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知識煉金術》:聞、見、知、行「U型學習法」,這正是復盤的底層邏輯

文:邱昭良

復盤之道:U型學習法

那麼,知識這正我們到底應該如何從復盤中學習呢?荀子講道:「不聞不若聞之,煉金聞之不若見之,術聞見之不若知之,見知輯知之不若行之。行U型學習法學至於行之而止矣。復盤行之,層邏明也。知識這正明之為聖人。煉金聖人也者,術聞本仁義,見知輯當是行U型學習法非,齊言行,復盤不失毫釐,層邏無它道焉,知識這正已乎行之矣。故聞之而不見,雖博必謬;見之而不知,雖識必妄;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不聞不見,則雖當,非仁也,其道百舉而百陷也。」(以上出自《荀子・儒效》)

意思是說,如果你沒有經歷,幾乎就沒辦法學習,所以,想要學習,就要多去創造經歷(「不聞不若聞之」);但是,只有經歷是不夠的,還必須對你的經歷積極思考,產生見解(「聞之不若見之」);在此基礎上,要透徹地領悟一般性的規律或原理(「見之不若知之」);做到這一步還沒算學習,還得將領悟到的知識付諸行動(「知之不若行之」)。

只有行動得以改進,學習才算是真正發生了(「學至於行之而止矣」)。當你學以致用,不斷改進自己的行動時,就能達到「通透」的狀態(「行之,明也」),成為「聖明的人」(「明之為聖人」),才能夠堅持以適宜的人倫規律為本,是非判斷、言行舉止才能夠完全恰如其分(「聖人也者,本仁義,當是非,齊言行,不失毫釐」)。要達到這一境界,沒有其他途徑,只有通過知行合一(「無它道焉,已乎行之矣」)。

如果只是有經歷而未思考,沒有產生見解(「聞之而不見」),即使閱歷豐富也只是荒謬罷了(「雖博必謬」);如果對具體經歷有了思考和見解,但沒有悟得一般性的規律或知識(「見之而不知」),雖然長見識了,但還是虛妄的(「雖識必妄」);如果悟到了知識,卻不去行動(「知之而不行」),雖然你的知識很敦厚,但還是困頓的(「雖敦必困」)。

當然,如果既沒有經歷,又不去思考(「不聞不見」),即便這次你做對了,也不是靠你自己的主觀努力實現的(「則雖當,非仁也」),以後再去行動, 仍然是做一百次錯一百次(「其道百舉而百陷」)!

荀子這段話是對人們如何從經驗中學習的闡述,非常深刻、到位。就我的理解,荀子認為要讓「學習」順利產生,需要經歷四個步驟:聞、見、知、行。

1. 聞(具體經歷)
所謂「不聞不若聞之」,指的是人要想學習與成長,必須有廣博、豐富的經歷(「聞」),為此,要努力爭取機會多去體驗,在體驗的基礎上,還必須及時對過去的經歷進行回顧、梳理,使其成為有意義的學習的「原材料」。如果沒有經歷,每天都是一成不變、簡單機械地重複過去,就不會有學習。

2. 見(深入反省)
所謂「聞之不若見之」,指的是不僅要回顧、梳理,更要進行深入分析,力爭發現成敗優劣的根因與關鍵,形成一些「洞見」或覺察。如果只是簡單地總結,沒有反省、分析,那就只是繼承或重複,難以學習到有價值的東西。

3. 知(提煉規律)
所謂「見之不若知之」,指的是不僅要基於本次經歷(特定情境、特定任務)的「洞見」,還要「舉一反三」,深入地探究、瞭解事物背後的規律,並且考慮到各種可能的變化以及未來的適用性(延展性),從而提煉出適合未來、其他情境下此類任務更好的打法。這是一種「知識」或採取有效行動的能力,相對於個人過去的認知狀態,就是一種創新。

4. 行(轉化應用)
所謂「知之不若行之」,指的是學習是知行合一的,只有將「知」應用於實踐,指導自己的行動,提高行動的效率和效果,才是真正的學習。因此,要基於學到的經驗與教訓(「知識」),結合自己下一步的任務與挑戰,有效地應用所學,提高行動的效能。只有經過實踐的檢驗,才能證明你真的學到了、會用了,這是你的能力,有了此種能力,你可以英明地應對各種挑戰(「明」、「知」)。因此,荀子認為「學至於行之而止矣」。從思維的脈絡上看,以上四個步驟涉及「由表及裡」、「由此及彼」兩個維度、三重轉變。

第一步的主要動作是,對自己的具體經歷進行回顧、梳理,包括回顧自己的目的與目標、策略打法與計畫,也包括實際的過程及結果。這針對的是此處、當前(剛結束或剛過去)的事件或活動,是具體而生動的(「此」、「表」)。

第二步的關鍵動作是對比、分析、反省。基於過程與實際結果,對照目標與計畫,找出這一具體事件中自己的利弊得失、亮點與不足,並分析其根因,把握關鍵,不只是看到表像,更要把握本質(「此」、「裡」)。

第三步則需要舉一反三,進行總結、提煉,看看以後此類事件或相關情況應如何處理,也就是說得到一些經驗或教訓,這針對的是未來的一般原則或做法(「彼」、「裡」)。

第四步的核心在於,將得到的一般原則(經驗教訓)應用於未來的實際狀況(工作任務、問題或挑戰),針對的是未來的行動(「彼」「表」)。因此,由第一步到第二步是「由表及裡」的過程,要求用心、「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第二步到第三步是「由此及彼」的過程,要求靈活、創新,注重概括、提煉,「舉一反三」;第三步到第四步是從理論到實踐,是「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學以致用」的過程。整個過程的輪廓像英文字母「U」(見圖5-1),故而我將其稱為「U型學習法」,這正是復盤的底層邏輯,是「復盤之道」。

圖1Photo Credit: 時報出版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