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稻盛和夫90年传奇人生
导读 文/ 吴伯凡稻盛和夫一生创立了两家公司——京瓷公司和日本第二电话电信公司,回顾和这两家公司,稻盛又都在他的年传有生之年进入世界 500 强。在日本四... 文/ 吴伯凡 稻盛和夫一生创立了两家公司——京瓷公司和日本第二电话电信公司,这两家公司,回顾和又都在他的稻盛有生之年进入世界 500 强。 在日本四大“经营之圣”中,年传他是奇人年龄最小而被尊为“圣”的(另三位,分别是回顾和松下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索尼公司的稻盛创始人盛田昭夫、本田公司的年传创始人本田宗一郎)。 在他事业的奇人鼎盛期,这个在世人眼中无可争议的回顾和成功者,按多年前就已定好的稻盛时间表,在刚做完手术两个月、年传身体尚未完全康复的情况下,皈依佛门,开始第一次化缘。 “初冬肌寒之时,我头戴竹斗笠,身着青布袈裟,祼脚穿草鞋,站在每家每户门前诵经、请求布施……打扫公园、身着工作服的老婆婆注意到我们一行人,向我的行囊里放进了 500 日元的硬币。” 这个两个月前拥有两家大公司、数千亿日元资产的人,被这500日元深深打动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感动贯穿我全身,心里顿时充满了难以名状的幸福感。” 奇迹的人生 稻盛和夫曾经是一个坏运气缠身的人。 从小患肺结核,差点丧命,考中学两次落榜,考大学也落第,只好进了一家勉强算得上大学的县立大学。 大学毕业时,参加就职考试次次失败。他去买彩票,希望一夜暴富,但无一次中奖,而紧挨着他彩票号码的彩票几次都赢得大奖。 绝望之中,他在一个黑社会“总堂”门前,徘徊了几个小时。最后,他还是放弃了加入黑社会、做一个“有知识的恶棍”的念头,进了一家濒临倒闭、由一家银行托管的公司。在公司里他学非所用,努力工作得不到赏识。 在被勒令辞职后,与七个辞职的同事歃血为盟,创立了京瓷公司。 公司渗淡经营,徘徊在破产边缘,他数次卖血给工人发工资,但还是阻挡不住工人纷纷辞职。他以出让多得惊人的股份为筹码,把最后一批工人挽留了下来。 困难仍然接踵而至,但他凭惊人的毅力和乐观精神——在公司最困难的时候,他还在给员工们讲,他的公司有朝一日能成为“世界最大的陶瓷公司”,让京瓷从一家“乡村公司”成为一家世界级企业。 1984 年,功成名就的稻盛和夫在52岁时再次创业,成立了日本首家民营电话电信运营公司,在资源严重不足、处处受到国营电话运营公司 NTT DoCoMo的排挤、围堵的情况下,奇迹般成长起来。 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稻盛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稻盛哲学,一方面作为公司的经营指南在公司推行,一方面通过著书、演讲的方式向世界传播。 在那些喜欢搬弄体系和概念的教授、学者们看来,稻盛的书与坊间众多的成功、励志读物没多大差别。 “常有人问我经营的技巧和秘诀,一旦我说出我的一贯主张,大多数人都露出诧异的表情。他们怀疑,仅仅知道这些简单的道理,用这么原始的办法就可以作好经营吗?” 他正是凭着这些“难登大雅之堂”的哲学,成功造就了两家世界级的企业。 “白痴”的哲学 在稻盛看来,对一个合格的经营者来说,最重要的不是知道多少复杂的知识和理论,而是懂得珍视那些看似简单、“引导人们采取正确生活态度的原理原则,即哲学”。 这些哲学看上去“像小学教室里贴的伦理或道德纪律方面的标语一样”。聪明的人往往对这样的哲学一扫而过或视而不见,但那些不那么聪明的人却极其珍视它,“不仅用脑筋理解,还要用灵魂领悟,使其变成血肉的一部分。” 稻盛的话容易让我们想到文艺作品中那些“白痴”形象,如《白痴》中的梅思金公爵,电影《阿甘正传》中的阿甘,甚至《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 这些天资愚钝、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是“受迫害和受侮辱的”角色,他们只是依据为聪明人所不屑的几条简单的原则笃实行事,最终做成让聪明人望尘莫及的事情。 稻盛看重“笨人”,而对“聪明人”总是不那么信任。 中国明代民间思想家吕新吾,在《呻吟语》中把人的资质划分为三种:“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 稻盛和夫十分赞同这个划分,认为“居于人上的领导者需要的不是才能和雄辩,而是以明确的哲学为基础的‘深沉厚重’的人格,谦虚、内省之心、克己之心、尊崇正义的勇气,或者不断磨砺自己的慈悲之心。” 接触过稻盛的人都会对他的“沉稳中藏着精明”有深刻印象。 他的这种“精明”表现在,在面对纷繁的头绪和各种各样的利益诱惑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视线始终不偏离他真正想要的。 正是凭着这种“高远视野”,稻盛和夫在被强势的竞争对手打压中也能发现利润区,在被排挤到的边缘市场中,开辟让竞争对手后悔不已的蓝海市场。 确立正确的思维方式,相当于儒家所说的“正心”和佛家讲的“存善念”。心相一旦不正,善念一旦不存,身就会悄悄地滑向泥潭而不能自拔。 稻盛是在年轻时候生了一场大病之后明白这个道理的。 他的叔父得了肺结核,他总是捂着鼻子走过叔父的房间,而他的父亲和哥哥毫不犹豫地承担起看护他叔父的责任。而结果是,他父亲和哥哥安然无羔,他却被传染上了肺结核。 病中他看了一本书,书中一句话让他极其震撼:“我们内心有一块吸引灾难的磁石。生病是因为有一颗吸引疾病的羸弱的心。” 他深切地意识到,“消极思考的内心吸引了消极的现实”,“心相”就是现实,病态的“心相”必定产生病痛缠身的现实。 “誓愿”的渴望 稻盛认为,经营的成功除思维方式之外,还有两个重要因素:热情和能力。 这就是他提出的著名等式:人生 . 工作的结果 = 思维方式 × 热情 × 能力。 所谓“热情”,就是一种极其强烈而持久的愿望和渴望。人人都有愿望,但每个人愿望的品质是大不相同的。 普通人的愿望是一种随起随灭的心理反应,而稻盛所说的愿望,是一种“誓愿”,一种得不到决不会停止的渴望。 “全身上下从头到脚都充溢着这个愿望,就好似身上划破后流出来的不是血而是愿望。”因为“内心不渴望的东西,它就不可能靠近自己”。 稻盛和夫一生两次创业两次成功,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没有在别人可能万念俱灰的困苦中让愿望的热度降低,反而愈挫愈奋。 稻盛自小随家庭信奉佛教,佛教关于“精进”的论述对他影响很深。“精进”是一种“心法”,昭示的是一种独特的“投资回报”理念。 “精进”本质上不是在尘世的进步,而是“灵魂的质量”的提升。而提升的不二法门,就是让身心置于困苦中粹炼,稻盛把痛苦和磨难称作“去污粉”,其功效就是洗去灵魂上的污浊。 即使你的努力在现实上没有回报,你的灵魂也在苦役般的努力悄然中得到提升,这才是真正的回报。 稻盛所说的“热情”,不是一种随现实的挫折而降低的热情,而是一种宗教式的、随挫折而上升的热情。 这种誓愿和热情,与儒家所讲的“诚”和“诚意”是相通的。 如果说“思维方式”和“热情”正好相当于儒家所讲的“正心”和“诚意”,那么他所讲的“能力”也正好相当于儒家所说的“格物致知”。 “我长期从事制造业,多次感觉到‘伟大之物’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可以说我就是接触它的睿智并受其引导,才得以开发出各种新产品,度过了自己的前半生。”开发和改进产品的过程,就是格物的过程。 在他看来,要想提高能力,必须通过与产品的密切接触来实现,“清理其中的每一个要素,而且用率真、谦虚的态度对细枝末节都重新进行调整、修改”。 稻盛以具有宗教和神秘主义色彩的话,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了由日本企业创造的精益制造和全面质量管理方法: “对产品的现场,重新进行审视、体察、贴心、倾听。这样的话,就可以听见神灵的声音。”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镍元素溶液标准物质:提升检测精度与可靠性
- 國際太空站在2030年使用壽命到期的時候,會發生什麼事呢?
- 台北國際電玩展不見本土遊戲廠商:研發及資金跟不上國際大廠,代理通路角色受擠壓
- 小CK算不算「名牌」?精品與其拿來炫富,不如當作購買力指標
- 白云派驻麻章对口帮扶工作组:积极投入参与社会帮扶,助力乡村振兴行稳致远
- 如何讓孩子在多語環境中自然成長?日常對話可以多語混合使用嗎?
- 想轉職進入設計產業該怎麼準備?首先,你可能得先冷靜一下
- 馬庫色《愛欲與文明》譯後記:願最終,我們都能踏實地活在真正的自由裡
- Meta宣布裁員5% 撤換未達標員工
- 「加密貨幣」成土敘大地震捐款來源:各大交易所捐了多少?給災民真的有用嗎?
- 【專訪】中國獨立紀錄片導演聞海:花果飄零到北京、香港、台灣,放逐能使自我意識清醒
- 【專訪】漫畫家左萱:畫筆是魔杖,創作有如奔向九又四分之三月台的路上
- 脱芳溶剂油的精馏切割实验研究
- 台泥、國產、亞東等18預拌混凝土業者涉聯合行為,公平會重罰逾2億
- 俄烏戰爭:烏克蘭美髮師白天剪髮,夜晚化身「無人機獵人」斜槓護國
- 俄烏戰爭將滿一週年:核戰危險重現,歐洲議會爭論戰與和;外媒盤點烏克蘭值得台灣借鏡的7大優勢
- U21联赛为国字号球队 “送”人才
- 韋伯太空望遠鏡發現6個大質量星系,形成速度快到顛覆人類認知
- 中國大陸旅客反駁歧視論,稱在港講普通話沒遭白眼
- 【影評】《日麗》:近年罕見的藝術片佳作,人物情感轉折之細膩接近小津安二郎的境界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