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流龍頭Netflix週二(19日)公佈了2022年第二季(4-6月)財報,沒預美國雖然在《怪奇物語 4》這樣強檔大戲的期中加持下,它仍失去了97萬名訂閱用戶。慘N潮不過這低於Neflix的第季預測,Netflix也仍抱持信心,失去預估7至9月將增加100萬名新用戶。萬用
Netflix在今年4月公布第一季財報結果,戶拉號掀全球訂閱人數卻相對減少20萬名用戶(包括Netflix全面退出俄羅斯後損失了70萬名用戶),家禁當時預期第二季會出現200萬名用戶流失的止共慘況。
不過實際結果好於預期,享帳Netflix在第二季「僅」流失97萬名訂閱用戶,沒預美國仍是期中全球最大的串流媒體平台,在全球擁有2億2067萬名訂閱用戶。慘N潮
另外第二季收入增長9%至79.7億美元,第季每股收益從去年同期的失去 2.97美元上升至3.2美元。
投資者對這樣的結果表示歡迎,該公司股價在盤後交易中上漲7%,Netflix在致股東的信中表示,預計第三季將增加100萬名新訂閱用戶,扭轉上半年的虧損。
Netflix 8月起停止拉美國家共享帳號引發反彈
Netflix在第一季時曾將用戶流失歸咎於家庭成員之間共享帳號,Netflix估計在全球有1億的家庭用戶共享密碼,另外還有3000萬在北美,Netflix表示這將使得增加新用戶和收入變得更加困難。
為了打擊共享帳號,Netflix計劃控制有「寄生帳號」之稱的共享帳號。本週一(18日),Netflix宣布將在下個月──8月22日開始對共享帳號收費,先從阿根廷、多明尼加、薩爾瓦多、宏都拉斯與瓜地馬拉這5個拉丁美洲國家開始,如果在住家以外的地方使用共享帳號超過2週,共享帳號將無法使用(先前智利、哥斯大黎加和秘魯3國已先試行共享帳號額外收費)。
- Netflix 開抓寄生帳號超混亂,秘魯客服爆料會吵有糖吃
於此同時,Netflix將在這些國家推出與家庭方案相似的「add a home」新措施,允許用戶增加共享帳號,每個國家增加共享帳號收取的費用不同,阿根廷每多新增一個用戶每月支付219披索(約新台幣50元),多明尼加、洪都拉斯、薩爾瓦多及瓜地馬拉則是每月2.99美元(約新台幣90元)。
用戶數目方面,Netflix允許基本方案的會員可以額外增加1個用戶的使用權限,標準方案可增加2個,「高級」會員最多可增加3個用戶。
不過這樣的鐵腕作法,讓首當其衝的阿根廷民眾相當不滿,除了開始查詢其他串流平台的訂閱方案哪個比較划算以外,在Netflix宣布新措施不到1小時,阿根廷推特(Twitter)上就出現「#ChauNetflix」(再見Netflix)的關鍵字,許多網友紛紛抱怨新政策不合理、將退訂Netlfix另外投入Disney+、HBO Max、Amazon Prime Video等串流平台,甚至是盜版網站(Cuevana 3):
也有用戶改寫了《辛普森家庭》的一段對話:「歷史上最糟糕的串流媒體平台出現了。再見Netflix,永遠不要回來。」
Netflix表示,家庭成員間廣泛的共享帳號削弱了他們長期投資和改善服務的能力。
而在Netflix上季度大量流失用戶時,HBO Max增加了300萬名新用戶。《NBC NEWS》指出,串流媒體競爭激烈,而且很可能會持續保持這種狀態。Netflix在美國的每月訂閱費用是15.49美元,競爭對手HBO Max將與Discovery+合作,以每月14.99美元的價格作為訂閱費用,而且沒有廣告。迪士尼則將其Disney+、Hulu和運動頻道ESPN+的包裹價格保持在每月13.99美元。
新聞來源
- Netflix Lost 970,000 Subscribers in Q2, Beating Its Estimate by More Than 1 Million Subs(Variety)
- Netflix’s latest anti-password sharing test lets users ‘buy’ additional homes(The Verge)
- Netflix reports loss of 1 million subscribers in the last quarter(NBC NEWS)
延伸閱讀
- 串流龍頭Netflix訂戶銳減20萬重挫前景,將研擬推出「廣告服務」並打擊猖獗的「共用帳號」
- Netflix Q1財報分析:訂戶銳減、股價大跌、前景黯淡,兩大殺手鐧有機會再推升用戶數量嗎?
- Netflix裁員300人再推「低價帶廣告」雙重收入方案,外界關注「串流寄生族」問題
- Netflix擬推「低價版」含廣告訂閱方案,專家:恐加速有線電視剪線潮、打破YouTube壟斷局面
【加入關鍵評論網成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成員!
責任編輯:黃筱歡
核稿編輯:吳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