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BBC》報導,報本存台裔美國教授凱瑟琳周(Catherine Chou)在COVID-19疫情期間定居台北時,導台的事兩年前首次踏進台灣的灣的為銀行要辦理匯款時,她描述「我手填了一式三份的銀行表格,接著行員把內容打入電腦中。散發同時,年代後方傳來點陣印表機的緩慢乎運轉聲。」
她形容,氛圍這散發出一種1980年代才有的消紙緩慢氛圍。報導也提到緩慢和繁瑣的摺幾流程,是報本存外國人或海外台人首次接觸台灣銀行業時的普遍感想。
印章的導台的事紙卡、掃描器、灣的為保險櫃,銀行將永遠留在銀行
其實不用外國人說,散發我相信台灣民眾對銀行的印象都是緩慢且繁瑣,除了積極的貸款電話,銀行好像做什麼事情都很慢。
我們都知道節約用紙能降低企業成本,但就銀行業的筆者自己觀察,這些舉動都跟台灣的法規,還有客戶的喜好息息相關。
例如,台灣還是有一群人堅持要蓋印章,要蓋印章就必須要有印鑑,印鑑就是紙本,蓋了以後還必須找一個保險櫃存放,所以印章的紙卡跟掃描器再加一個保險櫃,將永遠留存在銀行。
另外如果你是法人——也就是公司行號——肯定更有感,辦事時公司大小章缺一不可,少一個什麼事情都不能辦理。其實這十年來多數民眾已經能夠接受簽名當作印鑑,已經算進步很多了,只是由於法規規定公司大小章還是無法改變,上述三樣神器一樣缺一不可。
50歲以上的人口大多喜歡刷存摺,取消存摺幾乎等於40%的客訴
在台灣還有一群人,無論台幣還是外幣都堅持要有存摺,周教授聽到的點陣印表機運轉聲,應該就是刷存摺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