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昱瑄(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感恩感陳旺德(中華育幼機構兒童關懷協會)、惜福陳伯偉(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
您是錯嗎否曾造訪育幼院抑或看過新聞媒體上對育幼院的報導?當您看見這些有安置保護需求的孩子,可以住在几淨窗明、育幼院教養文院生舒適整潔的化何機構,過著吃穿用度不虞匱乏的造成日子時,心中是級恥否曾浮現這樣的念頭:「這些孩子真的很幸福!」、感恩感「真的惜福很幸運,還能碰到這麼有愛心的錯嗎人!」、育幼院教養文院生「用了這麼多的化何社會資源,真的造成應該感恩惜福!」
有位安置機構社工跟我們分享,級恥每次她聽到有人這樣說,感恩感當下總是覺得很不舒服,如鯁在喉,想開口反駁,又不知如何回應這種看似沒有惡意又政治正確的話語。矛盾的是,她本身既是社工也是一位母親,平日同樣會將「感恩惜福」的價值觀灌注在親子教養和生活當中,那麼,為什麼當人們對院生說要「感恩惜福」時,她卻覺得很不安、不對勁呢?
本篇文章改寫自2020年12月刊登於《台大社會工作學刊》的〈培力還是侷限?:兒少安置機構、慣習形塑與階級效應〉,田野資料來自於15名過去曾在育幼院住3年以上,目前已離院自立生活的青年。我們採深度訪談的方式,試圖瞭解過去在育幼院的安置經驗和教養文化,如何形塑他們特定的慣習與階級情感,並深刻影響青年離院後的階級處境。同時,我們也說明過往的階級傷疤,如何成為他們生命的滋養。
因為篇幅有限,本文只聚焦在「感恩惜福」這種華人社會常見的道德價值,被育幼院拿來教化受安置兒少時,產生的非預期反效果——形塑院生的階級恥感,讓他們容易覺得自己「不值得」、「不夠格」,不配追求美好的生活。
階級化的教養從層層物資管控開始
台灣的兒少安置機構在現代化過程中,已從過去團體模式轉為家庭模式,希冀服務能夠貼近一般家庭的生活形態。因此,院生大多分家而居,每個小家有專屬工作人員(保育員或生輔員),扮演類爸媽的角色。走進每戶小家,各式家電設備一應俱全,每位院生皆有獨立的床鋪、書桌和衣櫥。此外,機構也會連結外界資源,讓孩童學習各種才藝,或由大學社團入院為孩子課後輔導,接受各式物資餽贈等。因此,正如一般社會大眾所見,育幼院的確提供這些脆弱兒少一個不愁吃穿、穩定度日的地方。
然而,外界不知的是:這些看似豐富的設備資源、文化貨品,大部分都需經院方同意才能有條件地使用,院生實際上無法自行選擇,如同小寧所言:
育幼院的資源都是別人捐贈,由大人決定要給誰、怎麼給。
即使院生嘗試提出自己的需求,過程中會一直被要求檢討自身行為表現、對育幼院的貢獻程度,甚至得看管理者臉色,阿齊將這個過程形容為:
申請東西就像是跟人談判的過程。
穿著打扮就是典型例子。育幼院的衣服大多為善心人士捐贈,但收到捐贈後,院生沒有試穿、主動挑選的機會,他們發配到的服裝都已經過工作人員篩選,只有管理者認可的服裝才能出現在院生身上,也沒有機會嘗試打造自己的美學品味、建立正面身體意象,如同小寧所言:
你沒辦法學習怎麼穿搭衣服,而且院裡面太保守,很多衣服你都不能穿,連裙子都不能穿,可是哪個女生小時候不愛漂亮 。
機構每個月也會發零用金給院生,但這些錢通常由機構直接幫院生存入他們的帳戶,帳簿與印章都由機構保管。院生如果要用錢就得提出申請,且需經過層層關卡審核。申請金額越大,需審核的關卡越多、期間越長。因此,院生看似有個人存款,卻不能自主管理、運用金錢。有時,零用金還會被當成懲處的手段,例如:小芽每次生理期來,衛生紙用量就會超過機構限額,常因此被扣零用金。
此外,育幼院的書籍、電腦、DVD等文化貨品,雖然充裕齊備,但使用的時間、空間、甚至「誰有資格使用」都受到嚴格的管理和限制,導致最後變成只是「擺在那邊好看」、「小孩很少看」。
至於,機構提供的才藝學習和課後輔導看似豐富多樣,但對院生來講,這些似乎只是「為了表演給贊助的人看」、「表演完就沒有再學了」。導致這類短期、被編派的學習任務,很難成為一技之長,還佔去他們許多時間,正如阿齊所說:
這個也要表演,那個也要表演,這邊有活動,那邊也有活動,變成你的時間已經分配給所有育幼院的活動。感覺就像明華園那種感覺一樣,就是接case,然後去表演。
諷刺的是,當他們主動提出自己的學習需求時,常被打回票。例如:小寧曾提出補習需求,卻被大人訓斥:「要考慮機構作息,不要只自私地想到自己。」
由此可見,育幼院雖具備各種資源,但由於這些物資多是被動接受慈善餽贈而來,未必符合孩童的個別需求,只能「將就」著使用,造成表面上資源豐富,實則無法提供院生個別化支持的窘境;同時,為了方便管理這些有限的資源,院方傾向採取以機構為中心的控管和安排,限縮院生的自決權和表意權,以免無法回應孩子們的個別想望。
然而,遇到「不聽話」或「太有自己想法」的孩子,院方還是需要一套經過潤飾的說法,才能讓院生由內而外、身心合一地順服機構訂下的規矩或安排。在這脈絡底下,「感恩惜福」這種看似無可挑剔的普世價值,變成一種好用的道德規訓論述。
感恩惜福是階級認份的最佳掩護
只要在育幼院生活過的孩子,對於「感恩惜福」這四個字絕不陌生,這是院方經常耳提面命、諄諄教誨的價值觀:
大人會告訴我們,我們是來這裡管理你、照顧你、保護你的,你就應該要感恩!
你知道你身上穿的吃的用的,你現在所待的這個機構是我們納稅人的錢,要感恩、不要浪費。
乍聽之下,這些道德教化似乎很有道理,然而,當院方以一種上對下的態度,三令五申地告誡院生應懂得感恩,一方面提醒他們正處於社會中的異常(低下)位置,其日常生活互動或態度應符合被救助的正當性,否則就失去福利資格,可說是一種經過粉飾的「福利烙印」(唐文慧、張婷莞,2011)。另一方面,這也是一種「慈善烙印」的強化和再生產,要求孩子展演出一種「值得」被幫助的受助者樣貌,以便爭取更多善心人士的同情和餽贈,並透過「感恩惜福」合理化對院生的資源限制與道德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