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賴怡忠
台灣在7月20日宣布與立陶宛互設代表處,立陶特別是宛的外交以台灣為名的駐立陶宛代表處,引起一些討論。台灣中國在過了20天後開始有所反應,時刻宣布召回其駐立陶宛大使,破產並「要求」立陶宛召回駐中國大使。價值際各
有一說是與歐中國要求才剛到北京的立陶宛駐中大使立即打道回府。但因為中國對於外國赴中旅客因應武漢肺炎變種病毒有所謂隔離21天的中政規定,所以據說現在這位倒楣的策國大使就先處於防疫隔離狀態,暫時沒有回立陶宛。立陶
台灣有學者說中國召回駐立陶宛大使是宛的外交非常強烈抗議舉動,代表有可能與立陶宛斷交,台灣可是時刻從中國內部的學者討論來看,出現的破產聲音卻是中國須謹慎從事,不要輕易斷交,價值際各否則豈不趁了台灣的歡心?
事實上,中國要對立陶宛採取斷交動作明顯是小題大作,因為立陶宛沒有與台灣建立正式外交關係,只是互設代表處。基本上是變相承認台灣的國家地位,但還沒有建立正式外交關係。
由於歐盟國家有15國在台灣設立代表處或是更低一階的辦事處,如果對立陶宛與台灣互設代表處要以斷交「懲處」,北京豈不要與其他15個在台灣有設處的歐盟會員國通通都要斷交嗎?
如果北京是以其駐「台灣」代表處的名義而要斷交,那麼請問「美國在台協會」用的就是「台灣」,「日本台灣協會」用的也是台灣,北京豈不是也必須要與美日同時都斷絕外交關係嗎?
因此基本上中國根本是在大驚小怪,名不正言不順的發一陣莫名其妙的脾氣,這也難怪美國與歐盟對外事務處會針對中國指控立陶宛,也發表聲明力挺立陶宛的決定。因為從頭到尾根本不是什麼針對中國天大地大的挑釁,是北京自己在歇斯底里。
該如何面對立陶宛,北京進退維谷
由於立陶宛在2020年底就顯示出有意與台灣更親近,與中國更遠離的傾向。今年2月的中東歐「十七加一」論壇,立陶宛除了降低出席規格外,還運作讓其他五個國家一起降低出席的層級。之後更說立陶宛準備退出這個論壇。2016年英國公投說要脫歐,2017年美國說要「脫P」(脫離TPP),2021年立陶宛直接「脫壇」。北京如何挽留一點也沒用。
讓北京受不了的,是立陶宛不僅脫壇,還迎接台灣,明顯的出現「遠中親台」。但北京除了很難以與台灣建立代表處為由處罰立陶宛外,本身也沒能力處罰。
與外界認為中國對立陶宛可以運用經濟籌碼施壓的認知不同,立陶宛與中國的經貿關係不深,投資數量更是屈指可數,立陶宛還對中國呈現貿易逆差。因此北京如果想用對付澳大利亞的手段來對付立陶宛,可能還沒傷人前自己就先受傷,而且就算不計成本也要傷立陶宛,可能會發現傷不了立陶宛太多。
這是因為中國先前宣傳的「十七加一」在這10年間,根本沒對包括立陶宛在內的中東歐國家,出現顯著的經貿互賴。中東歐對中國從原先積極擁抱「十七加一」到現在視其為雞肋,期間不是沒對中國說過,但北京一心只看美日歐,把中東歐國家與非洲47國、拉美、南太等國放在一起,當成是倚賴中國的半個乞丐,自然沒注意到這個現象。
北京現在打立陶宛是痛不了對方,可是又覺得立陶宛處處在挑戰中國的國際威信(脫壇、與台灣發展非正式關係是挑戰了哪一條中國威信?),因此中國一定要有所表示,以避免骨牌效應的出現。這個啼笑皆非的邏輯顯示中國現在對自己的國力與國際地位過度高估,才會把一件本質根本不嚴重的議題無限放大到認定會「動搖大國威信」的程度。
但因為缺乏正當性與籌碼,使得自己只能乾著急,外交部發言人狠話說一堆,但能做的很有限。才會出現自己先召回駐立陶宛大使,但「要求」立陶宛也召回其駐中大使的怪異作為。如果北京不要這個關係,或是決定要不計血本嚇唬對方,為何不直接驅逐這位大使呢?從其「拜託」立陶宛召回駐中大使,顯示北京現在是有些騎虎難下。
歐盟與美國對中強硬是立陶宛改變對中政策的大背景
就客觀條件來說,立陶宛是安全與經濟都仰賴美國、北約、歐盟的國家。立陶宛獨立後最擔心當年蘇聯佔領的事件重演,加上國土南邊有俄羅斯的一塊飛地領土(加里寧格勒Kaliningrad,也是日耳曼大哲康德一輩子教學寫作的城市),因此對俄羅斯,以及其夥伴白羅斯(Belarus,也是立陶宛鄰國)很有戒心。美國與北約的安全保證對立陶宛就是重中之重。歐盟更是立陶宛發展經濟的關鍵腹地。
在2008金融海嘯重創歐洲,中國成為不少中東歐國家的經濟新綠洲,包括捷克、波蘭等國在當時一方面不願被俄羅斯擴大影響力(俄羅斯在2007對愛沙尼亞發動國家級網攻,更在2008北京奧運時入侵喬治亞),但歐盟與美國似乎奄奄一息,因此經濟能量尚稱完整的中國,就被這些中東歐國家寄予殷切期待。2012年開展的「十六加一」就在這個背景下出現。
但之後歐盟與美國逐漸恢復元氣,而「十六加一」論壇一方面沒給中東歐帶來期待的經濟利多,歐盟與美國依然是中東歐的外貿與外資的主要來源,同時這個論壇還形成其與歐盟的爭論點。歐盟更是懷疑一個跳過布魯塞爾的論壇可能是中國要對歐盟分而治之的策略。
2018美國對中國策略明顯變硬,與中關係競爭高於合作,甚至是有競爭沒合作,歐盟在2019年也透過出版新的對中戰略前景,重新定位對中關係,認為在經濟上是競爭者,在若干跨國議題可以合作,但是政治體制的系統性對手。當最重視的美歐對中態度都開始改變時,中東歐國家也隨即面臨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