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中性氧化铝柱层析分离纯化鲨肝醇制品及其组成分析(二)

2 结果与讨论

2.1 单因素试验结果

2.1.1 洗脱液比例对洗脱过程的中性影响

上样量3g,洗脱流速2mL/min,氧化研究洗脱液比例(V二氯甲烷:V无水甲醇)对中性氧化铝柱分析分离纯化鲨肝醇的铝柱作用效果。

由图1可知,层析纯化醇制成分鲨肝醇纯度随着洗脱剂比例的分离减少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选择洗脱液时,鲨肝一般先选择极性较小的品及溶剂,根据分离效果再依次增大极性。其组本试验中甲醇的中性极性要大于二氯甲烷。当仅选择二氯甲烷为洗脱剂时,氧化其分离效果要弱于二氯甲烷与甲醇(体积比9:1)复配使用,铝柱其原因可能是层析纯化醇制成分二氯甲烷的极性弱,无法很好地分离鲨肝醇。分离而随着甲醇比例的鲨肝增加,鲨肝醇的品及纯度不断下降,这是由于复配洗脱剂的极性过强而将部分杂质混入鲨肝醇中。最终选定洗脱剂比例(V二氯甲烷:V无水甲醇)为9:1进行优化,此时第7管鲨肝醇纯度最高。

2.1.2 上样量对洗脱过程的影响

洗脱液比例(V二氯甲烷:V无水甲醇)为9:1,洗脱流速为2mL/min,研究上样量对中性氧化铝柱分离、纯化鲨肝醇的作用效果。

由图2可知,上样量在1~3g范围,鲨肝醇纯度随上样量的增加而增加,然而上样量继续增加,鲨肝醇纯度呈下降的趋势。这一结论与龚金炎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当上样量过低时,氧化铝层析柱无法被充分利用而造成浪费,同时洗脱剂消耗量大,使不皂化物中的鲨肝醇与杂质无法有效分离:而当上样量过大时,极易造成氧化铝层析柱负载过大,吸附效率降低。采用上样量3g进行后续优化。此外,在色谱柱负载量0.012g/g氧化铝、上样量3g时,第7管鲨肝醇纯度最高。

2.1.3 洗脱流速对洗脱过程的影响

洗脱液比例(V二氯甲烷:V无水甲醇)为9:1,上样量为3g,研究洗脱流速对中性氧化铝柱分离、纯化鲨肝醇的作用效果。

由图3可知,鲨肝醇纯度随洗脱流速的升高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分析原因可能是:在较低洗脱流速下,鲨肝醇在氧化铝层析柱中停留时间变长,而中性氧化铝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从而导致部分鲨肝醇被吸附在层析柱中而无法被洗脱;当洗脱流速过高时,不皂化物快速流过层析柱而使鲨肝醇与杂质无法有效分离。宋恭帅等认为柱层析洗脱流速在1~2mL/min之间为宜。本研究结果与之一致。最终选定2mL/min为最佳洗脱流速。此外,在洗脱流速为2mL/min时,第7管鲨肝醇纯度最高。

2.2 响应面试验

2.2.1 模型拟合

响应面试验设计及结果见表2。

对表2中数据进行多元二项式回归拟合。得到洗脱液比例A、上样量B、洗脱流速C与鲨肝醇纯度之间的二次多项回归方程为:

鲨肝醇纯度=18.08+0.84A+0.47B-0.84C+0.71AB+0.874AC+1.04BC-2.01A2-1.66B2-2.02C2

由表3可知,二项式回归方程的F值为35.57,其P值<0.0001,差异极显著;对方程进行失拟项检验。F值为2.46,其P值为0.2020>0.05。不显著;从拟合方程的相关系数可见,多元二次方程拟合相关系数高于0.90,因此拟合的回归模型可靠,可用来预测响应值与反应参数之间的关系。此外,A、B、G、A2、B2和C2的P值均小于0.05,说明它们对试验结果影响显著,且洗脱液比例A是影响鲨肝醇纯度的最主要因素。

相关链接:二氯甲烷氧化铝柱甲醇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中国食品学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