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2024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由藝術家袁廣鳴代表參展,「深刻體驗台灣變遷,深具意義」

由台北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北美館)主辦2024年「第60屆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台灣館,威尼由藝術家袁廣鳴獲推選為參展代表。斯雙深刻深具

本屆藝術家提名委員會成員包含王嘉驥、年展李玉玲、台灣體驗台灣林怡華、館由廣鳴郭昭蘭、藝術意義張元茜、家袁廖春鈴、代表賴香伶,參展根據北美館指出,變遷匯聚了國內視覺藝術領域不同世代、威尼多元背景之獨立策展人、斯雙深刻深具藝評家及專家學者,年展為討論過程引入更多觀點的台灣體驗台灣辯證與激盪,進而拓延台灣對應國際藝術展演的館由廣鳴策略思維。

而提名委員會則表示:「袁廣鳴以影像為主要媒介,創作將近40年、充分體現他對於新媒體藝術的不輟探索。其沉歛詩意的視覺語彙隱含著象徵寓意,不僅反映眾多台灣人共有的存在意識及潛意識,同時也極具超越地域的普世性。在後疫情時代的當下,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能由一位深刻體驗台灣變遷的藝術家來代表展出,相信深具意義。」

對於本次獲選成為參展代表,袁廣鳴也指出:「非常榮幸能夠代表台灣參與第60屆威尼斯雙年展。在此次展覽,將會聚焦在『地圖政治』、『日常中的戰爭』及『戰爭中的日常』為主軸,試圖提出,處在當今世界的生活狀態下,棲居何以為詩的提問?最後也由衷地感謝諸位委員、北美館館長王俊傑、及與策展人陳暢可以一起合作這次台灣館的機會。」

01_Goang-Ming_YUAN,_Dwelling,_2014__©_GoPhoto Credit: 藝術家提供
袁廣鳴,《棲居如詩》,2014©袁廣鳴

袁廣鳴於1965年生於台北,自1984年開始從事影像創作,以其具詩性的敘事形式而聞名。1994年獲德國DAAD獎學金至法蘭克福新媒體藝術中心研究,1997年畢業於德國卡斯魯造型藝術學院,獲媒體藝術碩士學位。現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教授,為台灣活躍於國際媒體藝術界中重要藝術家之一。

袁廣鳴也曾參與1998年及2002年參與「台北雙年展」的展出;其數位攝影作品《城市失格》及光動力裝置《人間失格》於第50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聯展展出;其餘的重要發表包括:2011年《在記憶之前》、2014年《不舒適的明日》、2016年日本水戶美術館《記憶之環》、2018年於倫敦海沃美術館舉辦之《明日樂園—袁廣鳴個展》,亦曾受邀參與光州雙年展、新加坡雙年展、利物浦雙年展等重要國際展覽。

根據北美館指出,袁廣鳴早期的觀念性錄像裝置,多從自身經驗為創作主軸,如1998年《難眠的理由》觸及視覺及技術媒介的互動關係。

2001年開始,袁廣鳴則從個人生命擴及對城市及全球化的狀態描述,例如〈城市失格〉系列作品以局部影像拼貼出西門町的空無場景。2007年〈逝去中的風景〉系列,藉由微型自傳式的手法,開創出一種介於錄像藝術與電影之間的新型動態影像,凝視日常生活中潛藏的惴惴不安。

2014年的《棲居如詩》則提問了在現今世界的生活狀態下,棲居何以如詩?近期作品《向黑》與《向光》更結合沈浸式展演的觀展形式,反思何謂感知及影像的存在本質。

袁廣鳴透過富含隱喻及批判的影像詩學,將源自藝術家創作原點的內在焦慮和困惑、與個人生命政治的探問,抬升至對於人類整體生存處境的思辯,深刻傳達破滅與希望兼具之思。

02_Goang-Ming_YUAN,_The_561st_Hour_of_OcPhoto Credit: 藝術家提供
袁廣鳴,《佔領第561小時》,2014©袁廣鳴
03_Goang-Ming_YUAN,_Everyday_Maneuver,_2Photo Credit: 藝術家提供
袁廣鳴,《日常演習》,2018©袁廣鳴

至於此次北美館與袁廣鳴,也共議邀請長期在亞洲當代藝術領域耕耘的策展人陳暢(Abby Chen)策劃本屆台灣館。

針對再次於威尼斯雙年展合作,陳暢表示:「袁廣鳴曾講述一段關於他父親所哼唱的歌曲,與他後來才領悟到其中含義的故事,令我深受感動;唯有隨著時間推移,人才得以理解童年所未能理解之事。藉由重塑上一世代的生命面貌,人類對於歷史的認識並非限於年表紀事,而是如同空氣中的氣味一般之真實——我們都正活在歷史當中。十年前無法想像的事物,如今已截然不同,且成為可觸及的現實。我跟袁廣鳴的合作將涉及個人的焦慮與希望等議題,藝術家也預計為威尼斯雙年展帶來新作。在迎面充滿不確定性與分歧的年代,我們將攜手探討時間如同流變的棲所,以及作為抵抗形式的恆常。」

05_Curator_Abby_CHEN_©_Gao_LingPhoto Credit: © Gao Ling
陳暢

延伸閱讀

  • 尋「情」記: 2022臺灣美術雙年展觀後感
  •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展示「台灣改裝」秘密,文化部長史哲:最台灣的一次展覽
  • 回顧2022威尼斯雙年展:激進女權與當代噩夢,不僅僅是女性,更是我們地球全員的勝利
  • 實地走訪2022威尼斯雙年展(上):台灣藝術家備受國際肯定,但台灣民眾還需自省美學素養
  • 實地走訪2022威尼斯雙年展(下):深刻感受「國家館」與「平行館」的差異,台灣甘心止步於此?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楊士範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