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气与烯烃直接合成烷基胺首次实现
6月18日,氮气记者从安徽大学获悉,烯烃现该校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教授罗根与国内外同行合作,直接在多核钛氢化物介导的合成氮气与烯烃直接合成烷基胺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该研究成果6月17日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上。烷基 作为大气主要成分的胺首氮气,是次实最廉价且丰富的氮源。然而,氮气由于其具有化学惰性,烯烃现以氮气为原料合成含氮化合物极其困难,直接几乎所有人工合成的合成含氮有机物均以氨为氮源。目前,烷基工业合成氨过程是胺首唯一以氮气为原料的商业化过程。该过程需要高温、次实高压等苛刻条件,氮气是典型的高能耗过程。因此,发展温和条件下直接以氮气为氮源合成含氮有机物的方法至关重要,这将有望实现含氮有机物的绿色、可持续合成工艺。 烷基胺是一类重要的含氮有机物,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材料等领域。烷基胺通常由氨及其衍生物与极性碳试剂反应制备。氨源自氮气,而极性碳试剂多由非活化烯烃的官能团化反应获得。原则上,非活化烯烃与氮气的直接氢胺化反应,有望实现烷基胺的简便、高效合成。然而该反应极具挑战,且此前一直未能实现。 在该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在氮气活化与氮-碳键构筑方面取得新突破,首次实现了非活化烯烃与氮气的直接氢胺化反应合成烷基胺。研究人员利用三核钛氢化物,实现了温和条件下简单烯烃与氮气的直接氢胺化反应合成烷基胺,并通过理论计算从分子水平上详细阐明了其反应机理。 这项研究的重要突破,还在于发展了一种氮气官能团化双活化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官能团化试剂先被活化,氮气再被活化,显著区别于氮气先被活化的传统氮气官能团化模式。同时,该研究成果还展示了多核氢化物框架可以作为氮气与非活化烯烃等简单碳氢化合物功能化的优秀媒介。 研究人员表示,这项研究成果将激励广大科研工作者进一步探索在多核氢化物框架中,氮气与各种碳氢化合物的氢胺化反应,并设计开发利用氮气和简单碳氢化合物作为起始材料,催化合成胺类化合物的理想工艺。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外交部:奉勸美方為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做些實事
- 今起連4天好天氣「2地高溫上看36度」 變天時間曝光
- 褪“工装”扮“时装” 中建新科开展“发现最美女工”摄影活动
- 高校延长博士学制:延期毕业多 选择更慎重—新闻—科学网
- 评论:网售处方药不能让处方规矩“打折”
- 中方再次敦促菲方立即從仁愛礁拖走「坐灘」軍艦
- 汉阴县城关一小召开学生干部会
- 山西国土所长下车小便后失踪 警方证实其已死亡
- 在故宫里,穿警服的他们,比导游更懂故宫历史
- 日商瘋台灣 前進大陸|天下雜誌
- 打造清廉村居 助力乡村振兴
- 台灣平均每30年一次規模7以上強震! 氣象局提醒做好「2件事」
-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饮料中的10种食品添加剂(二)
- 巴黎奧運/選手村開幕前8天開放入住! 8成場館半小時車程
- 中俄將在日本海聯合軍演
- 女孩被曝遭亲妈剪断手指 警方:系自伤
- 草莓番茄红艳艳 土地轮种收入增
- 宿州市雪枫小学开展风筝节系列活动
- 三星Galaxy S4手機亮相,強推軟體PK蘋果|天下雜誌
- 清明节高速有免费么 4月2日凌晨0点至4月4日晚12点免费通行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