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生割頸案令人震驚!網路霸凌值得關注 別不知不覺成為加害者
文章也可以用聽的國中關注 摘自《常春月刊》441期 文/郭岳潭 網際網路的發達、社群網路的生割流行,卻也造成了許多網路霸凌的頸案覺成現象。網際網路具有匿名與便利等特性,令人讓網路霸凌加害者能夠掩飾身分、震驚值得知隨時隨地騷擾被害者,網路為加而透過網路所散布的霸凌別不實訊息,更可能引發網路上不特定多數人幫助參與霸凌。國中關注 霸凌已經普遍影響到校園,甚至是頸案覺成成人的社會,而網際網路的令人普遍運用,也讓霸凌方式有了新的震驚值得知形式。中華民國職能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副秘書長、網路為加台灣社區精神復健發展協會理事、霸凌別職能治療師李元暉指出,國中關注網路霸凌起源於現實生活中的紛爭,被害者與加害者習慣使用網路溝通選項,來發展社交關係與解決衝突,加害者經過選擇後進行霸凌,但卻沒有顧慮到行為後果。 網路霸凌是藉由網際網路來進行霸凌,不用傳統的方式霸凌別人,只要隨身攜帶的上網科技產品如手機,就能隨時、隨地,對任何人進行霸凌行為。 從犯罪心理學的觀點來看,網路霸凌是潛在的攻擊行為,以網路為媒體在眾人環視之下實施的犯罪,包括偽裝、詐騙、詆毀、排擠,以及騷擾、猥褻、取笑、羞辱、威脅、謠言中傷、誹謗、冒充等為主要形式。 根據國內資料統計,大學生涉入網路霸凌的比例為85.6%,曾經有網路霸凌受害經驗的比例為74.6%,其中以被他人盜用帳號及密碼最多,高達59.2%,而網路霸凌加害的經驗中,以男性多於女性。 進一步分析發現,過去半年內有51.2%的大學生,有過網路霸凌受害的經驗,其中最常見的是騷擾跟猥褻的形式,網路使用時間、網路霸凌受害程度與憂鬱,都達到顯著正相關。 另外,高職生發生網路霸凌行為也是普遍存在的,且同儕關係與網路霸凌行為具有顯著相關,較常發生的前三種霸凌情境,依序為對方講話很白目、對方在背後散布謠言、對方做人做事太過機車等。 李元暉說明,大多數的網路霸凌事件未被揭露的原因,是害怕報復與不想惹麻煩。事實上,網路霸凌知覺被害風險與被害恐懼感呈現正相關,如果認為自己遭遇網路霸凌的可能性越高,網路霸凌被害恐懼感也會越高。 由於網路霸凌對當事人或是旁觀者,可能造成心理創傷,當查覺自身已無法負荷校園霸凌事件的負面效應時,就容易出現失眠、焦慮、時常哭泣等生心理反應。尤其青少年網路霸凌議題逐漸浮上檯面,受害者常出現身心症狀、睡眠障礙、憂鬱、焦慮、低自尊,甚至會產生自殺的意念。 霸凌情緒會受到內在自我價值及社會取向、個人取向所影響,且造成情緒波動大、精神緊繃的心理反應。不過,潛在受害者選擇獨自默默承受的機率逐步下降中,主要是得知尋求協助的情形普遍上升,因此,降低了網路霸凌的發生機率。 不同性別、年齡、職業及使用網路年資,對於網路霸凌行為有不同的認知。李元暉表示,網路使用時間越多的國中生,其網路霸凌現象越明顯,霸凌動機以看對方不順眼為最高;且網路霸凌行為越頻繁的國中學生,其網路成癮現象也越高。 研究發現,不同個人背景在網路霸凌受害經驗的差異情形方面,使用網路年資7年以上的國中生,在網路霸凌受害經驗上,高於網路年資0~3.99年的國中學生;平均每天上網5小時以上的國中生,在網路霸凌受害經驗上,高於0~1.99小時的國中生;且國中生網路霸凌受害經驗,容易產生憂鬱的情緒。 李元暉指出,不同的性別也會影響網路使用時間長短、網路霸凌、同理心及從眾行為,其中網路使用時間的長短,最為影響網路霸凌的知識、信念、情感、行為;而同理心與網路霸凌認知、情感、行為的相關最高;從眾行為與網路霸凌認知、情感、行為的相關最高。另外,高齡者的人格特質中,以友善、嚴謹、開放,與網路霸凌認知最為相關。 另外,網路霸凌以不同型態呈現,也會有影響,圖片霸凌會讓受試者針對圖片內容加以回應,回應的方式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而影片霸凌則讓受試者較為惶恐不安。 研究發現,透過網路霸凌信念、情感、同理心與從眾行為,可以有效預測網路霸凌行為,其中,以網路霸凌的信念預測力最強。李元暉認為,網路的高私密性,使監控者無法在第一時間處理霸凌,因此,對青少年網路正當使用的教育與輔導,也就更為重要。 1.網路素養課程 藉由從小學習網路素養課程,包含網路認識、網路倫理、網路禮儀、網路法律及網路安全,可以減少網路霸凌的發生。 研究發現,接受網路霸凌素養課程的國小生,對於網路霸凌成因、現況與影響的了解,明顯優於接受一般電腦課程的學生,受到網路霸凌之後,也能表現較為合宜的行為。 2.網路霸凌旁觀者反應防治學習系統 針對網路霸凌旁觀者反應防治學習系統,多數參與教師在系統認知有用性、認知易用性與使用意圖方面,給予正面回饋;而且一致認為,系統所提供的操作介面與教學內容是有用且容易使用的,以及願意使用進行防治網路霸凌的教學。 3.網路霸凌預防教育介入 網路霸凌預防教育介入,可顯著提升高職學生網路霸凌預防素養,建議未來的課程設計,可以加強網路霸凌相關法律素養,以及個人資料保護的重要程度,內容應將網路霸凌預防教育納入傳統校園霸凌預防課程,強化電視與網路分級制度,以防止兒童與青少年藉由媒體,而接觸到色情與暴力訊息。 4.職前教師網路霸凌防治線上課程 職前教師網路霸凌防治線上課程,內容分為預防及診治兩大面向,預防方面包含:網路霸凌定義、類型、判斷網路霸凌準則及相關法律認知;在診治方面則包含:網路霸凌的因應方式、輔導諮商技巧及相關教學資源。 5.正確面對網路霸凌的心態 建議網路被霸凌者可以考慮不馬上回應、不重複看霸凌訊息、要保留訊息、要離開網路環境去做其他活動、要告訴別人這個事件、要與他人進行談話,以對自我心理層面進行照護。 6.職能治療可幫助減少網路霸凌 歐美先進國家中小學校的學校輔導體系,多強調主動積極預防性及發展性工作,運用諮商、諮詢、統合及衡鑑等基本工作方法,提供學生處理其生活難題所需的生活技巧,而非僅因應學生問題,提供次級預防的回應服務。 因此,學生輔導工作應建立發展性輔導、介入性輔導與處遇性輔導的三級輔導工作架構。其中,處遇性輔導所運用的方法,主要是提供轉介機制、個案管理、跨專業資源整合,與生態系統介入的延續性諮商與處遇措施,透過跨專業資源整合服務,包括諮商與心理治療、社會工作、家庭處遇、職能治療、法律服務、精神醫療,以及召開跨專業個案研討會議等。 學校內部應由專責人員扮演個案管理員,負責協調與整合各類專業資源,以提供學生最為適切有效的協助,並召開個案研討會,評估學生的身心復健情形,強化專業輔導效能,以達到三級預防功能。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什麼是生割網路霸凌?
現代人網路霸凌現象
造成心理創傷,嚴重恐有自殺念頭
小心無形之中,成為網路霸凌加害者
6招避免成為網路霸凌加害者
當身旁的人深陷失去至親之痛 不打擾不見得最體貼
訓練洞察人心,多讀文學小說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小将于水庆打破男子半马全国纪录
- 金融活水“贷”动绿色发展
- 枞阳县开展医疗机构医院感染及疫情防控工作专项督查
- 探访引江济淮工程枞阳江水引入口
- 不锈钢门货不对板 上海、浙江“所所联动”助力维权
- 县纪委监委驻县住建局纪检监察组荣获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 枞阳县开展引江济淮小港航道区域钉螺监测
- 枞阳县疾控中心开展血吸虫病人群病情监测
- 中超2025年2月21日开赛
- 村头“家宴堂” 文明新风尚
- 枞阳县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达省级传播阻断标准
- 县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隆重开幕
- 花园社区开展迎新春主题活动_
- 全县城乡人居环境集中整治专项行动推进会议召开
- 守护健康口腔 拥抱暖心生活
- 枞阳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名单
- 全国花样滑冰冠军赛落幕
- 【民生工程】惠残民生工程暖人心
- 政协第十四届枞阳县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关于补选常委的公告
- 枞阳:“码”上监督马上办 事必回应解民忧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