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九合一選後談小黨的政治現實與未來:資訊零碎化、犬儒化,沒有人能真正操控輿論

文:江昺崙

九合一選舉結束,合選後談化犬民進黨縣市首長大敗,小黨不分內外、治現資訊真正檢討與批評的實與聲音浪湧而至。各式各樣的未來批評都有,甚至很多都彼此矛盾,零碎比方有人建議要嚴格管理網路上的儒化人假消息並積極澄清不實消息,但也有人批評說網路側翼及《數位中介法》的操控提案得罪了鄉民。

而這樣的輿論批評,用同樣的合選後談化犬邏輯套用到國民黨及民眾黨上卻很難成立。如果說泛綠的小黨網路側翼活躍導致「敗票」,但同樣的治現資訊真正朱學恆及館長等人的激憤言論卻能爭取中間選民,這道理何在?

平心而論,實與選完兩三天內大家情緒都很高張,未來很多言論與其說是零碎檢討,不如說是發洩不滿,或者只是趁著這波不滿提出自己的主張,所以會一直聽到「啊就是做這個、沒做這個才會輸」。結果全部的人就陷入了「瞎子摸象」及「父子騎驢」困境。

「瞎子摸象」就是每個人都用自己的角度觀察選戰,但沒有一個人是可以接觸所有選民、理解所有社群的想法,所以都只提出自己看到的樣子,摸到象耳就說是扇子、摸到象腿就說是柱子。

「父子騎驢」就是你想到一個認為很合理的方案,就提出批評,比方說有人認為選戰是輸在和灰色的地方派系合作,讓中間選民失望;但也有人認為選戰是輸在沒有緊密跟灰色的地方派系合作,以至於固樁失敗。兩邊都能輕易地提出建議,但真正執行的人就會困擾,到底要聽誰的?

bbh1la2xahtks41gjsgsz7vkfnhe06Photo Credit: 中央社

本土小黨的幾個現象

為了避免這種困境,我們應該先不要急著去找「戰犯」,應該先去找「現象」。從現象觀察,就不會是什麼某派系的錯、某群網路粉專的錯、某立委不積極催票的錯,也不能說全體都戰犯(有說跟沒說一樣)。我們可能可以找出,包括時代力量、基進黨、民進黨等泛本土派政黨在選前都沒有意識到現象。

這個現象就是資訊傳播的「犬儒化」及「碎片化」。我們以今年議員當作例子,先不討論有著沈重執政包袱的民進黨,我們可以先從時代力量跟基進黨的席次變化來觀察:

時力跟基進這兩個政黨在光譜上屬於本土派,是理念優先的政黨,吃的是都市中產階級的空氣票。兩黨最大的差異是在與民進黨的競合關係,時力選擇對抗民進黨,想拉出「第三社會」的路線;基進不與民進黨對抗,但黨主席陳奕齊有一套「定食理論」,要跟民進黨搶台獨深綠的票源。

時代力量2018年全國選上16席議員,經過數次黨內路線風暴後,多數議員退黨,今年2022年選上六席,除了工會背景的王浩在嘉義開拓一席、台中吳佩芸一席,其他四席都是新竹、苗栗既有的「口碑」所守下的(新竹三席原本的議員、苗栗一席是繼承宋國鼎)。平心而論,時代力量這次選得並沒有太差,以台中吳佩芸來看,選民還是還給她該有、遲來的肯定,因為她上次只輸9票。

又例如新竹的廖子齊等人,因為問政品質十分優秀,新竹的中產階級選民也仍願意繼續支持。所以時代力量少掉的席次,例如台南的林易瑩,完全就是因為在與民進黨的路線之爭、以及在與基進、民眾黨等小黨競爭中被擠掉的選票。因此我個人判斷,時代力量席次之所以減少,就是在這幾年間因為路線反覆不定,黨內明星政治人物出走、尤其是黃國昌最後力挺黃珊珊的影響,失去了品牌的光環所致。

台灣基進出海燒五星旗宣示不投降決心Photo Credit: 中央社

基進黨是強硬路線者當選

路線與時代力量大相逕庭的基進黨有所斬獲,但結果非常出人意料。基進黨是偏陳奕齊路線的高雄張博洋及台南李宗霖所選上;但與民進黨關係較為密切的桃園藍士博、高雄陳子瑜、李雨蓁等人都落選,且得票數遠不如預期,也可以理解這三人的本土深綠選票被同區相同性質的候選人分走。

而張博洋除了7月的時候發生了批評林佳龍的風波,在選前幾天還遇到陳奕齊幫他掃街助選的時候斥責陳柏惟的事件;而李宗霖也在掃街的時候,刻意去找陳柏惟及陳金鐘簽不投降承諾書的事件,立場上比較強勢。所以這次基進黨的選舉結果,反而是強硬路線的候選人選上,跟民進黨較為密切的候選人落選。

這裡並不討論小黨與民進黨的競合路線,而是討論當代選舉的樣貌。第一個就是「零碎化」。

資訊「零碎化」的影響

當代資訊傳播,很大一部分是靠手機,過去因為人人都透過報紙、電視新聞在吸收資訊,每日的資訊是被記者及編輯台給定的。但當代的手機,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的管道,從網路新聞、FB到PTT、甚至抖音、YouTube等等設備。就以FB來說,每個人的動態河道長得都不一樣,所以同樣使用FB,每個人獲得的訊息來源也都不同。

更何況不同社群、不同年齡層都有自己的資訊管道,長者習慣用LINE,青壯年用FB,年輕人用IG或抖音。這就形成了非常零碎的「傳播泡泡」(又叫做「同溫層」),而每個人都被鎖在自己的泡泡裡,彼此講話的回音很大,卻無法突破自己的泡泡,散播到其他人的泡泡裡。

你有拿麥克風接近喇叭,結果發出尖銳刺耳聲音的經驗嗎?這就是「迴授效應」,麥克風擴大了原本的聲音,聲音透過喇叭傳出,又繼續透過麥克風擴大,這樣擴大循環就形成了極端尖銳的聲音。這很類似資訊泡泡裡的傳播模式,特別尖銳的聲音在特定泡泡裡被放大、越放越大,直到尖銳刺耳無比。

這樣的現象,以今年選舉來看非常明顯。雖然張博洋因為批評林佳龍而導致基進黨遭到責難,但基進黨的鐵票可能因為泡泡裡的迴授效應,所以更加堅定,更加極端化。我們可以看到台北的徐巧芯、桃園的于北辰,都有自己的傳播泡泡,聚集了一群堅定的支持者,讓他們可以在競爭激烈的選區脫穎而出。

選戰倒數  蔣萬安站路口拜票(2)Photo Credit: 中央社

「犬儒化」讓極端者有發展空間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