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杰农机合作社:服务带动粮食种植5万多亩
“从事农业生产就要有社会责任感,再苦再累也不怕,农机全力奋斗为粮食安全贡献力量。合作”7月20日,动粮2024广东省第一届农事运动会赛事嘉年华之“村晚”暨颁奖仪式举行,植5汕头市潮阳区顺杰农机种养专业合作社荣获“广东省十佳粮食安全守护主体”,顺杰社服食种理事长马学杰现场领奖时说。农机 2024广东省第一届农事运动会赛事嘉年华之“村晚”暨颁奖仪式现场,汕头市潮阳区顺杰农机种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学杰(左二)领奖。合作 家庭农场、动粮合作社、植5服务组织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20年前,马学杰脱下戎装,从部队退伍后回农村致力发展现代农业。如今,马学杰从一个门外汉变为行家里手。他创办的顺杰农机种养专业合作社从最初5名社员,发展到现在220户,辐射潮阳、潮南种粮大户2600多户,覆盖耕地2万多亩。顺杰农机合作社构筑了“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平台,搭建助推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的桥梁纽带,勇担保障粮食安全的责任担当。 推动规模化经营 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2004年,马学杰从武警部队光荣退伍。那时,其父亲马镇顺(曾获“全国种粮大户标兵”称号)靠着低效的人海战术,管理着从潮阳区、潮南区周边乡镇承包4000多亩水田,两造水稻种植近9000亩。 “当时水稻耕种的机械化程度不高,全靠低效、繁重的人海战术,生产效率低下。”马学杰回忆。经过认真的调研和思考,他2009年5月注资680万元成立顺杰农机合作社,希望通过机械化作业改变父辈们传统的生产方式。 提升粮食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水平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马学杰介绍,合作社建社之初就明确了以规模化粮食生产为主业,集中力量发展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实现耕、种、植保、收获、烘干、加工一条龙作业这一发展思路。 近年来,顺杰农机合作社在相关惠农政策的支持下,投入资金近2000万元,购置高速插秧机14台、育秧播种生产线2条、无人植保飞机10台,烘干机30台,进一步补齐了机插、烘干两大短板。 马学杰(图中)在田间与种植户交流。 开展托管服务 “托”出生产高效益 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是推进农业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农业生产托管让农民轻松种地。马学杰介绍,顺杰农机合作社坚持以服务带动型规模经营为核心,经过十多年的摸索实践,形成了独特的“顺杰土地托管模式”。目前,合作社托管土地面积3万亩,约占全区水稻种植面积的13%。 马学杰介绍,“顺杰土地托管模式”主要有三种方式,即保底收益+分红、部分环节托管服务、全产业链服务。 “在不改变农户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将土地全托管给合作社。合作社向农户承诺每亩保底收益,超出部分按5:5分红,目前采用这种模式的有6000多亩。”马学杰说。 第二种为农户承包田自主经营,由合作社提供部分服务。农户向合作社交纳相应的服务费,收获的粮食全部归农户所有。合作社通过标准作业和信息化管理,服务费比市场同类要降低20%。目前这种采用的有8000多亩。 第三种为以综合农事服务主导,合作社可为农户提供从种子、农药、化肥、机耕、机收、飞防,到收获后的烘干加工的一站式综合农事服务,目前,这种形式占比较高,约1.6万亩。 父亲马镇顺担任顾问,二弟马学仕大学毕业后也加入合作社,三弟马学丰也从散打冠军转行进入合作社。农户看到马家父子如此投入,更加信任合作社,愿意把土地托管给合作社,合作社规模化发展迅速。 在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上,马学杰荣膺2018年度“全国十佳农民”称号。 开展农事综合服务 提高价值链延伸产业链 据了解,顺杰农机合作社大力推进农机和农艺的有机结合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不断提升服务的专业化程度,通过“多样化”的服务来保障粮食安全。 马学杰介绍,顺杰农机合作社搭建了农机信息化平台,发展“互联网+农机”。农户在信息平台上可以全方位了解合作社的发展以及拥有的设备场地、经营模式和服务模式,咨询了解农业生产技术、农机的应用与维修维护、产品销售等信息,相互交流分享经验。 此外,顺杰农机合作社联动社企院校,开展示范推广培训工作。2016年开始,合作社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试验推广罗锡文院士的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至今已推广穴直播面积5万亩,每亩节本增收100元,为本地区农户增收600万元。 顺杰农机合作社是广东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田间学校),建有大型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培训会场,近年来已成功举办多场培训班,主要培训水稻直播机、植保无人机、稻谷烘干机操作、维修技术等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设备应用新技术,共培训6000多人次。 马学杰介绍,顺杰农机合作社积极参与产业园建设,进一步强化农机和农艺融合,打造产品品牌,提升农产品品质,推动服务向水稻全产业链延伸。合作社创立了“潮顺”“新顺杰”大米品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升了产业链价值。 “荣获‘广东省十佳粮食安全守护主体’,对我们来说既是一种肯定,更是一份责任。”马学杰说,我们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将合作社打造成一个区域性的农业生产综合服务平台,有效整合当地各类服务资源,实现机具共享、互利共赢,助推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带动农户等各类经营主体服务组织发展,共同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顺杰农机合作社内的烘干设备。 采写:南方农村报、南方+记者 叶香玲 摄影:南方农村报、南方+记者 吴秒衡 谭家富 (部分图源受访者) 来源:南方农村报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蘇丹西部一醫院遭襲 已致68人死亡
- 开始逆行,火星真会“倒着走”吗?
- 喷瓜如何把种子喷出10米开外?
- 无证经营药品 “厦门绿茵”被罚150万元
- 緬甸北部玉石礦區泥潭坍塌事故死亡者已升至32人
- 硫酸卡那霉素标准品:保障抗生素研发质量
- 中國超強沙塵暴入侵!南韓沙塵濃度飆7倍 日本能見度5公里以下
- 零碳能源消费凭证怎么用
- 美联储1月暂停降息,特朗普关税政策扰动美元汇率
- 端午假期将至 请收好这份安全出行提示→
- 水中乙醇酸盐溶液标准物质:助力生物医药研究
- 马铃薯高世代无性系铁含量的稳定性及广义遗传力估算(三)
- 制止餐饮浪费|从“够不够”到“多不多”的“食尚”之变
- 汉阴县第二幼儿园开展清明节主题活动
- “扫一扫”暗藏风险 二维码监管应“加码”
- 台股基金績效遠勝ETF!專訪「鉅亨買基金」總經理:ETF是白飯,基金是炒飯|天下雜誌
- 宁夏石嘴山:依法清理“僵尸企业”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 航天员叶光富在地球接受采访
- 精准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
- 荥经水务局治理县城附近河道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