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個月來,中國罪券熱浪席捲中國從北到南多個省份,行為許多地方的藝術氣溫甚至超過40度,頻頻有報導傳出中暑致死案例。家贖在這種情況下,對抗中國行為藝術家「堅果兄弟」(「堅果」)發起為高碳排放公司「贖罪」的碳排倡議,希望幫助那些必須直接面對高溫天氣的放無戶外勞動者防暑降溫。
他把這項倡議發佈在中國社群媒體賬號上,好事或接害怕但不到一個星期就被封鎖。受好原本打算眾籌10萬元的人都「贖罪券」,目前只籌到9000多元。中國罪券
「在中國做項目有一個特點,行為很多事情要隨機應變,藝術」堅果兄弟接受BBC採訪時說。家贖他預料到這次也可能存在風險,對抗但依然在透過各種方式推動計劃。
堅果兄弟僅以此名為人知曉,他在過去十年左右從事自由藝術創作,專注環境問題,擅長用戲謔的手法引導公眾關注和參與。
他曾在北京霧霾天氣中推著一台工業吸塵器在街頭「吸塵」,將收集到的顆粒濃縮製成一塊「霧霾磚」,啟發公眾思考空氣污染問題。他還曾在山東淄博受到污染的河水中放入形似魚和辣椒的大型物體,製造出一鍋「火鍋魚」,引發社會關注當地的水污染問題。
「以荒誕應對荒誕」,他曾這樣形容自己的藝術手法。
這些年來,他一直嘗試在科學家和公眾之間架起一座橋樑,將枯燥的科學數據與個人感知聯繫在一起,啟發不同領域的人意識到環境問題的嚴重性,並倡導大家親身參與進來一起推動改變。
為碳排放行為「贖罪」
堅果這次希望把全球暖化的科學概念帶到公眾視野,喚起人們思考碳排放如何影響底層勞動者的問題。
「前些年一直覺得這個概念離我們很遠,但最近切身體驗到了高溫的惡劣,周圍還出現了颱風、暴雨、乾旱這些極端天氣,給人們帶來非常直接的影響。」 他說。
7月中旬的一天,他騎車去買書,陽光炙烤著大地,兩三公里的距離就令他汗流浹背,苦不堪言,由此聯想到那些不得不每天面對高溫的勞動者。
「每一次災難發生,一般都是最弱勢、最窮的人最先受到衝擊。」
他重點關注環衛工人、外賣員、建築工人等群體,建立了微商眾籌管道,希望籌集1000份「贖罪券」,發放給30個城市的戶外勞動者,用於購買礦泉水、遮陽帽等物資。但7月初發佈消息後,不到一周管道就被封鎖,他共籌集到90多份。
堅果介紹,「贖罪券」一詞來源於中世紀的羅馬教廷,當時教廷為籌措資金,授權神職人員售賣贖罪證明書,後來逐漸成為一種斂財工具。他想用贖罪一詞諷刺一些沒有為碳排放行為負責的公司,也包括那些透過創造誤導性環境主張來將自己「洗綠」的行為。
堅果希望一開始由公眾出資購買贖罪券,代替這些公司贖罪,從而倒逼公司意識到自己的行為,真正承擔起責任。
「互聯網上有個詞叫『嘴替』,意思是代替網友表達心聲,這讓我聯想到『罪替』,就是代替負有原罪的公司贖罪的意思。」堅果語帶調侃地說。今年42歲的他相貌清瘦,頭髮及肩,操著一口地方口音。
參與該項目的志願者陸風表示,購買「贖罪券」可以有兩層意思:一層是個人本身使用了石油,為自己的碳排放贖罪;另一層意思是碳排放公司有罪、個人代替公司去贖罪。
陸風過去十多年從事公益活動,曾為塵肺病人的治療發起籌款等。他認為塵肺病人與高溫下的戶外勞動者有相似之處,「都是在沒有其他選擇的情況下,被迫從事這樣的工作。」
「因此,即便他們這樣做有工資拿,也需要整個社會的關懷和尊重。」
堅果將收到的錢發給志願者,由他們打印出「贖罪券」,每張券上寫著一個公司的名字,包括全球碳排放量最大的石油、電力、煤氣公司等。
「我覺得訊息平衡非常關鍵,先要有碳披露,然後再來改變。」他說,「我希望國家提出更強有力的措施,促進國內的上市公司無條件地進行碳披露」。
根據一份2022年發佈的《中國上市公司碳排放排行榜》,高碳排放上市公司的數據披露情況並不樂觀。在上榜的百家公司中,只有40幾家公司選擇主動披露數據。
環衛工人:「我是不是犯了什麼錯」
由於籌集到的資金有限,大部分城市只收到約300元,即三張贖罪券。目前有八個城市的20多名志願者參與進來。有的城市所在的社群媒體討論群被封鎖,也有一些志願者因擔心風險而暫停行動。
在中國東南部一個城市,志願者PA組成了一個四人團隊,他們選擇上了年紀的女性環衛工人發放贖罪券。 這位志願者在讀研究生,出於安全考慮,她要求匿名。
PA說,他們接觸到的環衛工人大多帶有強烈的警惕心,要麼懷疑他們是騙子,要麼認為他們是記者,在做暗訪行動。「最開始找的幾個環衛工人,都直接把我們拒絕掉,而且態度很兇。」
吸取經驗後,他們稱自己是大學生,在做公益活動,希望幫助勞動人民購買解暑降溫的物品,才慢慢溝通起來。整個過程不提「贖罪券」、「天氣變暖」等詞匯。但即便如此,依然很難發放出去。
「他們害怕接受了東西會被公司處罰或開除,或者害怕自己說錯了什麼話會惹禍。」PA說。
後來一位白髮花白、60多歲的環衛工接受了他們的好意。原本互留了電話,打算等她忙完手上的工作,一起去超市購買物品。但正當志願者們凖備離開時,這位環衛工突然上前叫住他們。
「她扛著掃把就跑過來,擋住我們的車,靠近車窗向我們喊,『我是不是犯了什麼錯,如果我犯了什麼錯,你們不要聯繫我的兒子,老人犯錯不要牽連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