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軼楠
我們在四歲時就已經會幸災樂禍了
我們相信,變好被選孩子是嗎優極其富有同情心的。他們會收養流浪的秀領s心貓狗,會對需要幫助的導能導人伸出援手。
但是力v理病,你相信嗎?孩子在四歲的態特時候已經開始幸災樂禍了。2013年的質誰一項研究表示:即使是四歲的孩子,也會因他人的更常痛苦而幸災樂禍,尤其是為領當他們覺得這個人是活該的時候。另有研究發現:六歲時,變好被選孩子們會花錢看一個反社會的嗎優木偶被暴打,而不是秀領s心把錢花在貼紙上。
是導能導否感到害怕呢?天使般的孩子,竟也會出現這種看上去偏於陰暗的力v理病想法?
這種幸災樂禍出於厭惡與憎恨,似乎是態特順勢而出現的情感。可是,這是否也表現了孩子的陰暗面呢?這樣的結果究竟是好是壞?
其實,不用那麼緊張。幸災樂禍是一種正常的心理反應,不用過分當成是殘忍、缺乏同情心的表現。世界的美好,仍是值得我們相信並追逐的。
我們都是道德的偽君子
你是否為他人亂扔垃圾而感到不齒,卻在教室的抽屜裡留下了用過的紙團?你是否覺得撿到錢應該拾金不昧,但仍然將撿來的錢放進自己的口袋?你是否總是為遊戲裡的隊友搶了自己的「人頭」和buff(加乘)感到怒不可遏,卻總是忍不住路過時幫隊友「補刀」?
你說垃圾不是我故意放在抽屜裡的,是我走的時候忘記拿;你說撿到錢又找不到失主,報警又麻煩;你說我不是故意搶「人頭」,只是剛好被我補的那一刀殺掉了。但你心裡明白,什麼是道德的,而什麼是違背道德的。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都是道德的偽君子,我們都是道德偽善(moral hypocrisy)。
人們都有「道德偽善」的動機,即在自己和他人「面前」表現得道德,但只要有可能,就會躲避真正按照道德原則行事時所付出的代價,選擇相對不道德而利己的行事原則。
那麼,我們為什麼會道德偽善呢?
雙重歷程理論(Dual Process Theory)認為:道德偽善是理性加工和非理性加工分離的結果。「理性加工」由認知驅動,它會傾向於更有道德的判斷,符合基本的公平準則。而「非理性加工」主要是情緒和信念驅動,它會產生更不道德的判斷,保護一個人的自我形象。
簡單來講,當你做了一件不道德的事,理性加工系統就會迅速告訴你:「你做得太不道德了!你真卑鄙」,但隨後非理性加工系統開始在大腦裡作用,自覺的進行動機推理(也就是自我開脫),它會說:「不,我只是因為……才不得不這樣的」,以保持積極、良好的自我看法。
而心理學家們同樣發現:人們對於同一件不道德的事情,是由自己還是他人實施的兩種不同情況下,對該事件的公平判斷存在差異,差異在於:人們對自己的不道德行為的看法要輕得多。換句話說,對於不道德的事,人們對自己更「寬容」,對他人更「苛責」。例如:我們把伴侶的不忠歸因於他們的性格,而把自己所做的事歸因於環境的影響。
事實上,回想一下我們的日常生活,我們做過有關道德偽善的事不在少數,但了解了關於道德偽善的研究後,我們可以反省自己的這些行為。在這個領域中,另一個很重要的啟示是:對於那些譴責他人道德淪喪最迅速、最響亮的人,我們應該保持警惕,因為他們本身可能就是不道德的,甚至更糟—只是他們不自覺而已。
這是一個世代流傳的問題—我們人類,雖然不完美,但本質上是善良、理智、寬容的生物嗎?或者,在內心深處,我們是否天生就是壞的、狹隘的、懶惰的、虛榮的、報復心強的和自私的?
人會被那些性格陰暗的人所吸引
從小學就開始看各種警匪片的你,會不會覺得裡面的黑社會很帥、很有男人味,十分有吸引力?
「我為什麼會喜歡那樣的人,對他/她產生崇拜感?」
事實上,這是有科學根據的—我們不僅選出具有心理病態特徵的人成為我們的領導者,而且有證據顯示:至少在短期內,男性和女性都會被那些表現出自戀、精神病態和馬基維利主義等所謂「黑社會」特徵的人產生性吸引,從而有可能進一步傳播這些特徵。
一項研究發現:當女人被描述為具有黑暗特質(自私、控制欲強和麻木不仁)時,她們對男人的身體吸引力就會增加—與具有相同性格相比(從他的興趣等方面來說)。有一種理論認為:黑暗特質成功的傳達了「伴侶品質」,即自信心和冒險意願。
甚至,還對我們人類的未來有影響……也許已經有了結果,有人在2016年的另一篇論文發現:那些對自戀男性的臉更有吸引力的女性,往往有更多的孩子。
人都是潛在的巨魔
你是否曾在網路上目睹粗魯的言詞、嚴厲的批評、憤怒、仇恨,甚至威脅……或者你本身就是這些行為的施加者。不少人會瀏覽網路上的地下黑色領域—色情、犯罪和暴力網─這些他們不會在真實世界探索的領域。這是否證明我們都是潛在的巨魔?
其實,這些陰暗面的確是我們的一部分,然而卻又並非我們的全部。我們傾向於在「社交媒體」上表露我們在「真實世界」較少出現的一面,因為社交媒體的匿名性以及不需面對面交流的特性,給了我們一張面具,讓我們能夠在不暴露真實身分、避免表情與眼神交流的情況下交流。
但這並不意味著這種情況下展現的,是完全真實的自己。如果一個人在面對面的生活中包含了他的攻擊性,但是在網上隱藏了這種攻擊性,這兩種行為都反映了自我的某些方面。當一個人在網路世界表現外向,與人面對面時害羞,自我表現都不是全貌。「他們」是那個人的兩個面向,每個面向在不同的情境中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