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社區誌
「誌」,馬來通古文「志」,西亞有記載、區藝記錄之義,術實事件如「圖像志」(iconography)是踐不僅靜通過對圖像進行分析與探究的方法,也視為是態記態開拓公壇一種歸納圖像秩序的原則。相同的錄地,「地理志」就是也動以地理(或地區)為中心,記載某個地區自然和人文的共論地理狀況及其歷史演變過程的專述。而以地理、策略地圖、馬來區域或社區為主軸所進行的西亞藝術創作或藝術史回顧在近幾年成為東南亞的表述議題之一,除了反映深度旅遊的區藝需求外,也說明東南亞藝術家越來越純熟以藝術做為工具,術實事件表達對土地的踐不僅靜關懷與反省。
社區藝術實踐在台灣行之有年,國內的社造成果有目共睹,也培養了不少藝術家深入民間,進行創作、文化記錄與收集藝術品,一條龍式的從藝術教育串連社造、博物館、策展與文化政策,體現台灣社造多年來的努力,其所締造的不僅是地貌景觀,還有社區公共領域的開拓,讓在地人參與並決定在地事。
這類例子不勝枚舉,台灣的原鄉、客庄、農村、偏鄉與都會小鎮,各具風情,特別以地理結合藝術的手法,儼然成為一種社區文化的書寫方式,如國內早期經典案例「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吳瑪悧,2010)、實踐還地於樹的「後植民計畫」(陳泓易,2014-17)、結合社造旅遊的「環山部落 Sqoyaw小旅行」(環山部落社區發展協會,2017)運用科技的「美崙溪畔歷史人文走讀」(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2019),以及以台南建城四百年為策展主軸的「城事交感:共感地方學藝術計畫」展(林書楷、台灣藝術田野工作站,2022)等(按年代排序),都是將地理結合藝術,透過改造和再生的藝術手法,活化地理資源,透過視覺感官來講述地方故事。(註1)
這種用藝術將「人民、土地和歷史文化」的連結,改變了讀史的方法,也促進文化識別度,但,這並非台灣獨具,馬來西亞國家美術館(Balai Seni Negara, National Art Gallery of Malaysia)NUSA特展(2022-2025)的策展手法也是相同的理念。
時間邏輯
1950年代,在馬來亞聯合邦藝術理事會(Federation of Malaya Art Councils,FMAC)的推動下,於1958年成立馬來西亞國家美術館(幾經易名後的機構名稱),它是東南亞歷史悠久的藝術博物館之一,收藏許多馬國的國家藏品(National Collection)。(註2)
2022年,馬來西亞國美館整修後重新開放,並舉辦有「祖國」意涵的NUSA展覽,該展分為八個主題,共展出了四百多件藝術品,目的除展示馬國的文化多樣性外,也藉此描繪馬來西亞現代藝術史及其從20世紀至今的區域聯繫。(註3)
今年8月,我入館參觀,展場雖免費開放,但遊客並不多,國美館就位於捷運旁,交通便利,設備也新,不知道是我參訪時間的因素還是其它原因,看展人潮遠不如預期。順著展場走,不少人走到羅斯里胥安姆.伊斯梅爾(伊謝)(Roslisham Ismail,a.k.a ISE,1972-2019)的〈時間邏輯〉(ChronoLOGICal,2018)前(圖6),便會停下來細讀滿牆的展品,我坐在觀眾的身後,觀察他們的舉止,部分當地人還會跟同行的友人討論地圖上的某些圖示,彷彿在交流自己所知道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