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十分钟”如何动起来?北京两所小学给出解题思路
近期,课间“中小学校课间圈养”现象在网络上引发关注。分钟北京小学生们的何动课间活动情况如何?学校如何保证学生每天的体育运动时间?11月7日,新京报记者走进海淀区北医附小牡丹园校区和东城区东四七条小学实地探访。起北 设置学生志愿者,京两保护学生安全;按跳房子、出解踢毽子等项目划分操场区域,题思分区域活动;设置专属铃声,课间提醒学生做运动……记者在实地探访中发现,分钟学校在课间十分钟上花了不少心思,何动并充分考虑学校场地情况,起北在确保安全的京两前提下让学生们享受课间十分钟的快乐时光。 “小场地大体育”,出解为学生分区域设置活动空间 上午9点,题思上午第一节课的课间下课铃声准时响起。“快快快……”北医附小牡丹园校区的操场上陆续出现了学生玩闹的身影,他们有的在追逐玩耍,有的则在老师的指导下拿出长绳,分组比赛,也有学生拿着排球等,在操场上为即将到来的秋季运动会做准备。 喜欢排球的六年级6班的聂帅已经“摸清”了度过课间十分钟的“最佳方法”,“做眼保健操结束,就立刻抱着排球出来,就怕到时候抢不到场地。”聂帅同班同学温子航评价自己“打排球技术比较菜”,“所以我一般不跟他们去打排球,就跟同学跳大绳,或者就在操场上走走呼吸新鲜空气,跟同学聊聊天。” 记者了解到,北医附小共有两个校区,每个校区的场地空间都比较小,与此同时,两校区总共有近2000人,花园路校区是1200人,主要是一至四年级学生;牡丹园校区800人,主要是五、六年级学生。 “虽然场地面积小、学生数量比较多,学校始终提倡‘小场地大体育’的理念,课间10分钟活动也不缺位,让孩子们能离开教室,参加一些适当的体育运动。”北医附小校长田国英介绍,花园路校区的学生年龄偏小,学校将操场划分成了跳房子、踢毽子、排球、跳绳等9个不同的区域,让学生们分区域进行活动。牡丹园校区主要是五、六年级学生,自主性比较强,就没有再圈定固定的区域,学生们在课间活动的时候可以充分发挥自主性,可以跳皮筋、玩排球、踢足球,也可以针对体质监测相关的内容去做一些训练,课间活动还是比较丰富的。 记者注意到,在北医附小牡丹园校区操场一侧,摆放着一筐筐排球、篮球,上面贴着不同班级的标签,数量充足,学生可以随时拿取。 不下楼的学生们也自有乐趣。该校五年级学生张艳文告诉记者,由于班级在3楼,考虑到课间只有十分钟,有时会抓紧时间下楼在操场上跟同学一起“编花篮”、跳大绳,有时天气冷就在楼道里跟同学聊聊天。“班级里也有各种小活动,比如翻花绳,还有一些他们自创的小游戏,像成语猜谜 表演、手心手背、三个字等都非常有意思。”田国英说道。 设置特别下课铃声,温馨“喊”话学生趣享运动 “下课铃响,要喝水哟,身体健康,快乐阳光”“伸伸腰动动腿,我们一起做运动;放放松拍拍手,益智游戏伴我行”……与常规铃声不同,东四七条小学在课间常规管理中将单一的下课铃声改为音乐加语音播报的形式,提示学生课间休息及活动。 11月7日下午1点55分,下课铃响起,陆续有学生从各个教室走出,走到操场上玩闹。三年级3班的刘一宁和小伙伴们从二楼的教室快步走出,去玩“123木头人”的游戏。几分钟前,操场上,正在上体育课的六七个高年级女生围在一起玩“编花篮”“一网不捞鱼”等游戏。一名女生告诉记者,这个游戏是在学校学会的,“编花篮”的整套词自己都会,“编,编,编花篮,花篮里面有小孩,小孩的名字叫花篮……” 记者了解到,东四七条小学共有六个年级、18个班、750名学生,与此同时学校操场面积并不大。为了让学生们能享受课间十分钟、保证每一天的运动量,学校不仅调整了下课铃声,还利用六一儿童节等契机,开展了“课间游戏大比拼”主题活动,带领学生开展游戏创意活动,不断丰富课间活动的新形式、新游戏,让学生在六年的小学生活中留下美好的课间回忆。 与此同时,学校还充分利用上午半小时的课间操、下午半小时的大课间等大块时间,让学生们走到操场上活动。“有时候中午阳光好,天气也不是特别冷,老师们尤其是一、二年级的老师,也会带着孩子们出来晒晒太阳。”东四七条小学校长黄颖表示,普通课间并不会刻意组织学生们进行运动,“孩子们就是在操场上蹦蹦跳跳,随便玩一会儿就好,释放能量。”与此同时,大课间期间,学校会安排体育教师带领全校学生做“阳光”韵律操、团体游戏,进行运动比赛。 在黄颖看来,课间孩子不应该被限制在教室里坐着,“孩子们可以出去,远眺或者活动一下,我们不会限制学生。”与此同时,黄颖也坦承,有的年级所在楼层太高,课间十分钟不足以让学生下楼到操场上尽情玩游戏。 和刘一宁下课就出去玩儿不同,也有学生选择在教室里玩益智游戏。魔方、魔尺、数独……在该校三年级3班的教室里,下午第一节课结束后,三三两两的学生或聚在一起,或独自趴在桌子上玩游戏。班主任魏文凤正在充当“裁判”,看几名男生一起玩“汉诺塔”。 “从班主任的角度来说,课间学生们肯定要玩起来、动起来,但同时也要保证安全第一。”魏文凤表示,下课后,班主任会及时到班里来,组织学生们做好下一节课的准备,然后再出去喝水、上厕所,到外面去玩一会儿,“我是数学老师,有课间不出去的孩子我们就做一些数学类的益智游戏。” 记者了解到,学校各班也会结合自有课程“逻辑课程群”,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引导学生在课间自发参与七巧板、魔方、魔尺、九连环、汉诺塔、数独等益智类游戏。所需要的道具都已经提前发到了各个班里,学生可以自己玩,班主任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一场课间小比赛。 安全与快乐运动兼得,“以疏代堵”让孩子们动起来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无论是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安排,还是大课间、课后330的体育运动,学生安全都是学校第一要考虑的问题。学生安全与快乐运动如何兼得? 黄颖表示,东四七条小学设置多重保障保证学生课间活动安全,“课间的时候每一层楼道都有老师值班,提醒学生不要在楼道里打闹。出去到操场上的话,也有老师一直看着,主要是做好学生活动引导。” 与此同时,学校中高年级还设有学生志愿者服务,引导同学们做好活动,同时协助教师做好课间活动组织。“每周学生课间活动评比,包括楼道活动有序,操场上不做危险活动等。”黄颖说道。 “有活动肯定会有一些磕磕碰碰的情况出现,学校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田国英表示,为了确保学生安全,学校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加强对学生安全常识的教育,“跟孩子一直强调要注意课间活动的安全。” 同时,北医附小还采用了德育部门、安全部门及学生志愿者联动的方式。针对低年级学生自主性弱的特点,学校安排了值周老师、班级志愿者和安全部门一起联动,在课间维护秩序。“我们也设置了一个课间活动的规则,如果孩子不遵守规则,那他的课间活动可能要暂停一到两天,一些有意思的活动暂时不能参加。”田国英表示,孩子们的自主性和规则意识都慢慢培养起来。 学校也在体育运动器材上下功夫。“我们学校是排球特色校,很多学生都喜欢课间玩排球。我们就准备了软软的气排球,防止砸伤学生。”田国英告诉记者,“我们强调的是不要一味地堵,一定要‘以疏代堵’,让孩子充分地活动起来,这样才能确保每一节课的课堂教学质量,而且他们的规则意识也会增强。”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广西南宁:严禁商家诱导未成年人购物
- 佩斯科夫:现在谈普京出席G20和APEC领导人峰会为时尚早
- “宅经济”商品出口热度正在下降 商务部回应
- 已发现黑匣子初步判定为驾驶舱语音记录器
- 珠海年鱼“游”进哈尔滨,龙粤合作谱新篇|珠海年鱼中国行
- 美联储埃文斯:支持开始快速地缩减资产负债表
- 华凯创意:豁免关税的产品SKU占公司在美销售产品总体SKU的22 02%
-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元宇宙难成6G支点
- 鸡蛋及蛋粉中三聚氰胺的测定
- 因海岬型船运价走低BDI指数连续第二周下跌
- 力合微:2021年净利同比增长51 1%拟10派2元
- 沪镍主力合约短线拉升涨幅再度扩大至18%
- 哈薩克斯坦向俄羅斯和阿塞拜疆發出國際調查令 要求全面調查空難事故
- 外交部:美国和北约应当同俄开展对话解开乌克兰危机背后的症结
- 快讯:医药商业概念股持续走强
- 密封科技:正在研发的产品中高速气浮轴承产品可用于氢燃料电池气泵
- 氯化钾及含氯化肥含氯量测定土壤检测
- 美股三大指数收盘均涨超1%芯片股领涨
- 瑞士冻结价值57 5亿瑞士法郎的俄罗斯在瑞资产
- 国内商品期货开盘普遍上涨沪镍维持涨停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