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交易未來的投機者》:大崩盤對某些人來說就像是黑天鵝,但在我看來,經濟衰退是可以避免的

文:里歐.梅拉梅德(Leo Melamed)

第四十九章:我們學到了什麼?

納西姆.尼可拉斯.塔雷伯的交易機者濟衰精彩著作《黑天鵝效應》是必讀的一本書。這種鳥的未來顏色,首先是投大崩由羅馬詩人尤維納利斯(Juvenal)在二世紀的文學作品中使用。數百年來,盤對人們一直認為黑天鵝並不存在。某人因此,來說來經黑天鵝成為一個比喻,像黑代表了一個巨大的天鵝退意外和不可預測的事件。正如塔雷伯所說:「在我們的避免心目中,所有的交易機者濟衰天鵝應該都是白色,所以當黑天鵝游過時候,未來我們會感到震驚。投大崩」

儘管塔雷伯的盤對書在2008年以前就出版了,但許多人還是某人採用它的內容,試圖回溯性的來說來經來解釋當年的股市崩盤,因此有許多崩盤的原因被認為是無法預見和不可預測的,也就是「黑天鵝」。不過,有很多人不同意這一點——我就是其中的一員。

一層特別的關係

經歷了1987年的股市崩盤、2000年的股市崩盤、所謂的「網際網路泡沫」和2008年被稱作「大媽媽」(Big Mother)的次級貸款危機,我們不可能沒有獲得關於它們如何、以及為何發生的大量資訊,那麼,我們能做些什麼來避免重蹈覆轍嗎?還是真的是一群黑天鵝造成的?這就是我所學到的。艾倫.葛林斯潘是一位傑出的經濟學家,也是自由主義指標性人物艾茵.蘭德(Ayn Rand)的門徒,從1987年到2006年,他擔任聯準會主席近二十年。在獲得任命之前,我邀請他成為芝商所的董事會成員。他拒絕了,理由是他有更遠大的志向。

我相信我對艾倫.葛林斯潘的欣賞,也得到了他的回報。在他擔任聯準會主席期間,他一直都很注意傾聽有關芝商所遭遇的問題,與我所提出的請求,且在必要時,都會私下會見我。每當他訪問芝加哥,會見芝加哥聯邦儲備銀行分行首席執行長邁可.莫斯考時,他也都會特別提到我們的友誼。莫斯考也是我的好朋友。葛林斯潘退休時,特別安排了即將上任的班.柏南克與我會面,介紹彼此互相認識。

重要的是,在幾十年的領導生涯中,我跟大多數聯準會主席都成為了朋友,而且到了我可以就經濟問題,隨時直接與他們交談的程度。從最先知道我們要創立國際貨幣市場的亞瑟.伯恩斯開始,到多年來與保羅.沃克、艾倫.葛林斯潘和班.柏南克的關係,這種關係一直到現在都很牢固。

聯邦話術

葛林斯潘在阻止1987年的股市崩盤升級為全球性和難以處理事件這一方面,表現得相當值得稱讚。身為主席,他精通聯邦話術(Fedspeak;也稱為葛林話術﹝Greenspeak﹞),這些陳述弄得含糊不清但卻易於解釋。根據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席勒的說法,葛林斯潘根本就不想公開承諾任何事情,所以他就成了「現代版的說謎語先知」。

結果, 這個現象竟然創造出一個聯邦話術——塔木德(Fedspeak-Talmuden)專家產業,他們試圖解讀葛林斯潘和其他聯準會官員(如:保羅.沃克)所說的話。 根據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金融學教授查爾斯.卡洛米里斯(Charles W. Calomiris),有人開玩笑說,葛林斯潘曾經對一位美國國會議員說:「如果你聽懂了,那就表示我可能說錯了。」

葛林斯潘在他的任期中,積極利用聯邦基金利率為槓桿,幫助企業從特定危機中復甦,進而支撐美國的經濟。這樣做確實有效,他本人甚至都變成了一個新的金融工具,名為「葛林斯潘對策」(Greenspan Put),具體的描述則是遇到困難時,必須倚賴葛林斯潘所提供的協助。 葛林斯潘很快就贏得了聯準會魔法師的形象——大師。在他任職的大部分時間中,市場都對他讚譽有加,並保持積極的狀態。當然啦,這是因為央行行長們都喜歡牛市。

然而,在一個非常罕見的情況下,他也曾經變成了黑天鵝。那是1996年12月5日,這位大師很難得的說話直截了當,並且還是用簡單的英語。他在紐約舉行的美國企業研究所晚宴上,葛林斯潘脫口而出了一句有點桀傲不馴的話,這已成為他最著名的一句話。當時他談到股市估值,葛林斯潘表示,市場正呈現出「非理性的蓬勃」。葛林斯潘說他是躺在浴缸裡思考演講稿時,創造了這個詞。羅伯.席勒後來用《非理性蓬勃》做為他所寫作品的書名。

操弄市場

葛林斯潘的說法當然令人震驚。正如預期的那樣,發布聲明後的第二天,全球所有的市場都急劇下跌,當時正開盤的東京市場立即下跌,收盤時下跌了3%。這正是葛林斯潘希望發生的事。正如後來解釋的那樣,他想嚇唬市場,因為他認為市場已經進入了危險的超買狀態。

事實證明,他的聲明當時只產生了暫時性的轉向作用,並無法遏止市場上漲的勢頭。不過,葛林斯潘提出的警告是正確的——三年後的2000年,發生網際網路泡沫事件,就是廉價資金形成的巨大泡沫,以及對科技和科技相關公司股票近乎瘋狂的搶購潮,所造成的結果。

1990年代,美國掀起了一股投機狂潮——主要是由於網路的發現以及其不可估量的商業潛力。從1990年到1997年,美國擁有電腦的家庭比例增加了20%。這種對新電腦與電腦運行設備的需求,出於人們擔心千禧年(Y2K;亦即公元2000年)的到來,會使現有技術過時。他們認為電腦中現有程式無法處理新世紀的日期:20取代之前的19,所以許多人認為電腦會在新年前夕的午夜當機。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