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麻油雞兩三事:十月的麻油雞,總會讓我想起新竹北埔與羅文嘉

十月的麻油麻油雞

雞犬相聞的舊市區老屋,經常用聞的雞兩嘉,就可以知道鄰居今晚的事月菜色。十月中旬的油雞某日正在陽台晾衣,樓下竟傳來陣陣雞酒香,總會竹北聞著肚子有點餓,讓想索性到冰箱翻找了雞腿出來,起新決定今晚來點麻油雞。埔與

首先把老薑洗淨削皮,羅文切成片狀。麻油然後找一只炒鍋,雞兩嘉先下麻油,事月再把薑放入,油雞爆香後再將汆燙過的總會竹北雞肉皮向鍋底輕放,下鍋不久整個屋子就聲音吱吱響、讓想味道香噴噴,接下來將炒鍋內的食物換到湯鍋內,倒入一整瓶紅標米酒,轉小火讓它慢慢滾,大約四十多分鐘香噴噴的麻油雞即告完成。由於小火滾過麻油雞酒精大多揮發,其實沒什麼酒味,喜歡酒味的可以在剛剛的程序結束後再下半瓶米酒,煮滾即起,這樣的麻油雞嚐起來,就會充滿香氛的米酒氣味。

麻油雞非得用米酒不可,其他的酒類都不行。某次我因為手邊無米酒,就下了重本用同樣是米釀造酒的清酒一試,結果因為清酒太甜,整鍋麻油雞味道偏酸,吃起來味道就是不對勁,才知道原來同是米酒系釀造酒,也一樣有入菜功能的清酒,並不宜拿來做麻油雞。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麻油雞料理,是在新竹北埔。那是社區總體營造剛開始啟動的年代,許多懷抱理想,或者百無聊賴的年輕人都跟著參加了工作隊,我應該是百無聊賴的其中之一。

沒有高鐵、快速道路也不發達的年代,把自己從東海弄到北埔也是一項大工程。先搭台汽客運到新竹,火車站附近換車到竹東,再從竹東搭乘一天沒幾班的公車抵達北埔,中午出發的話,大概也要搞到晚餐時分才到得了。

辦起《青芽兒》雜誌的舒詩偉當時就住在北埔,參與工作隊的大學生都是在他家打地鋪。那天天氣剛轉冷,可能已經經歷了一天舟車勞頓,再加上刷油漆的工作,忙了一天已經已經腰痠背痛,鄉下的晚上反正也沒事幹,九點多正準備互道晚安休息之時,忽然村裡的熱心人士端來一大桶洗澡臉盆大小的麻油雞。印象中除了雞肉外,還有白花椰菜。

大學生大概永遠都在肚子餓,便也不睡了,紛紛拿起碗筷夾食。只記得那鍋雞酒酒味很重,好像整鍋都是米酒那般,喝完我們人人暈頭轉向,有人起鬨要到田裡散步,希望能用涼如水的夜來散去醉意,結果走在田埂上每個都搖搖晃晃,互相攙扶著好不容易才回到住處,麻油雞也就成為北埔工作隊期間印象最深的事,而客家雞酒威力超強的印象,也一直深植我心。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149 元 / 月1490 元 / 年送 2 個月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 查看訂閱方案 已是會員? 登入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