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Mr. LiVingRoom
大規模槍擊隨機殺人案又發生了,不幸變這不是大規第一次,然而,模隨們該在美國「有效」管制槍枝之前(不可能的機殺件時急應任務),這也不會是人事最後一次。
在2018年赴美攻讀碩士兩年間,何緊就被台灣親友警告、不幸變美國前輩們恐嚇,大規美國大家都有槍,模隨們該很危險,機殺件時急應隨時都要小心,人事入夜千萬別出門。何緊不要說全美國,不幸變光是大規我身處的德州就發生好幾起大規模槍擊的隨機殺人案。很遺憾的模隨們該,這種憾事又再次發生。
本篇文章不就歹徒的犯案動機、手法、以及案情做討論,單就隨機殺人案發生時,個人如何採取有效的應變行動做說明。
先記重點:逃、躲、戰(RUN, HIDE, FIGHT)
以下根據美國國土安全部(U. S.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針對大規模槍擊案件制訂的應變行動方案做翻譯說明。
逃(RUN)
當一名持槍歹徒在你附近時
- 試著從逃生路線脫離(如果有的話)
- 立即逃離現場不需任何人同意
- 不攜帶隨身物品
- 有能力的話協助他人一起脫逃
- 避免任何人進入槍擊現場
- 脫離險境後立刻報警
躲(HID)
如果無法脫逃,就地躲藏
- 將門上鎖 及/或 擋住
- 關閉手機鈴響
- 躲藏在大型物體後方
- 保持絕對的安靜
- 躲藏地點應該:1. 遠離歹徒視線範圍;2. 歹徒射擊時能提供確實的保護;3. 不會圍困或限制你移動的選擇。
戰(FIGHT)
- 使盡全力讓歹徒喪失攻擊能力
- 採用肢體攻擊
- 受用周邊器具當武器
- 採取行動要堅定、準確
這邊補充一點,身為一位安全工作者,我們絕不求戰,但是也不畏戰,而且要戰,就絕對要讓對方付出慘痛的代價。
當執法/救援人員到達時
- 保持冷靜並遵照指示
- 雙手放空舉高
- 避免任何大動作及製造聲響
- 認知到對於傷患的救護正在途中
美國的槍枝管制問題,一直以來就是犯罪率居高不下的根源之一,然而這當中牽扯太多歷史及政治因素,在此不多做贅述,筆者碩士畢業論文即是關於德州槍枝管制政策,日後再細談。
身處在槍枝管制政策相對嚴格許多的台灣,我們是幸福且安全許多的,但就另一個角度來說,人民對於自身安全的意識是相對低落的,所以往往出了國,我們就成了歹徒待宰的肥羊。
千萬不要以為槍擊案離你很遠,因為有一天你可能會出國,就算不出國,你也有可能在台灣遇到第二個鄭捷。希望這篇文章,能成為你生死一線間的保命符。最後,願生者康復、死者安息。
本文經《方格子》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延伸閱讀
- 南加州台灣教會槍擊案初步調查:兇手因不滿兩岸關係、仇恨台灣人犯案
- 南加州台灣教會槍擊事件1死5傷,槍手68歲亞洲男子遭信眾制服後被捕,行兇動機不明
- 紐約州水牛城黑人社區超市槍擊案:18歲白人兇手邊開槍邊Twitch直播,釀10死3傷後被捕
- 南加州教會槍殺案:駐洛杉磯辦事處查證凶嫌周文偉為台灣移民,台裔醫師鄭達志英勇挺身擋彈亡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王祖鵬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