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維晏
照片中,關於她們裹著厚實的晚清寬襟大袖長袍,一派標準旗裝,影對於的態度服飾上綴有鮮明精巧的像敘相對繡花兒,盤著被稱作「二把頭」的事上身為代表性旗髻,兩側簪了高調頭花,洋務運動洋玩意兒腳踩高高的領導花盆底鞋(旗鞋)。
愣一看,人李像極了當代清宮劇劇照!鴻章不過,抱持圖中婦女們的開放臉上可沒嬪妃宮女的雍容閒適。她們顯得相當平實、關於接地氣,晚清扳著悄無聲息的影對於的態度疲態與愁容。【圖1】
事實上,這些婦女都是滿族基督徒。她們在八國聯軍北平(北京舊稱)受圍困時,從倫敦教會數百個避難據點被帶走。當時教會所屬的學校與教堂皆因戰火毀於祝融。據攝影師本人記敘,她們身處的地點原是一位義和團領袖的老家,後來被教會和無家可歸的難民所佔據。[1]
《戴著典型的頭飾的一群滿族婦女》(A group of Manchu women with typical head-dress at the London Mission, Peking, China),由兩張相同內容,但角度稍微偏移的照片並置而成;照片攝於1900年,時值重大歷史意義的世紀之交。此作由美國攝影師利卡爾頓(James Ricalton, 1844-1929)所拍攝。
利卡爾頓原本是位教師,後來在1891年毅然辭去教職,轉行成為一名專業攝影師、戰地記者,並在1900年左右踏上了中國這塊土地。1899年至1901年間,中國發生了義和團運動,那時,他甫結束在菲律賓群島一整年的行程。
菲律賓當時正試圖藉「美西戰爭」(Spanish-American War)脫離西班牙三百多年來的統治,以訴求獨立,然而美方在擊退西班牙後卻以2000萬美元取得菲律賓主權,受到菲律賓人民強烈反彈,革命軍因而與美軍宣戰,此為「美菲戰爭」(1899-1902)。
人在菲律賓的利卡爾頓身處前線,他在呂宋、班乃島及宿霧拍攝了幾近一千九百多張底片,內容涵蓋了戰爭、生活和產業景觀,是位多產的(戰地)攝影師(記者)。
利卡爾頓留下的大量立體照(stereograph),必須藉光學儀器「立體鏡」(stereoscope)來觀賞。【圖2】透過立體鏡,能使兩張略微差異的圖片在視覺上合併,從而使平面圖像產生3D般立體效果。它們是最早的3D影像先驅。
最初,「立體鏡」是由英國維多利亞時代博學的科學家及發明家惠斯登爵士(Charles Wheatstone, 1802-1875)在1832年發明,並於1838年首次發表。其論文〈對視覺生理學的貢獻。第一部分。關於雙目視覺的一些顯著且迄今為止未被觀察到的現象〉[2]中,詳細闡述立體鏡的成像原理,並說:
當原本打算由右眼看到的圖形被放置在立體鏡的左側,而原本打算讓左眼看見的圖形被放置在其右側時,會產生一種非常奇特的效果。能見到一個三維圖形,如前述浮雕中所見那樣顯著,但它的形態與圖紙位於適當位置時所看到的形態不同。[3]
就在惠斯登發表其立體鏡研究後,隔年(1839)法國攝影家達蓋爾(Louis Daguerre, 1787-1851)便因發明了「達蓋爾銀版攝影法」(Daguerreotype),並宣告攝影的誕生而為人所知;與此同時,英國攝影先驅塔爾伯特(William Henry Fox Talbot, 1800-1877)也向皇家學會提出利用光在紙上成像的相關研究。某個程度來說,攝影史搭著光學(Optics)的列車在人類科學文明軌道上疾駛著。
立體鏡與立體照在1850年代左右開始蔚為流行,很快地在19世紀50、60年代形成風潮。【圖3】美國醫生老霍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 1809-1894)就曾在〈立體鏡和立體照〉(The Stereoscope and the Stereograph, 1859)中談到:
立體鏡是一種使表面看起來立體的儀器。所有透視和明暗處理得當的圖片,或多或少都有立體感;但是通過這個工具,這種效果被相當地強化,以至於產生了一種現實的表象,這種表象以其表面的真實性欺騙了感官。[4]
我們正在將立體鏡視為討喜的玩具,並將照片視為一種迷人的新奇事物。……[5]
繼19世紀中期一系列西方列強的侵華行動(鴉片戰爭及諸多不平等條約)後,1900年八國聯軍挾雷霆之勢,再次把屹立千年東方古國的尊嚴啃食殆盡。
他們高舉鎮壓義和團之亂的旗幟,張揚地入主帝都。即使各國心懷鬼胎,但卻擁有一致信念──必須讓這個驕傲的帝國臣服於(西方的)文明與理性之下。
隨軍攝影師們充當了戰地記者的角色,「攝影」成為列強炫耀「勝利」、「成就」、「遠征」的直觀紀錄與政治工具。過去,初代赴華西洋攝影師,如菲利斯比托(Felice Beato, 1832-1909)和約翰・湯姆生(John Thompson, 1837-1921)等,數量與活動範圍都相當有限,同時攝影術剛萌生不久,對於技術與工具的掌握仍有很多阻礙。
到了利卡爾頓,攝影自發展以來已逾一甲子多。隨著更多開港、禁令解除、相機革新,以及歐陸環遊世界風潮方興,各類型「攝影師」來華,他們有的是旅人、有的受雇於軍方或媒體,甚至有些士兵或業餘人士自己也擁有相機。[6]
《皇太后處理外國事務的顧問,總理衙門的成員》(The empress dowager’s counsellors in dealings with the powers – members of the Tsung-li Yamen, Peking, China)【圖4】透過鏡頭無聲地傳遞著清帝國政經局勢的轉變。
圖中官員隸屬總理衙門,前方坐著一位翻譯官。這是一張極具報導性構圖的攝影作,為強調晚清官員服飾的特殊性(頂戴花翎),人物位置編排實際上乃攝影師有意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