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TVBS看板人物是醫生陳永儀教授。陳教授任教於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天職學經歷豐富,不管除了大家所熟知是科醫2016 TED xTaipei講者,鮮少人知道她還曾是師都紐約市執勤的救護技術員。
專訪中,定會的讀陳教授提及有次搭機,心術機上廣播需要醫護人員,醫生當她到需要受助乘客身旁時,天職也有一位醫師來幫忙。不管她請醫師先診視,科醫醫師卻說:「妳是師都EMT耶,妳先好了。定會的讀」陳教授不解,心術還是醫生請醫師先診治,結果那位醫師小聲地說:「我……我是皮膚科醫師。」看完陳教授這個故事,不禁讓我想起了相似的一次經歷。
住院醫師時,我run到「亞洲第一強」的風濕免疫科(這不是號稱,是名符其實的第一強)接受兩個月的訓練。因為亞洲第一強,全台各地的病人每月包遊覽車來看門診、住院病人川流不息,當然,身為住院醫師的我們,新病人接不完,住院病歷也打不完。
有一天晚上,雖然沒值班,我還留在病房打病歷。抬頭一看,怎麼半夜一點了,皮膚科學長還出現在隔壁病房?
「學妹,幫我看一下這張EKG。」學長拿了一張心電圖,心急地說。「一個cellulitis(蜂窩性組織炎)的榮民伯伯說胸口悶,這是intern剛做的。」
「這……伯伯人還清楚嗎?」我的手在抖,聲音也在抖。(其實我想問的是:伯伯還有呼吸嗎?)
「嗯,他看起來好像有點喘。」
「VT(心室頻脈)!」顧不得跟學長解釋,我轉頭對護理師大叫。「推急救車,備電擊器、endo(氣管內管)!」
「今天是我最後一天值住院醫師班,怎麼會這樣?」即將升皮膚科總醫師的學長懊惱地說。「學妹,就拜託妳了!」
半夜,五雙急促的腳步和急救車嘰嘎地奔過走廊,伯伯呻吟著似乎想說些什麼,但是不聽話的心臟已經不容許他發出一點聲音,浸濕汗水的白髮貼著額頭。「血壓量不到!」
「同步電擊200焦耳!」、「Amiodaron 150mg IV drip!」一連串的指令,不假思索的,是我希望能讓伯伯繼續說他想說的話。
滴、滴、滴、滴......「恢復Sinus rhythm(竇性心律)了!」護理師大喊。
「血壓多少?再做一張complete EKG。」果然,心電圖中升高的ST段,顯示受傷的心臟正高舉著雙手呼救。
「Call值班心臟科醫師,聯絡CCU!」
等待的時間總是過得特別久。從第一張心電圖到推伯伯去急做心導管,不過才一個小時,卻像經歷了整個人生那樣漫長。
「學妹,謝謝妳。這應該是我當住院醫師以來最難熬的一個夜晚。」學長神情疲憊卻又放鬆地說。「X!居然發生在我最後一天值班。」
「學長,換個角度想,以後,你就是最會處理VT的皮膚科醫師。」
致命性心律不整──心室頻脈(VT)及心室纖維顫動(VF)
- 什麼是心律不整?
心臟是靠電路的傳導和刺激來引發收縮和舒張。傳導系統由心房的竇房結下達指令,啟動電氣脈衝,傳導至心室,引發心跳。心肌一收縮就會把血輸送到全身。這有點像皇帝下令增加稅收,命令就由宦官,傳到各州各郡縣,再傳到老百姓,大家只好乖乖把錢交出來,國家才能運作。
但是當心律不整時,就像群雄割據,有可能宦官想竄位,有時縣府老爺想掌大權。如果每個人都想當皇帝,沒人願意繳稅時,這個國家就搖搖欲墜,瀕臨亡國,這就是致命的心律不整。
- 什麼是心室頻脈/心室纖維顫動?
心室頻脈是快速、不正常的心臟電氣生理活動-電氣啟動從心室各處(老百姓),而不是由正常的竇房結啟動(皇帝)。心室纖維顫動是心臟微微顫抖,沒有有效的肌肉收縮。
- 為什麼心室頻脈/心室纖維顫動會致命?
心室纖維顫動,或顫動前的心室頻脈,因為沒有有效心臟肌肉收縮(沒有稅收),無法輸送血液(國家沒錢),人在數秒內就會失去意識,若一直持續便會死亡(亡國)。
- 醫護人員能做什麼?
治療心室纖維顫動造成猝死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儘快對心臟進行電擊(去除「心室纖維顫動」簡稱去顫),讓心臟回復跳動。前提是你要會看VT/VF,如果intern做好心電圖,沒有人看得懂,還要拍照傳line問心臟科醫師,或問google,當時間一分一秒的消逝,最後只能唱《Time to Say Goodbye》……
- 一般民眾能做什麼?
公共場合如果有人突然倒地,沒有呼吸心跳,極有可能是致命性心律不整。這時雖然沒有心電圖可以幫助我們判別(就算有,也沒有人看得懂好嗎?除非有認真看這篇XD),但是及時且有效的心肺復甦術(CPR),搭配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的使用,有機會讓心律恢復正常,挽救生命。(見AED電擊原理—孫武練女兵篇)國外資料顯示,如果因心室頻脈及心室纖維顫動造成心跳停止,一分鐘內立刻電擊,心跳回復的成功率可以達到九成。
結語
當病人仍有微弱的心跳、一絲氣息尚存,我們都還有思考的時間;但若病人因致命性心律不整心跳停止時,不管哪一科醫師,都一定要會辨認心室頻脈和心室纖維顫動,並且毫不猶豫反射性的CPR+電擊。
身為醫生,救人是我們的使命,醫「生」就是我們的天職,能不能抓住一縷遊魂留在人間,就在這電光火石的一瞬間。
本文經急診女醫日記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