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專訪】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巫佩蓉老師:如果火星人詢問地球有什麼珍貴的東西,你覺得會是什麼?

文:漫遊藝術史編輯部

巫佩蓉老師目前任教於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專訪中央珍貴近期巫老師刊登於部落格的大學的東得會兩文——〈美國大都會博物館中的不動明王〉和〈博物館空間與佛教藝術:東京國立博物館法隆寺寶物館〉,以新穎的藝術角度讓讀者認識到不一樣的佛教藝術,帶領大家探索博物館如何將所藏佛教藝術,學研西覺與虛擬網路或物理空間作結合。巫佩問地

巫老師無論是蓉老人詢在近年圍繞著西方人對於東亞美術的鑑賞的學術研究上,或是師果什麼什麼十月發表於部落格的兩篇文章,似乎都與「看」息息相關。火星本期專訪,專訪中央珍貴我們榮幸邀請到巫老師與我們分享文章之後的大學的東得會延伸——究竟是「看」什麼?「看」的背後探討的是什麼?它又有什麼魅力吸引著巫老師?

20181106_100448-1Photo Credit: 漫遊藝術史提供
巫佩蓉老師
  • Q1:請問老師研究佛教藝術/日本美術史的契機是什麼呢?

從碩士班到博士班的階段,也就是藝術我碩士論文快完成時,我有點不太確定在博士班我想要研究什麼。學研西覺但是巫佩問地當時我已經考上公費留學,覺得若沒有利用這個機會去學習蠻可惜的蓉老人詢。

也因為想要繼續學習,師果什麼什麼但對未來要研究什麼感到徬徨,所以我到UCLA(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時申請的是碩士班,那時候我就對日本美術有興趣。

大學時我曾經去日本旅遊,對日本寺院特別喜歡,但其實當時沒有太多知識背景上的了解,所以前往美國念書前的一個想法是,如果趁這個機會去了解日本美術,再去念一個碩士也還不錯!

到了UCLA之後,我對課程越來越感興趣,而我的老師Donald F. McCallum[1]也認可我的研究能力,所以我開始了日本佛教美術的學習。第一年快結束時,老師說我可以轉去博士班,也因為我本來就有碩士學位,所以到美國的第二年我就變成博士生。

(小編:所以Donald F. McCallum是老師進入日本佛教藝術的啟蒙老師!)

e3808ae69db1e4ba9ee69687e58c96e6848fe8b1Photo Credit: 巫佩蓉老師與編輯分享,曾翻譯過Donald F. McCallum〈清凉寺釋迦像的日本傳統〉一文,收錄於石守謙老師主編《東亞文化意象之形塑》。此圖為該書中《清凉寺釋迦像》(985年,京都清凉寺藏)彩圖。
  • Q2:老師近年的研究多是從西方的書寫中,觀察及研究西方人如何建構、觀看東亞的藝術。為什麼會有這個轉折呢?

其實這不是一個突然的轉折。以UCLA來講,任何研究亞洲藝術史的博士生,會被要求有不少西洋美術的學分,所以我在美國修了不少西洋美術的課程。我也一直覺得不同的藝術與文化之間,那種彼此觀看與評述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所以應該說一直都有這樣的興趣,會去想不同文化之間相互觀看的問題。

而十九世紀後期是一個蠻有趣的時期,那時候東西方有大量的交流。雖然更早的時候也有一些交流的例子,但就那種頻繁程度,十九世紀後期真的是世界發生了很多的變化。

我的研究想要弄清楚的就是,為什麼當時某些西方人會對東亞這麼感興趣,在研究裡面,我想要呈現更多關於文化碰觸中細膩的地方。我會想去了解一個作品的存在,與不同歷史時段之間的關係。作品它除了被創作出來的那個年代之外,它的鑑賞其實是另外一種歷史,就是作品跟後代觀看它們的人產生什麼樣的交會?過去的人又是在什麼樣的脈絡下觀看到、然後讚賞那件作品?

我想要呈現的就是這種鑑賞的歷史。譬如說十九世紀的西方人很多是旅行時,在日本佛寺裡看到了相關的作品並且留下了紀錄,這樣的紀錄反映了什麼樣的時代的意義?對於那個時代的人來說文化是什麼?世界的文化又是什麼?在一個非屬於他自己的文化中,為什麼他會覺得東亞的作品對他而言是有意義?

這個問題從十九世紀一直到現在可能還是存在,例如我們叫作世界文化遺產的是什麼?全人類珍惜的是什麼?我有時候會在課堂上跟同學開玩笑說,如果有一天有個火星人來問你,你們地球人是怎麼看待世界文化遺產的?你們地球人有什麼珍貴的東西?那你會不會把這個所謂的世界文化遺產當成一個珍貴的東西?什麼樣的物件、還有那個物件後的哪些事情是我們覺得有意義的,我會去思考這樣的問題。

e6b395e99a86e5a082e98791e5a082Photo Credit: 奈良法隆寺金堂
英國外交官薩道義(Ernest Mason Satow,1843-1929)兩度被派駐日本。從其日記可知期間與日本寺方友好,寺方人員還會特別取出珍藏文物供其欣賞,雖在其1881出版《日本旅行手冊》未提及此點,但卻詳細紀錄法隆寺金堂內的壁畫與佛像。[2]
  • Q3:老師在漫遊最新的兩篇文章,皆以博物館對佛教藝術的展示或介紹作切入。在您的觀察中,東西方欣賞佛教藝術的方式,有什麼令你印象深刻的差異?

我所接觸到的現代或者是說台灣這邊的觀眾,對古美術的興趣我覺得蠻多是從文字著手,就是會先去看文字資料,而不一定是作品本身。譬如在看一件佛教藝術時,會注意它的圖像學,當然這也是一個研究的方向,可是國外的博物館裡,一般的觀眾即使不是很了解圖像學,但有些人著迷於作品本身。

簡單來說,你可能會先看文字的介紹,才去看那件作品,但是國外的觀眾,則可能會從那件作品帶給他的感動是什麼去學習,我覺得好像有這樣的差別。我對於這種藝術品跟人之間的互動相當感興趣,或者說我除了想研究藝術品之外,也會想研究人怎麼看藝術品。

  • Q4:最新兩篇文章中,也提到如何用不同的方式去欣賞佛教的藝術。老師能與漫遊的讀者分享平常到博物館會如何欣賞嗎?

我一直很在意觀眾去「看」那個作品,我覺得看作品的時間一定要比看解說牌的時間要久。不然似乎就成了觀眾的自我設限,就像是你看一個東西,一定要有個學習單,才會覺得有學習到,可是我們可以不用這樣。每件作品它其實好看的地方是不同的,你一定要給它足夠的時間,去看那個東西。

很難以一個很急的方式去欣賞,也不能說用什麼樣的方式看就是比較好的,事實上沒有那種方式。它很需要一個人真的因為喜歡,或者本來不太喜歡,但懷著一種嘗試看看這裡面有沒有樂趣的心態。

首先還是要到博物館裡面,或許你是被其他因素所吸引也蠻好的,像是博物館夏天比較涼。核心就是你去博物館裡是看作品,而不是看解說牌,也不是為了要完成你的學習單,然後嘗試幾次看有沒有樂趣。若有一些學者的演講,也不妨去聽聽看,可能某些觀點會觸發你,但也不用過於勉強。

當然看完作品後,再回去看解說牌也沒有關係,但是你不用把它當成是一件好緊張、好像是你必須要完成的事情,我蠻想要勸同學稍微解除那個束縛。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