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需要」和「想要」的關鍵改變過往差別嗎?若是沒有「需要」的物質,生活可能會大大不便、專訪中研生活受影響,院研毅必但若少了「想要」的究員基因物質,你還是呂俊可以過得下去,只是可演快速可能心情會有些受影響。
讓我們把這觀念套用到基因上。化中每種不同的打破生物體都由成千上萬的基因所組成,有些是學界可有可無、有些則還不確定其功能。認知在這當中有一批基因若是關鍵改變過往缺少或壞掉了,那這生物的專訪中研存活機會將大大受到影響,也可能危及性命。院研毅必是究員基因什麼基因這麼重要?在科學界,我們稱他們為「必要基因」(Essential gene)。呂俊
隨著時間的演化,不同的基因可能改變,而能幫助物種更有生存優勢的基因,則傾向被保留下來。「必要基因」是當中能協助物種存活最重要的一群基因,我們已經知道有些人類疾病之所以會發生,與必要基因受損、缺失或發生突變有關。也因為他們是如此重要,在演化上便具有高度守性(highly conserved)。
然而這樣的認知,卻被一篇刊登在《自然生態與演化》(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期刊上的研究打破。在這篇3月底刊出的研究,團隊發現部分必要基因竟也可能在演化的過程中發生快速改變。究竟該怎麼去解讀這樣的研究結果?我們訪問到帶領研究的中研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呂俊毅,來為我們解惑。
必要基因對生物體的存活有什麼重要性?
「必要基因」是指細胞中不可或缺且與生存至關重要的基因,已知許多人類疾病,都與必要基因功能受損或發生突變有關。因為必要基因常常參與在細胞最基本的生理功能,所以也保留在所有生物中,就像生物體體內的活化石。
「基本上必要基因的定義很簡單,不管你的生物系統是什麼,當把其細胞內的基因去掉或抑制,該細胞在最正常的情況下都還會死掉,那個基因就稱之為必要基因。」呂俊毅解釋道,一般來說,這樣的基因所參與的都是屬於比較基本的功能,如細胞的分裂、DNA的複製和RNA的轉錄、蛋白質的轉譯等等。
以酵母菌來說,必要基因約占其所有5500個基因的20%。但人類的必要基因有多少目前還有些眾說紛紜,不過科學家估計不同物種雖有一些差異,但必要基因大概就是占所有基因的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就是因為必要基因所參與的生物功能是如此基礎,讓他們的存在性變得難以取代。這也是過去科學界對於必要基因的認知,也就是其具有高度保守性。然而呂俊毅團隊的實驗結果卻有了讓人意外的發現:至少有10%的必要基因,其基因序列的變化是相當快速的,因而造成其原來功能與作用的方式產生改變。
不對啊,啊不是說必要基因改變,細胞就活不下去?
可是話又說回來,剛剛不是一直強調必要基因只要有變化或消失,那生物體是無法存活的,但為什麼實驗中的酵母菌卻存活下來了呢?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也是我們整個論文裡面想去探討的問題。」呂俊毅舉了一個生活化的例子:想像你今天要從台北到高雄,可以選擇走路、騎車或開車;無論方法為何,「到高雄」這個目的是一定要達到的。在上述例子中,「到高雄」就是基因所負責的基礎功能,不論用什麼工具,最終一定要做到這件事情,但不同物種的細胞可能有不同的方法(走路、騎車或開車)去達成同樣的目的。
最後演化雖然會讓最有效率達成目的的方法保留,在上述的例子中當然就是開車了。不過未達成目的要「開什麼車去」,那就可能變化了。如果該細胞希望用比較「省油」的方式,那他可能選油耗較少的車;如果是希望用最快的速度達到目的,那他可能選的是跑車。雖然手段上產生些微的變化,但細胞希望達到的最終目的維持不變。
「在我們的研究裡面,我們看到的類似剛剛講的例子──不同的物種(細胞)雖然可以執行同樣功能,可是在進行作用的蛋白質之間,他們開始去做一些調整。」呂俊毅說,倒過來想其實就是細胞內蛋白質在達成原本的功用之外,可能還可以做一些外加的事情,得到一些額外的好處。
選酵母菌來做實驗,又快又便宜
這次的研究當中,呂俊毅團隊用了酵母菌進行實驗。「我覺得最大的優點在於生長速度非常快,平均一個世代只要90分鐘,因此在做實驗的時候就能很快觀察到你要的結果。」
呂俊毅說,同樣的實驗如果在老鼠身上做,可能要做個5年、10年才會做完,但在酵母菌身上只要1、2年就做完了。
另外,酵母菌還很便宜。「養酵母菌,他所需要的錢大概跟一般養人類細胞或是老鼠比起來,可能差到有50倍或100倍。」特別是這次實驗中,需要全面性的看接近100種不同的必要基因,規模很大,若要使用更為複雜的生物系統來做,所需的花費會比酵母菌高出許多。
但是當然用酵母菌做實驗也還是有缺點的。「因為他只有5000多個基因,其實相對是一個簡單的系統,很多較為複雜的機制就沒辦法看到。例如說人類細胞的免疫作用。」但這次的研究主題聚焦在必要基因,因此這樣的缺點影響較小。
做基礎研究「有什麼用」?這樣的思考方式恐淪為片面思考
做基礎研究的人,經常會被問到一個問題,就是「這個發現對人類有什麼用?」
「我們其實在思考這些問題的時候,是從很基礎的生物好奇心去回答的......我想或許許多人最在意的是人類的福祉和健康,但是在想問題時不能總是想著要了解疾病、治療疾病才算對人類有所貢獻。」呂俊毅說,自己這樣做研究下來,經常從一些很基礎的生物問題,意外發現重大的影響。但是假如一開始就認定基礎研究不值一提,那許多重要且牽涉廣大的生理機能,可能就不會完全的被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