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干榨净”废旧轮胎,双星抢滩千亿级市场!
一直以来,吃干榨净国内废旧轮胎处理行业的废旧发展处于无序状态,存在着大量间歇式设备,轮胎大部分企业对废旧轮胎的双星处理还停留在土法裂解上,裂解炭黑未进行深加工、抢滩千亿主要用作粉煤。吃干榨净 不久前,废旧双星集团位于河南省汝南县的轮胎废旧橡胶绿色生态循环利用“工业4.0”智能化工厂投产。这是双星全球首个废旧橡胶绿色生态循环利用“工业4.0”智能化工厂,是抢滩千亿科技部“固废资源化”重大专项成果的具体落地。 在这里,吃干榨净一条废旧轮胎通过裂解,废旧可回收约45%的轮胎初级油、35%的双星炭黑、12%的抢滩千亿钢丝,8%变成可燃气(循环再利用),第一次真正做到了废旧轮胎的“吃干榨净”。未来,双星将通过输出模块化工厂方案和行业标准,在全国复制推广汝南工厂模式,带动形成年产1000亿元的产业链。 年处理1000万条乘用车胎 在双星废旧橡胶绿色生态循环利用“工业4.0”智能化工厂记者看到,废轮胎通过AGV小车被运送到上料区,经过智能切圈清洗,再由RGV小车送到智能连续裂解或整胎裂解装备中,反应生成裂解油、炭黑、钢丝和燃气;裂解油通过管道输送至存储区,炭黑则进一步深加工变成轮胎行业的高品质原料。整个生产过程完全实现了智能化、模块化、封闭化和一体化管控。 在工厂的RCOS远程监控运维中心,记者看到,大屏幕上显示着各模块实时运行状态——这是整个工厂的“大脑”,屏幕上的绿色意味着车间设备的平稳安全运行。一旦屏幕显示出现设备故障,RCOS也能立马发现并强制切断运行。值得一提的是,该系统在行业内首次采用了区块链技术。 据了解,汝南工厂一期总投资3.3亿元,占地约200亩,完全按照全流程“工业4.0”标准建设,采用世界一流技术和现代化物流生产布局,一年可处理废旧橡胶10万吨,相当于1000万条乘用车胎。 废旧橡胶绿色生态循环利用智能装备的研发与制造,是双星深耕了近五年的一项行业前沿技术。在此基础上,双星在2018年联合多所著名高校承担了科技部“固废资源化”重大科研专项成果“废乘用车轮胎高效裂解与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项目。该项目由东南大学作为科技牵头人,双星集团作为实施牵头人,汇集了北京工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华中科技大学和青岛科技大学等高校科研资源,成为该领域唯一的重大立项项目。 经科技部、环保部专家论证,双星废旧橡胶绿色生态循环利用“工业4.0”智能化工厂在技术工艺、模块化装备方案、模块化工厂方案、RCOS运营等方面都处于行业领先,解决了全球废旧轮胎循环利用领域的17大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开发了填补全球空白的废旧轮胎绿色裂解和炭黑再生技术及智能化装备,实现了废旧轮胎处理的“零污染、零残留、零排放、全利用”,项目的落地推广将强力助推废旧轮胎循环利用的产业化和绿色化发展。 打造废旧轮胎处理行业的“高铁” 据了解,在双星,一条废旧轮胎通过裂解,可回收约45%的初级油、35%的炭黑、12%的钢丝,8%变成可燃气(循环再利用),如此一来,废旧轮胎真正做到了“吃干榨净”。工厂采用双星自主研发、国内领先的除尘和除味装备,对有害物质进行无害化处理,彻底解决了废旧橡胶回收产生的二次污染问题。 北京工业大学陈标华教授表示,双星并不是全球第一家做轮胎裂解的企业,但双星的技术却独具创新性与自主化。在产业链尚未成熟的环境下,国内废旧轮胎处理行业的发展处于无序状态,存在着大量间歇式设备,大部分企业对废旧轮胎的处理还停留在土法裂解上,裂解炭黑未进行深加工、主要用作粉煤,技术上存在明显不足。而双星的裂解技术是连续式、智能化、模块化的,且实现了对废旧轮胎100%利用,堪称中国废旧轮胎处理行业的“高铁”。 废旧轮胎是高分子材料废弃物。其材料特性,决定了选择安全环保先进适用的技术和装备,是实现其循环利用的关键。此次双星废旧橡胶绿色生态循环利用方案的发布,以及全球第一个废旧橡胶绿色生态循环利用全流程“工业4.0”智能化工厂的投产,为全球废旧轮胎裂解贡献了中国智慧。 双星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柴永森对打造这张行业“名片”抱有强烈愿望。他表示,汝南工厂在顶层设计上,充分考虑到产业链上下游条件,最终确立了10万吨产能规模;同时,全部设备均为模块化,可根据实际生产情况不断进行工艺、产能的优化和调整,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成熟模式经验,具备了向国际市场推广的能力。 据了解,继汝南工厂顺利建成投产,双星选址十堰、青岛的废旧橡胶循环利用工厂目前也已立项并即将开建。 抢滩千亿级市场 早在2013年执掌双星之初,柴永森就凭借自己对家电行业的理解,预测到废旧橡胶轮胎处理存在着巨大市场,并将该领域的技术研发作为企业重要战略之一。数据显示,国内废旧轮胎产生量在2017年就已经超过了1300万吨,并且以每年6%-8%的比例增长,预计到2020年将超过2000万吨。而伴随国家环保政策的加码,废旧橡胶轮胎处理市场比预期提前到来。 去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明确指出“无废城市”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将废旧轮胎等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及无害化处理设施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范围。而根据《中国轮胎循环利用行业“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国内废旧轮胎年裂解规模需要达到50万吨。 国家战略、旺盛的需求、较高的收益水平,为废旧轮胎绿色生态循环利用带来规模空前的大市场与发展机遇。 根据生态环境部专家、中国轮胎循环利用协会裂解分会专家刘双喜教授介绍,双星工厂10万吨废轮胎可以裂解油4.5万吨、气0.8万吨、炭黑3.5万吨、钢丝1.2万吨,年销售额预计达3.6亿元。如果全国一年1300万吨的废旧轮胎都采用这种方式来处理,将在废旧轮胎回收、循环利用领域分别形成65亿元、450亿元产值规模,带动装备制造19.5亿元产值规模、再生工厂建设470亿元产值规模,由此形成年产超过1000亿元的产业链条。 柴永森认为,规范健全回收体系是废旧轮胎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前置条件,应实行全过程监管和追溯管理,确保废旧轮胎的规范回收、规范流通及规范处理,同时健全基于技术规范的再生产品标准,促进废旧轮胎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完善的产业链条、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流程的控制能力以及‘零污染、零残留、零排放、全利用’行业高标准的确立,是双星未来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将帮助双星占领行业的战略性制高点。”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河南省市场监管局发布“六一”儿童节食品安全消费警示
- 枞阳县2021年油菜花文化旅游节开幕式筹备工作推进会议召开
- 县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胜利闭幕
- 精准帮扶关爱贫困残疾人
- 【新春走基层】水芹菱角轮作 一地多用增收_
- 杨如松调研督导安全生产工作
- 县十六届人大六次会议主席团召开第二次会议
- 扎实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 努力打造新时代政法铁军
- 北京门头沟:专项检查民宿价格
- 县纪委监委机关召开党史学习教育暨中央巡视组巡视我省反馈意见整改、新一轮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动员部署会
- 【新春走基层】设施农业让“农闲”不闲
- “脱贫”草莓满满幸福果
- 广州番禺南村镇板桥村基层治理案例入选全国典型!
- 杨如松调研脱贫攻坚、突出生态环保问题整改、重点项目建设、安全生产工作
- 政协委员报到,枞阳进入2021“两会”时间
- 吴福东获2020安徽司法行政年度榜样人物提名奖
- 烏克蘭切爾尼戈夫遭襲已致數十人死傷 澤連斯基發聲
- 全市宗教界人士培训班在枞阳顺利举办
- 枞阳葛根系列功能食品研发项目入签皖江新兴产业技术发展中心
- 枞阳新增1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