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從史蒂芬金《岩堡城》,看美國的「恐怖」(上):劇中的恐怖,來自刻意被遺忘的歷史

文:李康莉(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從史曾就讀美國威斯康辛州立大學麥迪遜分校英美文學研究所。蒂芬長期進行英美文學、金岩文化觀察。堡城被遺著有:詩集《瑪格莉回憶錄》《閱讀的看美恐怖恐怖刻意力量》等書。曾擔任《遠見30》雜誌主編、上劇《天下文化》特約撰述。來自歷史目前從事英美文學與寫作教學)

隨著川普時代白人至上極端主義的從史悄悄回歸,加上校園與社會頻傳的蒂芬槍擊事件,「黑人的金岩命不是命」抗議運動的餘波,民主黨一直歌頌的堡城被遺70年代的移民的美國夢,似乎成了今日的看美恐怖恐怖刻意美國惡夢。

近日來連續20多起槍擊案,上劇作家史蒂芬金的來自歷史恐怖小說與電影情節,似乎搬進了真實世界。從史

這篇文章無意深入複雜的槍枝管制與擁槍權問題。本文主旨在透過由NETFLIX影集《岩堡城》兩季,這部日前流行的影集,所呈現、暗喻的美國種族、社會、國族問題,歸納、分析當今美國社會的幾個現象,並提出面對現實問題,閱讀虛構的文學作品所能提供的解方。


隨著全美多起槍擊案的發生,真實的恐怖早已凌駕虛構的文學作品。這部於2018-2019年製作,由知名恐怖作家史蒂芬・金的小說,所改編的網路電視影集《岩堡城》(Castle Rock),對照當下的現實,卻依然讓人心有戚戚焉。

影集分為上、下兩季,其角色來自史蒂芬金的原著系列小說,影集的拍攝取得史蒂芬金親自授權,並由其掛名為執行製作。

小說的地點「岩堡城」,取材自美國東岸緬因州,一個以白人為居民主體的虛構城鎮。這部影集第一季簡述一個城鎮遭遇恐怖、靈異事件的經過,第二季則簡述由一位白人父親領養的一對索馬利亞裔伊斯蘭姐弟,以及鎮上不同移民之間的械鬥與地盤爭奪,與一個來自底層白人家庭,有情緒疾患與暴力傾向的女兒殺人後亡命天涯的故事。

影集所呈現的社會面貌與現實氛圍,讓人聯想到近日發生的事件,無論是種族之間的衝突,針對特定種族的攻擊,還是仇恨犯罪。

反霸凌、反歧視、制度的不正義

校園霸凌、社會的歧視、制度的不正義、階級差異,一直是史蒂芬金作品中常見的主題。早期包括反霸凌的青少女電影《魔女嘉莉(Carrie)》,以及只要一群弱勢的,被霸凌的少年團結,內在力量大,就能打敗專門吞食弱者心靈的《它(It)》。

除了身心障礙者因社會標籤淪為歧視的「受害者」,他的作品也常描寫一些邊緣人,比如情緒疾患者成為殺人兇手的故事,比如《顫慄遊戲(Misery)》、《鬼店(Shinning)》,走火入魔的宗教極端份子,如《魔女嘉莉》的母親,以及內心邪惡的種族主義者,比如《綠色奇蹟(The Green Miles)》。

但不同於一般恐怖小說描寫單一面向的受害者或犯罪者,他的小說常描述人是環境與制度的產物,賦予人物更豐富深刻、超越善惡的多變人性,以及心靈改變的可能性。

「邪惡,往往隱藏在正義的表象下,披著權力與制度的外衣;而看似兇惡的病態者,並沒有失去愛人的能力;日常中平凡的小人物,則流露微小的善意與溫暖。」史蒂芬金的小說中,經常流露這類主題。

全球化發展下,失去移動資本的囚徒

在《岩堡城》的恐怖故事中,則有幾點值得觀察的現象。

其一,會「鬧鬼」的城鎮,其實是全球化發展下失去舞台,被排拒在經濟現實之外的「他者」。岩堡城鎮上沒有任何一間Walmart。留在當地的年輕人找不到任何工作。這座城市被遺棄、遺忘、屏除在世界的運轉之外,因此才成為恐怖出沒、滋長、生根之地。

原本求救、渴望出走年輕獄卒,最後坐困監獄失去希望而自殺。鎮上恐怖的中心「沙堡監獄」其實是一個象徵。資本主義的「邪惡」在此無法被「矯正」。中下階層勞動者與移民,受限於移動資本與物質條件的缺罰,僅能坐以待斃,成為全球化發展下犧牲者。

片中最勵志的元素是一位社交障礙的女性,她為了幫助這座城市的發展,發展觀光,最後突破限制成為當地的房地產女王。

而因外遇被牧師丈夫定罪的母親,因為失智的狀態,成為影片中唯一的「時空旅行者」。她的敘事邏輯,因時空的混亂,能遊走、穿梭於不同時空,有時還跟他人的記憶互文,進入他人的故事。這樣的設計,其實與寫作的「敘事理論」不謀而合。如果採第三人稱有限觀點,創作者本身保有穿插時空、任意跳接、並進出角色內心與故事的自由,還挺有巧思的。

MV5BNGJhYThiNmQtYzgzNS00N2I0LWJlMGMtYzc4Photo Credit: Hulu

索馬利亞內戰後的領養問題與移民衝突

相較於現實社會中的衝突升溫,恐怖小說與電影則向來將種族問題以歌德式手法渲染,純粹為視聽大眾帶給感官上的驚悚、愉悅,有時複製刻板印象,有時批判或顛覆主流意識形態。

在史蒂芬金小說改編的電影中,常見排除在主流群體之外,不被社會接納的、隱形的邊緣人。這些邊緣人的發展不外乎因為刻板印象成為被攻擊的箭靶,或相反地發展為法外之徒或極端主義者(比如描寫同性戀者、情緒疾患者、先天語言障礙者,因長期受到群體性的歧視,憤而殺人。)

但其批判的力道在於,兒童的心靈是純真,純潔的,真正的恐怖其實來自錯誤的教養、家庭的崩解、邪惡的社會制度、政客的煽動與挑撥。

在影集中這號稱「薩冷地」(西方世界代表物質文明的奶與蜜之地)的反諷地點,兩個家庭的速寫,都與美國社會中「血緣」「領養」「族群」的家庭問題有關。一位良善的白人父親,在索馬利亞內戰中因襲擊叛軍,誤殺了一位伊斯蘭婦女,出於愧疚,他領養了她的一對孤兒黑人姐弟。姊姊並不知道這位恩重如山的養父,就是殺母兇手的事實,為此他們經歷了一趟和解之旅,而父親一生都在為此殺人的罪行贖罪,並面對罪疚感。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