我們對自己的人生有挫敗感。
錯置的怒氣
有時候,我們會把怒氣出在無辜的人身上。好比孩子在面對父母的離婚,或是在原本可以得到安全感、愛的家長身上受挫時,孩子很容易把生氣的情緒轉向他們潛意識認定有能力承受的對象,年紀大一點的青少年也是如此。那些從未對父母表達過怒氣的青少年,很容易會懷疑自己是否被愛,或是擔心爸媽無法處理他們的憤怒,從此分道揚鑣。
另一個錯置怒氣的典型案例,就是當爸媽偏心時,被忽略的孩子把爸媽沒有公平對待每個孩子的怨氣,發洩在特別受寵的兄弟姊妹身上。簡單來說,對兄弟姊妹或學校老師生氣,感覺起來會比直接對父母生氣來得安全。
即便已經成年了,多數人還是想要保留父母美好的形象。
下面的案例你會看到史凡如何避免用批判眼光看待自己的父母。
我有好幾年的時間都過得不快樂,最後決定接受心理諮商。我和諮商師聊到童年,想起那時在學校發生的事:有同學嘲弄我,老師卻完全不管我們。時隔這麼多年,終於找到我之所以沒自信的原因,讓我整個人如釋重負,決定停止諮商療程,心裡想著每件事都可以變得更好。
只是,心理諮商的效果沒有持續太久。思考了幾年,我決定繼續療程。
這段時間我變得更成熟了,也準備好要更深入地挖掘內心。
之前第一次諮商時,我完全不想討論父母的事,我總覺得這樣是不對的。但這次,我認為或許有其必要。
當我開始描述媽媽是怎麼忽視我,只顧自己、完全不管我時,羞愧和焦慮感突然湧上心頭。我很努力地和這些感受對抗。這次的諮商很漫長,但我也趁此過程重新回顧與母親相關的痛苦記憶。雖然不舒服,但我感覺對自己很有幫助,也更了解自己。曾經,對老師的怨言如影隨形地跟著我,但現在這些事不再影響我了。
——史凡,61歲
大部分來找我心理諮商的客戶,一開始會想要先免除父母的責任,也就是希望問題不在父母身上。當然,如果你在過往事件中找到引發問題的原因,只要這個發現能讓你變得更好,就算和兒時的親近照顧者無關也無妨。假如找不到,或許就表示你得更深層地去探索。
職場上也會出現怒氣錯置的情況。好比說,公司裡有某個非常自我中心的上司或是經常激怒大家的經理,從沒有人敢表達出對他們的不滿;這時候,你的挫折感就很容易轉移到其他無辜的人身上,去抱怨某個同事、讓他日子難過,把挫折感和怒氣統統往他身上丟,都會讓自己的心情好過許多。一般來說,會倒楣得掃到颱風尾的,通常都是那些個性和善、不會張牙舞爪的人,大家都認為對他們發洩怒氣是很安全的事。
不小心承接的怒氣
當同學或同事和你分享自己被第三者惡劣對待的事時,你卻對分享的人有了情緒,其中的原因通常是因為那個第三者恰好是你在意的人,如此一來,情況就會變得很尷尬了。為了避免讓自己夾在中間左右為難,你可能得選邊站,要嘛就跟著對第三者生氣,要嘛就對跟你分享祕密的人生氣。
在家也會有同樣的情況,而且常常是在當事者無意識的情況下發生。例如,爸爸正在對某個人生氣,但你心裡也冒出不知從何而來的怒氣。你或許會覺得不高興,像是對爸爸有股強大的煩躁感,卻無法在第一時間內就知道到底是為什麼。在這種情況下,你得留意究竟是媽媽,還是祖父母、其他兄弟姊妹惹怒你。這種情況是很常發生的,即便憤怒的情緒並不明顯。人很容易在無意識間被旁人的肢體語言給影響,甚至會因為其他微弱到幾乎無法察覺的微小信號而情緒波動。
在我父母的年代,多數的媽媽都沒有機會,也不敢跟家人開口說想要外出找工作。可以理解這些事勢必會讓媽媽們心生挫折,也因此讓孩子在這種情感不健康的氛圍下成長。他們很可能在成長過程中吸收了媽媽對爸爸的怨恨,失去了和父親發展良好親密關係的機會。
你覺得心裡有股自己也不明白、不成比例的怒氣,不妨靜下心想想過往的人生、人際中,是否曾對誰不開心,才讓你現在有這樣的憤怒情緒。
Exercise
1. 檢查自己的生氣程度?
2. 你是否比自己以為的更生氣?
3. 你有生氣的各種念頭嗎?
4. 你是否表現出消極的憤怒?
5. 假如你真的很生氣,請想想:
- 這股怒氣是針對正確的人嗎?
- 這股怒氣是否蓋掉其他的感受?
- 有無可能你是接受別人的怒氣?
- 有無可能是對自己的生活感到無力?
6. 練習用以下句型造句,表達無力感和懊悔:
- 我希望……
- 我很抱歉……
留意抗拒感、怒氣和煩躁的感受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很容易因為怒氣而降至冰點,有時甚至會導致雙方不再往來。你可以試著去了解自己生氣的程度。
覺得憤怒時,我們常會先往外(也就是去別人身上)找原因,請留意這情緒是否是被錯置的怒氣,或是因為他人而來,抑或是自己為了掩飾脆弱。這麼做一定會帶給你收穫。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高敏感是種天賦3:不在乎的你,很受傷的我,14堂走出委屈的心理練習》,三采出版
作者:伊麗絲.桑德(Ilse Sand)
譯者:蘇凱恩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14堂實作心理練習,
帶你走出破裂人際中的「委屈關係」
特別收錄.〈你願意為這段關係努力嗎?〉檢測量表
療癒全世界15億高敏感族
授權日、韓、德、俄、土等13國家,最被信賴的心理治療師
《高敏感是種天賦》作者 伊麗絲.桑德最新力作!
因為誤解而失去聯繫的好友
因為心結而不再信任的家人
因為一次意外背叛而不願相見的人生伴侶
每個人心裡都有那麼一個人,
被鎖在角落……不曾真正地離開。
總是因為一個念頭、一個訊息而出現,
當那身影在腦海中閃過,刺刺的、卡卡的……
猛然驚覺,原來,我還是在乎的。
執著於一段關係、放不下的人,大多都有著委屈
是要繼續若無其事地忽視、過著眼前的生活;
還是嘗試重修舊好,又或是真的放下、讓對方從此離開呢?
人生沒有永遠不變的關係
這是一本給想要為「破裂人際」做點什麼的人的實作練習。
傾聽內心真正的聲音,重啟彼此連結,找到辦法處理或是勇敢地道別,
別讓自己陷在委屈泥濘裡!
人生的每一段關係都值得被重視
以《高敏感是種天賦》一書帶領全球讀者,探索敏感內心的心理治療師伊麗絲.桑德,
為「那些一想起心就微痛的破裂人際」設計4階段整理、14堂心理修護課。
Stage1_傾聽內心:究竟想要什麼?是否在害怕什麼?
Stage2_開啟對話:嘗試與對方重新接觸、重啟關係
Stage3_解決問題:找出意想不到的隱形情緒
Stage4_勇敢放下:放棄不可恥,好好地說再見
伊麗絲.桑德說:
- 每段關係有美好的地方,失去時當然可以傷心,但要為傷心訂下期限。
- 坦然接受世界不會永遠公平,是每個人都需要磨練的技巧。
- 「意識到自己生氣了」是很重要的事。
- 就算結束和對方的關係,人生也會持續走下去,而你也會過得好好的。
- 最容易做的決定,不見得是最好的決定。
以近50則真實案例分享、搭配最有效的14個心理練習,
幫助你修復心底那徘徊不去的委屈。
不論是要重新開始、立下界線,或是決定結束它、拋諸腦後……
適合處在任何階段,有遺憾的你,別讓自己太委屈。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丁肇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