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小儿肺炎的症状和预防 医疗

随着天气逐渐变冷,小儿各大医院儿科病人爆满,肺炎众多发热、状和咳嗽的预防医疗患儿被家长带到医院诊治,其中相当一部分患儿经医生检查后被诊断为肺炎,小儿需住院治疗。肺炎

小儿肺炎被称为5岁以下儿童的状和头号“杀手”,每年造成全球20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预防医疗平均每15秒就会有一名儿童死于肺炎。小儿

小儿肺炎是肺炎由多种病毒、细菌侵犯小儿呼吸道引起的状和肺部病变、可防可治。预防医疗因为小儿免疫功能低下,小儿病毒、肺炎细菌等病原体在冬季存活时间长,状和再加上室内密闭通风不畅,以及人员户外活动减少、小儿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这就为小儿肺炎的流行创造了条件。小儿肺炎的主要表现就是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可伴有头疼、呕吐、腹疼、腹泻等症状,轻症病人居家治疗即可痊愈,重症病人需住院治疗才能恢复健康。

宝爸、宝妈们如何判断小儿是否得了肺炎?是否需要到医院治疗?这需要观察以下几点:如果小儿感冒后高热不退(用退热药后效果不佳),咳嗽剧烈、痰液较多、呼吸频率增快、精神状态差(嗜睡或哭闹不安),就需要到医院就诊,以判断是否得了肺炎、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如果小儿体温不太高(<38.5℃),咳嗽不太剧烈且精神状态与进食好,就可以在家继续观察。

小儿患肺炎后,家长没必要过度惊慌,需要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发热症状需要持续3至5天,不要期待很快退热,发热是人体的一种免疫反应,可以调动机体免疫系统应对病原体的侵袭,对身体的康复有利,只有体温过高(>39℃)、头疼、抽搐或感到明显不适时,才给与退热治疗,退热药对疾病的恢复没有帮助。一般的发热(<40℃)也不会造成大脑损害,退热药原则上每天应用不超4次,两次间隔不低于4小时。

咳嗽症状需要持续1至2周时间,也不要期待咳嗽迅速缓解,咳嗽是机体排出呼吸道分泌物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如果应用强力镇咳药抑制咳嗽反射,可使气管痰液不能排出体外,不利于身体的恢复,可以使用一些化痰药物稀释痰液,帮助排出。另外,检查血常规初步判断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是非常有必要的。

细菌感染需选用有效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阿奇霉素、头孢类药物;病毒感染大多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也不需要应用抗生素,给与支持对症治疗即可。

重症病人还需要抽静脉血做生化、免疫、病原学检查,以明确具体病原菌,评估重要脏器功能状态。X线胸片一般轻症病人可以不拍;重症病人或病程较长(超过2周)需判断有无并发症、判断预后及鉴别有无其他疾病,需要拍X线胸片或胸部CT检查。

另外,家长护理也很关键,小儿患肺炎后需要安静休息,并给与营养丰富的饮食,还要注意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患儿痰多时需要帮助叩背排痰。

小儿肺炎预防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咳嗽、打喷嚏时遮挡口鼻,不随地吐痰。

2.戴口罩、少聚集,减少被感染的概率。小儿肺炎不是传染病,但密切接触可导致交叉感染。

3.增强体质,减少被动吸烟,积极预防营养不良、贫血及佝偻病等基础疾病。

4.疫苗注射可以有效降低小儿肺炎患病率。目前已有的疫苗包括肺炎链球菌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流感病毒疫苗。(市人民医院儿科 李安民)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