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Gene
「恐龍XX」現在居然可以是誰讓輸請罵人的話,不小心還會被提告。恐龍恐龍
弔詭的有羽是,和曾在地表上稱霸兩億多年的毛跟恐龍相比,我們人屬人類的賭現歷史也頂多兩百多萬年而已,僅僅是還有活著百分之一。
或許有阿宅會發現,吃恐我的龍肉數字似乎搞錯了,恐龍從兩億三千萬年的誰讓輸請三疊紀現身到六千五百萬年的白堊紀大滅絕,加減之後哪來的恐龍恐龍兩億多年呢?
其實關鍵是,恐龍並沒有全都滅絕,有羽其中一支獸腳類恐龍演化成了鳥,毛跟現在就好端端地生活在我們周遭。賭現不相信的還有活著話,打個賭?輸了我請吃恐龍肉哦!吃恐
發生大滅絕的是非鳥類恐龍,鳥類恐龍已興盛到演化出近一萬個物種,而且族群數量上也出類拔萃。單單我們養的雞鴨,全球的總數就比人口還多很多,不明就里的外星人可能還以為統治世界的是貓⋯⋯哦不⋯⋯是雞鴨。
鳥類的羽毛,甚至都不是鳥類出現後才演化出來的,而是繼承自牠們的獸腳類恐龍祖先,劇情東拼西湊、毫無新意的《侏羅紀世界:統霸天下》(Jurassic World Dominion)也要到了2022年才把十幾年前連小學生就早已熟知的帶羽毛恐龍用無厘頭的方式出場,儘管這三十幾年來,在頂尖科學期刊中每年都有帶羽毛恐龍的新化石發表。
恐龍研究的進展,拜恐龍在大銀幕的現身,愈來愈日新月異,在資訊爆炸的亂世中,熱愛恐龍的大小阿宅該如何安身立命呢?這本深入淺出、生動有趣的科普好書——《誰讓恐龍有了羽毛? :從顏色、行為到奔跑速度,科學如何改寫恐龍的歷史與形象》(The Dinosaurs Rediscovered: How a Scientific Revolution is Rewriting History),能帶你回到那個與龍共舞的中生代一探究竟,並且認識到牠們有些其實還活在我們周遭,而不僅是在大小阿宅們的內心中。
《誰讓恐龍有了羽毛? 》作者是知名古生物學家、任教於英國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的麥可.班頓(Michael J. Benton),他系統性探討了關於恐龍的各種知識,在導言和後記中還很認真嚴肅地講解了什麼是科學以及真正的科學方法。這些觀念非常重要,畢竟非鳥類恐龍滅絕太久了,所有關於恐龍的知識都要從化石等補殘守缺的間接證據而來,分辨究竟科學能夠帶我們走多遠是很重要的。
「恐龍」(dinosaur)一詞在1842年才被創造出來,是古希臘文「恐怖」(deinos)和「蜥蜴」(sauros)拼成的,讓人顧名思義地對牠們敬而遠之。恐龍長期被認作是中生代巨大而笨重的動物,拖著尾巴度過一生,最後是蠢死的,然後更優越的哺乳動物才起而代之。這個被汙名化的形象跟了牠們一個世紀多,現在也仍如影隨形著。
《誰讓恐龍有了羽毛? 》的書名原文「The Dinosaurs Rediscovered」意即「重新發現的恐龍」,一點也不誇大,因為班頓確實補充了大量近年對恐龍在科學上的重新理解,回答了許多大家都感到好奇的問題,例如恐龍能跑多快?恐龍會游泳嗎?恐龍是溫血的嗎?恐龍如何交配?恐龍的DNA或蛋白質還能在化石中找到嗎?恐龍全身的肌肉量有多重?為什麼恐龍長這麼大?恐龍會照顧小孩嗎?育幼的行為又是如何?暴龍那搞笑的纖細手臂是幹嘛的?以及矯正《侏羅紀世界》系列電影散播的各種誤解。
姑且不論《侏羅紀世界》系列中的許多恐龍是基因工程改造成比原本的還大,其實在白堊紀中,有許多非鳥類恐龍的身型大小甚至比雞還小。當然,還是有恐龍重達十公噸,從鼻子到尾巴尖超過15公尺,是曾經在地表陸地上行走的最大動物。
從麥可.克萊頓(Michael Crichton,1942─2008)原著被大導演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1946─) 改編成大銀幕革命性的1993年科技驚悚電影 《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開始,在中國陸續出土了帶羽毛恐龍的化石,改寫了我們原先對恐龍的各種誤解。
因為研究的是過去存在的生物,古生物學甚至現在都被誤解成是門過時的學科。諾貝爾獎得主、西班牙裔美國物理學家路易斯.阿爾瓦雷斯(Luis Alvarez,1911─1988)甚至還嘲諷道:「我不喜歡說古生物學家的壞話,但他們真的不是很好的科學家。他們比較接近集郵人士」。其實,在 《侏羅紀公園》問世前,曾經有好幾十年時間,恐龍研究在學術界很不入流,投入更多的是業餘愛好者。
這本《誰讓恐龍有了羽毛? 》卻要讓我們認識到,古生物學本來就是門跨領域的學科,結合了地質學、生物學、生態學、生物力學、統計學等等。古生物學家才不是在田野玩沙挖化石就了事,在這近三十年間,為了攻克各種出土的恐龍化石之謎,古生物學家更是無所不用其極地在實驗室中應用了諸如數位成像、紅外光顯微鏡、拉曼光譜、質譜儀、電子顯微鏡、電腦斷層掃描等等高科技儀器,近年發表在頂尖科學期刊的論文更是用上各種極為複雜的量測和統計方法。
舉例來說,過去我還是學生時,對媒體上那些藝術家描繪的恐龍樣貌有個很大的疑惑,就是他們如何得知恐龍皮膚的顏色?好吧,即使我們現在已知恐龍不是光秃秃的,那麼牠們的羽毛顏色呢?那些上色的工作,與其說是科學目的,還不如說是為了美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