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休闲

《流動日常:藝術蝦的繪畫日記》:你知道台南在三百年前,有一半的市區其實是海嗎?

文:藝術蝦(林致維)

海邊聚落

你知道台南在三百年前,流動有一半的日常日記市區其實是海嗎?

從前的人們稱之為台江內海,是藝術一片廣大的潟湖,雖然經過數百年的繪畫海嗎淤積,大海成為桑田,知道但我們還是台南能從一些蛛絲馬跡裡,發現它殘留的百年半痕跡。比方說,前有其實市區的市區邊陲有個叫四鯤鯓的海邊老聚落,便是流動這麼一個串聯過去與現在的地方。

在古代孤懸於海上的日常日記沙洲被稱為鯤鯓,意思是藝術從海上遠觀,輪廓有如鯨魚的繪畫海嗎背部。

CH2_20Photo Credit: 馬可孛羅出版

我造訪過四鯤鯓幾次,有時散步、台南有時畫畫。這裡沒有繁忙的都市景觀,是個非常僻靜的村落,到處都是紅磚古厝和灰色的洗石子透天厝。我喜歡這裡的巷弄,蜿蜒曲折的程度和迷宮不相上下,房子肩並肩緊靠在一起,狹窄的縫隙成為通行的巷道。偶爾抬頭,總會看見作為聚落中心的龍山寺,它像一座小山,占據著部分視線空間。

這裡一點也不像刻板印象裡的台南。沒有日治時代的建築、沒有咖啡館和餐廳、也沒有文青商店,只有趴在地上昏昏欲睡的老狗,還有坐在屋外納涼談天的老人家。

四鯤鯓的寧靜和市區裡的巷弄在本質上並不相同。市區裡的巷弄比較像一塊鬧中取靜的綠洲,而四鯤鯓的巷弄則帶給我離群索居的感覺。走在這裡,時間平靜了下來,它像蝸牛一樣緩慢爬行,甚至讓人忘了它的存在。

CH2_22Photo Credit: 馬可孛羅出版

我曾畫過一棟廢棄的老房子,一位小時候住在四鯤鯓的網友在臉書看到後,和我分享了她的回憶:

看到緊閉的紅色大門,表示老奶奶已經不在了,這間房子以前曾是小雜貨店。就像哈利波特的魔杖店那樣,陳年的深褐色小櫃堆砌出老奶奶的工作空間,老舊下陷的屋頂則是用一根柱子勉強頂住。有印象開始,奶奶就已經很老了,小小的身軀蜷坐在櫃子前,無論金額大小,總是慢慢移動那站不直的九十度身體,堅定地將商品交到客人手裡。有時是小糖果、有時是郵票、有時則是冰在報廢冰箱裡的作業簿。

最後一次見到奶奶,她九十幾歲,卻還能娓娓道來從前讀女中的往事。後來再經過雜貨店,才發現一整年都開著門等待客人的她已經不在了。現在每當閉上眼睛,還是能想起小時候那間雜貨店的味道,和奶奶的人情味。

CH2_22(new)Photo Credit: 馬可孛羅出版

穿過老社區往派出所的方向走,沒多遠就可以看到大海了。沙灘像絲帶展開一般,在視線所及的海岸上。整理完善的腳踏車道和海岸線平行,從這裡可以一路經過喜樹、灣裡,直到高雄興達港。我記得以前曾經騎車走過一次,不過可能騎的是小折吧,感覺過了很久才抵達目的地,這趟路程也讓我的屁股痛得要命。

最近我又到訪了四鯤鯓,大概是週末一早八點,陽光正充足的時候。整個上午就在這裡度過,散散步、拍拍照、坐著發呆、我感受太陽的熱氣還有古厝的味道。散步的終點,我站在通往海灘的天橋上望著大海,讓自己的視線飛得好遠。

CH2_23Photo Credit: 馬可孛羅出版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流動日常:藝術蝦的繪畫日記》,馬可孛羅出版

作者:藝術蝦(林致維)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藝術蝦:「多畫畫,發現美的事物。」
2022 藝術蝦十年養成,最私密的畫家自我告白!

從新竹到台南,從海岸到山稜,跟著畫家的雙眼,記錄那些日常的流動
「成長過程中,我一直沒有受過畫畫的訓練,只依稀記得自己喜歡畫畫。」
偶然在當兵無聊時,隨手拿起簽字筆開始記錄,
一筆一畫把鋼盔、軍靴、哨站、軍營的大樹,以畫當日記寫,居然累積了好幾畫冊。

「退伍後,我知道我有新的目標了。」
從最基礎的水彩速寫開始,然後開始台北台南兩地跑的學畫歲月,
一轉眼也開畫展、得了獎、開班授課、出了三本書、十年就過去了。

在新竹出生成長
在這個「科學城」成長,受教育的過程也漸漸變成一個大家眼中「典型」的理工男。但藝術蝦一直沒有忘記畫畫的感觸。或許是新竹這個古老城市的人文氣息給他不一樣的養分吧,這座看似邁向未來的城市,其實曾是北台灣的行政中心,城隍廟、媽祖宮、東城門以及日本時代的巴洛克建築,讓他擁有不同於理工男的情懷。

在台南的第二人生
大學在新竹念書、後來也到了南科,也與道地的台南小姐成家,台南成為藝術蝦的第二家鄉。台南馥郁的歷史與人事物,尤其是蜿蜒的巷弄中上百年的古廟與歲時祭儀,叫人不感動也難。因為兵中養成的「畫日記」,也被藝術蝦帶到台南,在古寺巷弄中探索,藝術蝦一步一步讓台南滋養他。不管是四鯤鯓寧靜的漁村、夜雨不停的林百貨、還是從鄭成功駐守就存在的菜市,台南有太多叫人感動的景致,畫也畫不完。

不管是上班、迷路還健行,所有眼中的景致都是一種美
藝術蝦除了有這些人文的養分,不斷鼓勵自己繼續畫畫之外,重要的是一雙敏銳的雙眼與一顆包容的心,將之轉化成藝術的瞬間。上班開車路上,沿著鹽水溪透著玫瑰氣泡酒色的晚霞,在堤防上閃耀著歸心似箭的上班族;為了尋找詩人足跡而迷路,結果看到一扇精緻的大門,就不禁坐下來開始速寫;山林開闊的景致,在太陽升起的那個瞬間,把大地浸染成黃橙橙的光之海。這些都可以是你抒發的靈感,我們缺的,就是那對「心靈之眼」去欣賞。

十年了,看見藝術蝦的改變,也看見我們身邊的美好!
跟著藝術蝦的眼睛看到的,伴隨他創作的成長。
靈感與感動的瞬間,經常就在你旁邊。
你怎麼看風景,風景就怎麼給予你能量。
藝術蝦要你準備好不一樣的心境,展開一場旅行,與日常風景一起流動。

getImagePhoto Credit: 馬可孛羅出版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