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美美(台灣獼猴共存推廣協會)
從開園前的壽山誰一連串預熱到真正開園試營運,我一直處於焦慮的動物的教狀態,這三天我與我們的園的野生遊客育誰宣導員們也完完全全體驗了我們所預想的情況。
動物園的獼猴目的是教育還是遊憩?
雖然壽山動物園隸屬的主管機關是高雄市觀光局,但是太多攤商動物園本身的存在必定會跟教育扯上關係,如果動物園只是問題為了讓遊客喜歡、覺得好玩、廠商以遊憩為主要目的壽山誰,那麼轉型成觀光農場增加更多親子可以遊玩的動物的教設施豈不是更棒。
若教育是園的野生遊客育誰動物園存在的目的之一,那麼動物園應該要有教育遊客的獼猴體認。
此次開園試營運宣傳的太多攤商過程中,從市長、問題園方、廠商協助宣傳的壽山誰部落客到每天排滿滿的新聞稿,大部分都在行銷園區改建的設施,還有新增了什麼動物,對於一直以來園區內野生獼猴鮮少提及。
需要請入園遊客注意以及獼猴的應對,直到開園試營的第三天才於粉絲團發文。
台灣獼猴也許不是動物園開園試營運中最重要的事,但我想在壽山動物園這個有特殊地理位置的園區,應該也算必要的事。
可是,似乎注重遊憩體驗、衝打卡數變成了這波宣傳最必要的事。


廠商、攤商、遊客的教育誰該做?
從試營運第一天,我們在入口處來回飛奔、收集塑膠袋跟垃圾,提著飲料、塑膠袋以及手拿大包零食的人比比皆是,更別說在市集攤位買了吃的喝的,直接邊走邊吃的遊客了。
可是除了少數上過課的內部廠商外,我們幾乎沒有看見其他的工作人員對遊客勸導、宣導。市集攤商在販售商品時也不會主動告知請遊客在室內空間食用,這讓獼猴根本一起參與了試營運市集美食體驗。
雖然有少部分遊客真的有被獼猴看板宣導到,會提醒小孩不能拿塑膠袋跟食物,可是若是設置了看板便覺得:OK,我們仁至義盡了,那麼接下來獼猴與入園遊客間的關係一樣不會有多大的改善。
獼猴是原始住民還是麻煩?
在遊客講不聽,宣導力度不夠的情況下,我只看到疲於奔命到處驅猴的保全大哥,甚至忍不住抱怨:「以前我們保全還有氣槍可以打,現在牠們越來越不怕人了」。
也有遊客抱怨園區內的野生獼猴太多了,很恐怖。
我想對大家來說應該是個麻煩吧!
可是,當人們走進動物園,看著被圈養的動物們,有些人會感嘆這些動物們的棲地消失、雨林被破壞,也有些人會在意這些圈養動物的福利、環境,卻忘了台灣獼猴也是這裡的原始住民,壽山動物園也是牠們被掠奪的棲地。
如果你到動物園是為了看看這些動物們,為了讓孩子了解各個國家的動物,也請大家了解一下壽山本來就居住著台灣獼猴。
保全人員的工作很辛苦,驅趕獼猴本來就不應該是他們的職責。
提醒園區的遊客這件事,應該要做到人人有責:
- 食物不外露
- 不提塑膠袋、紙袋
- 不邊走邊吃及戶外飲食。


多多的注意、小小的不方便,可以讓野生動物不需要因為遊客的不小心被討厭被驅趕,更可以讓這座在自然棲地中的動物園跟野生動物之間有共存共榮的可能,讓壽山動物園成為一個可以了解圈養動物、觀察野生動物的環境教育獨特場域。
最後,我真心想說,我們提的建議、看到的情況,都不是想找任何人麻煩,我們也希望能一起讓這個園區更好,好到我不需要焦慮擔心,不需要找協會宣導人員站在那看著遊客提心吊膽。
本文經林美美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延伸閱讀
- 台灣獼猴數量真的太多嗎?這可能是人猴衝突下的假議題
- 要解決獼猴入侵果園問題,除了「用槍」還有什麼其他方法?
- 台灣獼猴大家談(上):解決人猴衝突,關鍵在於「危害防治」是否徹底執行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