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在歷經數年的歷經失敗後,美國航空巨擘波音公司(Boeing)的數年失敗太空船「星際飛機」(Starliner)今(20)天發射升空,展開一次關鍵的波音無人飛行,前往國際太空站進行對接。成功
星際飛機這趟旅程的將星際飛機太初期遇到一些推進上的狀況,負責軌道操作的空船其中兩具推進器因不明原因失效,但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官員表示,發射任務仍持續進行。前往
第2次軌道飛行測試(Orbital Test Flight 2,國際 OFT-2)於美東時間晚間6時54分(格林威治時間22時54分)展開,星際飛機被固定在「聯合發射同盟」(United Launch Alliance)擎天神5號運載火箭(Atlas V)的太空頂端,從美國佛羅里達州的歷經甘迺迪太空中心(Kennedy Space Center)發射升空。
這次測試的數年失敗成敗,是波音波音修復其受損聲譽的關鍵。2019年星際飛機首次測試時,成功因為若干軟體問題而無法與國際太空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將星際飛機太 ISS)對接,其中一個問題讓它用掉太多燃料,以致無法抵達終點,另一個問題則可能讓它在重返大氣層時失事。
第2次軌道飛行測試原訂去(2021)年8月進行,但星際飛機卻從發射台撤下,以解決卡住、無法正常開啟的閥門,最終無法及時修復,只能送回工廠檢修。
在這次發射後的記者會上,NASA資深官員西奇(Steve Sitch)說:「整體來看,太空船表現很好」;但他也指出,工程師正努力瞭解這次出現的兩個異常狀況。
首先是星際飛機尾端「軌道姿態與操縱系統」(OMAC)12個推進器中的兩個,一開始有點燃,但之後就關上了,迫使第3個推進器進行替補。
其次是負責冷卻太空船的昇華器,一開始啟動得很慢。
NASA正試圖讓星際飛機成為繼馬斯克(Elon Musk)旗下公司SpaceX的乘龍(Crew Dragon)太空船於2020年成功試航後,第2個能載太空人到國際太空站的「計程車」。
為了減少太空人運輸方面對俄羅斯的依賴,NASA在2011年美國太空梭計畫(Space Shuttle program)結束時,即刻聘請波音以及SpaceX兩大民間企業,並提供資金以及技術幫助他們開發新太空船。
當時的預想是,每當NASA需要把太空人送上國際太空站時,這些太空船將會以商業用途的模式提供協助。
12年前,波音也在英國的法恩伯勒國際航空展(Farnborough International Air Show)上首次展示了代號為CST-100的星際飛機設計。
然而,波音的進度卻嚴重落後SpaceX,當後者已經4次成功將人員送往太空,並在過去10年運輸貨物,波音卻因為過往幾次的嚴重錯誤,至今尚未執行一次載人的任務。而該公司在此試飛計畫中,投入高達6億美元。
不過,NASA太空任務負責人盧德斯(Kathy Lueders)則是向《美聯社》強調,除非已經降低風險,否則不會讓機組人員搭上太空船。
這次任務中只有一個測試假人參與,若太空船能在美東時間週五抵達國際太空站,且一切任務進行順利,NASA便很有可能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初讓2到3名機組人員搭上星際飛機前往太空。
盧德斯表示這次的特殊任務非常重要,「我們需要上升,在沒有人類的情況下駕駛這艘太空船,並展示我們的自動化系統,最終安全返回。」
新聞來源
- 延宕數年 波音太空船發射升空飛往國際太空站(中央社)
- Boeing's Starliner astronaut capsule launches on test flight(BCC)
- Boeing crew capsule launches to space station on test redo(The Assciated Press)
延伸閱讀
- 太空中最好吃的墨西哥玉米餅誕生,太空花園種「哈奇辣椒」替太空人加菜
- 下一站月亮:科學家首次在月球土壤中種出植物,太空園藝不是夢
- 別以為登上月球就不會犯法,加拿大國會修法月球上犯罪也可起訴
- 中研院參與EHT聯盟公布「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首張影像,費時5年、全球8座望遠鏡共同完成
責任編輯:黃皓筠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