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天,水龍什麼我辭去朝九晚五的頭裡光鮮工作,搬家到花東縱谷的有水山中老屋,過起晴耕雨讀的好為生活。當時對未來充滿幻想,溪流心其中最期待的乾東就是後山小溪。
時值深秋,長輩河床乾涸,們反溪谷裡長滿了比人還高的而開芒草,雖然是水龍什麼枯水期,但從河道寬度看,頭裡雨季時一定是有水漂亮的溪流吧!曾聽鄰居們說,好為這區的溪流心小溪有水時,水量是乾東很大的,鄰家一位高齡九十二的阿嬤,即便已經失智,當有人提到那條溪時,她也會提高音量,興奮地表示那條溪有很多魚蝦,還有好大好大的鱸鰻和黃鱔。
然而,梅雨季就要結束了,我仍未見到溪水.連一點涓涓細流都沒看見。芒草依舊茂盛,仔細看,溪谷甚至有一些小樹,很明顯這條溪從很多年前就已經沒水了。
可是,為什麼呢?
上游是未開發的原始山林,下游是我們這些民居,河川不曾改道,那水都去了哪裡?懷著困惑和執抝,我帶上刀,徒步往山裡走去。
缺水的情況
沿著荒廢多年的林業道路走了一段時間,我看見隱藏在山谷地裡的魚池、果園、生薑田,隨後我上山,進入獵徑,很快地就聽見嘩啦啦的落水聲。再往前見到一座壩體,水如小瀑布般落下,源源不絕的瀑布澆灌在小水潭中,生機盎然。
這不是有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