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進擊的巨人》:該救活誰?從電車實驗與道德心理學,看兵長的道德抉擇

在《進擊的進擊救活抉擇巨人》這部動畫中,有一個知名情節:第二男主角阿爾敏.亞魯雷特(Armin Arlert)為了幫助男主角艾連.葉卡(Eren Yeager),巨電車德心道德因此和巨人對戰,人該卻被燒成一片焦黑,誰從實驗僅存一口氣。與道

正當調查軍團的理學兵長里維.阿卡曼(Levi Ackerman)準備用藥物將他變成巨人以救活他時,他的看兵長官,也就是進擊救活抉擇調查軍團的團長艾爾文.史密斯(Erwin Smith),也在此時被帶到了現場。巨電車德心道德同樣只剩一口氣的人該艾爾文,讓兵長里維頓時決定把唯一一支救命解藥改用在他身上,誰從實驗進而考慮放棄救活阿爾敏。與道

此時的理學艾連跳出來,和里維產生了一場激辯,看兵認為救活阿爾敏才是進擊救活抉擇比較好的選擇。雙方僵持不下之際,正好重現了一個道德難題:「人的性命是否可以用效益來做衡量?」

批判效益主義的電車難題

英國哲學家菲利帕.福特(Philippa Foot)在1967年,提出了所謂的「電車難題」(Trolley problem):當電車行經在軌道上,即將撞上五名在施工的軌道工人。但你的眼前有一個軌道轉換器,可以將電車改移動至另一條軌道,將能使這五個工人幸免於難,但會撞死另一條軌道上的另一名工人。此時你該不該調整軌道轉換器呢?

如果就效益主義(Utilitarianism)的看法而言,我們應該拉動軌道轉換器,畢竟五條人命大於一條人命,撞死一個人才是比較道德的。但效益主義的批判者認為,若是你拉動了軌道轉換器,你同樣得為另一個人的死負責,你依然是個不道德的人。

事實上,在這樣的考量之下,我們只是單純用一跟五來做衡量。德國哲學家理察.大衛.普列希特(Richard David Precht)曾經在德國做過調查,發現有四分之三的人都會選擇拉下轉換器,撞死一個人。但是當他說到「如果站在另一條軌道上的那一個人是你的子女時,你還會拉下轉換器嗎?」此時,便沒有人會選擇讓電車進行轉彎。

在現實考量之下,只要為軌道上的人們加諸身分,譬如「某國總統」、「情人」、「殺人犯」等等,此時選擇的難題便會因此而改變。

擬真的電車難題實驗

然而,這些都只是訪談的結果。在真實世界中,人們面對電車難題,到底會做出什麼判斷呢?

美國節目主持人麥克.史蒂文斯(Michael Stevens)邀請了行為神經科學家艾倫.布萊斯德爾(Aaron Blaisdell)與臨床心理學家格雷戈里.卡森(Gregory Cason),以及珮珀丁大學(Pepperdine University)實驗團隊,合作進行了一項節目。

他們透過影像錄製與後製的方式,製造了擬真的電車難題,而受試者則被邀請進入軌道操控室,並透過實驗設計使他們確信該影片來自於真實事件,而他們握有是否要轉換軌道的權利。

在七位受試者當中,只有兩位真的切換了軌道,其中一位在進行切換軌道時,手不斷地顫抖,另一位選擇切換的人,則在後續的訪談中淚流不止。

剩餘的五位受試者最終並沒有切換軌道,他們雖然沒有選擇切換的那兩位那麼神情緊繃,卻也是焦慮不已:有人呆坐到實驗結束為止,有人則離開座位,希望能找到其他人代替他做抉擇,他們再三猶豫卻未能做決定,直到實驗結束為止。

正如同艾倫.布萊斯德爾在實驗前推估的,人們面臨這種情況通常會僵住難以做抉擇,實驗後訪談也顯示了,人們根本不會以「效益主義」來進行推估,也沒有人提到用犧牲者的數量來看待轉軌與否是應該的。

1Photo Credit: McGeddon CC BY-SA 4.0

道德決策的主因來自內心情感

道德心理學家強納森.海德特(Jonathan Haidt)在其著作《好人總是自以為是》(TheRighteousMind)中便提到,人們做出道德決策時,憑藉的是「內心的情感」。他用大象與騎象人的關係來比喻我們的道德決策:內心的情感就如同大象,而我們的道德推理則如同騎象人。是先有了內心情感的變化,我們才會對自己做出的道德決策提出文字上的解釋。

也就是說,我們在做道德判斷時,其根源並非我們理性的推論,而是源自內心和情感。當我們感受到「噁心」或是「不敬」的時候,我們自然而然會想出一套道德推論,來說明我們做出的決策是對的,儘管這套道德推論不一定符合邏輯。

舉例來說,如果某個人在買雞回家煮的時候,都會先和這隻雞性交,我們可能會覺得這是不道德的,儘管不確定背後的因素為何,但是由於噁心的感覺,讓我們直覺認為這是不道德的。

回到一開始提到的《進擊的巨人》,到底誰的生命比較有被救回來的價值呢?兵長里維在準備救活艾爾文團長之時,聽到了他彌留之際的囈語,因而於心不忍,覺得讓他再回到這個殘忍的世界,實在是太痛苦了,因而決定讓他離去,進而選擇了救活阿爾敏。

由此可知,當我們真正面臨生死決策時,我們難以從效益主義計算性命的優劣,一時的情感才是決定我們進行最終決策的主因。

參考資料

  1. 〈瘋狂實驗:親身試一次「電車難題」,他們會如何抉擇?—講座補遺(上)〉
  2. The Trolley Problem - Mind Field S2 (Ep 1)
  3. 強納森.海德特(2015)。《好人總是自以為是:政治與宗教如何將我們四分五裂》。臺北:大塊出版。
  4. 理察.大衛.普列希特(2010)。《無私的藝術:為什麼我們樂於為善?阻止為善的又是什麼?》。臺北:啟示出版,pp.246-248。

延伸閱讀

  • 《進擊的巨人》:所有的政治一開始都是去追尋自由,但在最後是去學會背負犧牲
  • 道德爭議其實是哲學家製造的麻煩?「電車案例」的直覺與詮釋
  • 《象與騎象人》:人類如何將「互惠之道」當做群體生活的籌碼?

責任編輯:游家權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